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起沛
實施好產業援疆三大工程
□鐘起沛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屋建瓴,氣勢恢宏,特別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報告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三步走”到“兩步走”,改變的是提速增效,不變的是民心所向。
新疆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按照國家簽訂責任狀口徑,貧困人口還有261萬人,是全國5個貧困發生率超過15%的省區之一。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突出包括阿克蘇地區在內的南疆四地州、邊境地區、特困山區等脫貧攻堅主戰場。阿克蘇地區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經過這些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實現了幫助貧困村逐年實現脫貧。如2016年,阿克蘇地區實現68個貧困村脫貧,同時鞏固提高已整村推進的24個貧困村;2017年,阿克蘇地區94個貧困村實現脫貧;2018年還要實現5個貧困村整體脫貧,191個貧困村完成自治區驗收任務。浙江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就是要圍繞地區脫貧攻堅的目標,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以項目促產業、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脫貧,需要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要將大目標化為小目標、化為具體行動,就是要堅持中央精神、當地需求、浙江優勢三者有機結合,堅持“以促進就業為目的、以產業發展為載體、以職業教育為支撐”三位一體,努力促就業、保穩定、謀發展,努力實施好浙江省援疆指揮部提出的產業援疆三大工程,助推阿克蘇地區與全國一道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實施招商引資工程,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發展產業是關系阿克蘇長遠可持續發展根本之策,是造血幫扶的重要抓手。按照以產業拉動就業、就業促進穩定的工作思路,發揮浙江優勢,立足阿克蘇地區實際情況,大力支持發展紡織服裝、農產品深加工、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組織開展赴浙招商推介活動。截止到目前,浙江企業與阿克蘇地區及一師達成產業合作項目90個,已開工項目30個;協議資金256.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6.2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26235個。
實施“十城百店”工程,推進百姓增產增收。阿克蘇有450萬畝林果基地,農牧民的收入有40%來自于林果業,但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援疆指揮部與地委、行署聯合出臺了《關于推進農業產業化“十城百店”工程建設的意見》,推動受援地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形成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收購加工、倉儲物流、市場銷售、品牌創建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鏈條。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多種合作模式,以杭州為起點,在浙江10個地市有序建設阿克蘇特色農產品公共倉,輻射100家以上市場銷售門店,形成“十城百店”市場網絡。當前要抓好“十城百店”盡快在浙江全省設點布局,目前已經確定73家加盟店、直營店、旗艦店,更多的加盟店正在洽談中。整合銷售渠道資源,堅持采用市場化運作手段的原則,由“十城百店”運營公司主導合作,納入統一的體系管理當中,推動“十城百店”工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加強浙江援疆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打造農產品名品、名企、名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力爭在三年內實現阿克蘇地區農副產品浙江市場年銷售量40萬噸左右、流通成本降低20%以上的目標。
推進“百村千廠”工程,方便群眾家門口就業。選擇人口比較密集、富余勞動力充足、群眾就業愿望迫切的中心鄉(鎮)、村,建設標準廠房,或者利用現有閑置廠房、學校和禮堂等場地,改造成適合服裝、針織、家紡、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標準廠房,形成在100個中心鄉(鎮)、村,建設1000個廠房(車間),帶動2萬人以上就業。推廣“公司+衛星工廠+合作社”的模式,實行來料加工,按件取酬,帶動農戶生產制作各類手工刺繡品、服裝服飾、花帽、襪業、手套、床上用品等,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對有條件的鄉鎮繼續扶植鄉鎮創業孵化基地,對現有的投入使用并能起到帶頭作用的企業或合作社,幫助其做大做強,以點帶面,引領帶動,有效促進扶貧工作。為更好解決民族群眾在家門口就地就近就業,經過大量調研,出臺印發“百村千廠”工程指導意見。2017年,計劃在23個鄉村投入1.4億元用于“百村千廠”工程建設,目前已建成和在建項目33個。
作者為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派出援疆干部、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產業發展與就業促進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