□椒江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羅正義
構建新模式打造新府城
□椒江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羅正義
把城市建設、堅守實業、創新轉型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主旋律,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增強新的發展動力,努力把椒江建設成為山海水城核心區、活力智造創新區、共享發展幸福區
2017年椒江區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一江兩岸四片區”布局為指引,把城市建設、堅守實業、創新轉型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主旋律,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增強新的發展動力,努力把椒江建設成為山海水城核心區、活力智造創新區、共享發展幸福區,傾力打造臺州新府城。
強化產城融合互動,加快構建“平臺+小鎮+集群”的城市發展新格局。一是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全面開展城市建設年活動,實施城市“千億工程”。加快綠色藥都、縫制智造、大陳島墾荒等小鎮規劃建設。二是著力構建“6+5+4”制造業產業體系,出臺《椒江區加快推進智能制造(2017-2025)發展行動計劃》,推動現代智造基地建設。三是積極構筑“5+3”服務業產業體系,著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休閑旅游、現代金融、房地產五大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文化創意、商務服務、健康服務三大新興服務業。四是提升集聚發展水平。實施產業“千億工程”,力促智慧綠谷等項目落地;完善路網基礎設施,加快核心區塊景觀打造步伐。在集聚區椒江分區,抓好在建33家企業建設步伐,加快十塘三期綜合園區等項目建設;加快椒北沿海工業功能區塊開發。在大陳島,大力引進低空飛行項目,全面啟動綜合碼頭、大陳漁港浪通門港區等項目建設,積極創建大陳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強化創新驅動引領,加快組建“資產+資本+資源”的戰略聯盟新模式。一是著力梯度培育。對上市企業、擬上市企業、科創企業、種子企業分類施策,積極培育巨龍、蛟龍、潛龍、幼龍企業。二是盤活國有資產。繼續深入推進國家民間投資創新綜合改革試點,做好國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工作,做大做強產業基金,推進綠色藥都等PPP項目落地實施。三是做強企業資本。鼓勵引導企業兼并重組、股改上市,推進一批企業進入新三板“擬掛牌企業”程序。四是優化配置資源。推進企業產權交易,加大存量閑置資產盤活力度;著力化解“兩鏈風險”,加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深入實施“海智計劃”和“500精英計劃”,加大創新型人才培育引進力度。
強化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政府投資+民間資本+管理創新”的有效投資新機制。一是抓好重大項目儲備。圍繞城市發展、產業轉型、綜合交通、社會民生、生態環境5大領域,著力推進120個以上前期項目,力爭實現80個項目當年開工。二是抓好重大項目安排。編制好椒江區2017年重點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政府性投資、重大前期等四大項目計劃。三是抓好重大項目推進。進一步完善投資考核,強化爭先進位工作導向。做好項目攻堅“亮帥”、功臣標兵“亮榜”、項目節點“亮燈”、項目進度“亮圖”等四“亮”工作。
強化多元需求拉動,加快發展“新型+農村+低碳”的現代消費新途徑。一是培育新型消費業態。強化全域旅游理念,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海島旅游、鄉村旅游、都市旅游,加快一江兩岸景觀帶建設。培育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加快實施臺州海陸空通用航空基地、通用航空綜合服務基地等項目。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重點抓好浙東醫養等項目建設。二是挖掘農村消費新熱點。著力發展觀光旅游業,加快臺州灣生態農業觀光園等項目建設,扶持發展田園農莊。積極培育電商特色平臺及淘寶村,重點培育眼鏡、童裝等電商專業村。三是加快發展低碳循環產業。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優先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積極爭創省級清潔能源示范區。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推進天然氣加氣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碳交易市場建立的準備工作,努力完成淘汰燃煤鍋爐三年行動計劃。
強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行“放權+監管+開放”的管理服務新舉措。一是深化資源要素配置改革。建立公開公正的效益綜合評價排序機制、差別化的資源要素價格機制,推進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調整,倒逼落后產能淘汰退出,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二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依法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體制改革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健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運行機制。三是抓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推進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落實醫師多點執業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四是推進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