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能
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福建 南安 362300
?
論我國預付式消費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陳燕能
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福建 南安 362300
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近年來快速興起,但近年來該種消費模式產生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在該模式中,消費者權益更容易受到侵犯,消費者維權也比較困難。而我國目前對于預付式消費的法律制度和監管機制上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為此,有必要完善我國預付式消費的相關制度,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預付式消費;霸王條款;侵權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尤其在服務業中迅速的成長和發展,由于其特殊性自推出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該種消費方式出現的問題也層出不窮。我國至今尚未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對預付式消費市場的運作進行規制,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發生的爭議如何解決,法律責任如何界定等核心問題都沒有明確規定,導致預付費式消費糾紛迭出,本文結合國內外研究狀況,就我國預付式消費當中消費者權利保護進行探究。
預付式消費是消費者為了獲得一定的商品和服務,預先向經營者支付一定量的資金,從而獲得消費憑證,按期或次獲得商品或者是服務的消費方式。預付式消費存在著以下幾個特征:第一,消費者預先支付一定價款給經營者,這種交易方式與傳統的交易方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先交錢再去獲取相應的服務或者是商品,消費者通過預先支付資金從而獲取消費憑證并與經營者確立合同的關系;第二,消費者連接經營者的載體是消費者憑證,消費者通過預付資金而獲得消費憑證。在我國法律法規中并沒有對預付卡的定義進行明確的規定,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合同法》都缺少明確的規定①。
(一)消費者與經營者的地位不平等
在預付式消費合同當中消費者已經提前的支付了消費中所需要支付的資金,卻需要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面才能獲取相應的商品或服務。而經營者則處在一個自己還未盡到義務卻已經獲得了資金的狀態。因此消費者處在一個不對等的地位。預付式消費合同又是一種格式合同,經營者往往提前擬定好了幾個不同類型的合同,而消費者大多都是初略的看一下就與經營者達成了協議,這類合同當中還包含著“余額不退”的條款。
(二)消費者的預期利益得不到保障
如今市場風云變幻,一旦經營者因為自己的經營管理不善導致自己破產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停止營業,這會讓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的損失②。
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不僅部分是我國的消費者對于自身權益保護意識不足,同時我國在與預付式消費相關的法律,法規上是相對空白的,而在監管機制上也是存在嚴重的不足。③
(一)立法缺失
我國并沒有對預付式經營者的主體審核資格的標準,因此,現在預付式消費的經營者的準入門檻很低,許多沒有雄厚的資金或者充足的經營經驗的經營者都可以實施預付式消費經營。我國目前在預付式消費的立法基本是一個空白,難以對我國繁榮的預付式消費市場進行有效的規制。
(二)消費者存在的風險
現行法律對于預付式消費合同的保護有所欠缺,所以預付式消費合同中一般暗藏陷阱多有“霸王條款”。④比如經營者規定預付卡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或者轉讓時候要收費,有一些則是一經繳費不得退還,卡里的余額過期作廢等。有時候消費者不仔細了解就給預付卡充值讓自己的利益嚴重受損。⑤預付式消費當中消費者會經常遇見捆綁式消費,消費當中會將一些服務或者商品綁定在一起,同時商家會設置最低充值額度和最低的消費額度,商家的這種行為在違背了交易中的公平及誠實信用原則的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的真實意愿的一種不尊重,是強迫交易的行為,設置充值最低消費額度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的權利。
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常常被經營者要求要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以及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都與消費者的隱私權有關。預付式消費當中的經營者本身資質參差不齊,有些是因為管理不善而致消費者的隱私泄露,但有些經營者則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將消費者的信息賣給一些不法分子,一旦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的泄漏時因為經營者造成的,消費者的隱私權遭到侵犯,經營者就要承擔相應的違約或者是侵權責任。⑥
(三)舉證困難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預付式消費合同往往不采用書面的形式,而是采用口頭約定的方式,預付卡上記載的內容較少,這就無疑讓經營者其實處于一個相對有利的位置,往往經營者就會利用這一特點先口頭允諾比較大的優惠,但是在實際消費當中與之前的允諾相差極大。因為經營者與消費雙方的市場信息不對稱一旦消費者發現自己權益受損訴訟到法院的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的舉證,從而難以進行維權。
(一)設置準入門檻及完善監管機制
1.設置準入門檻
首先對開展預付式消費的經營者的主體資質和業務范圍進行審核,建立預付卡發放的等級制度,結合經營者的資質和信用記錄對經營者劃分相應的等級,并依照所對應的等級對發放預付卡的總消費額度和單張消費卡的額度進行限制設立最高額度,發放總額或單卡的額度不能夠超過該最高額度,且資質審核并不是終身有效的,應當設置時限比如三年一次,至于具體時限還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研究,而一旦經營者要開設新的業務范圍也必須再次經過審核。⑦
2.完善監管機制
應在工商部門、稅務部門等多部門之間建立健全聯合監管機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明確落實更方面的職責,除了在行政部門的相關監管外,還可以借鑒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的模式,由相關協會監督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對于預付式消費的經營者進行監管,在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時為消費者提供幫助,進行救濟。
(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1.明確預付式消費合同的法律地位,建立合同內容公示制度
在前文中提到在我國預付式消費合同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和針對性的規定,所以應該在新制訂的《預付式消費法》當中專門規定預付費合同的定義以及所涉及的法律問題。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應該在法律當中明文規定進行預付式消費時經營者與消費者必須訂立書面合同必須寫清商品質量、服務的內容、商品的單價、預付費卡的有效期及違約責任等條款,同時要明文規定預付費卡是可以退卡和對其他人進行轉讓的,擁有了書面合同可以從根本上杜絕經營者在實際經營當中與消費玩文字游戲,設立霸王條款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⑧
2.建立誠信檔案制度,嚴懲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在新制訂的《預付式消費法》當中應該規定那些有意降低服務質量者的,經營者所提供的服務與預付式消費合同規定有明顯下降的行為是在欺詐消費者,應該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的規定對于經營者處以消費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而且可以建立經營者的誠信檔案,并將信用評估予以公示,以便讓消費者在選擇消費的時候更加清楚自己所面對商家以往的信用。
3.建立保證金制度
建立保證金制度,即經營者需要將其獲取的預付費以的一定比例存入商務主管部門指定的銀行賬戶當中,并由當地的人民銀行對該筆資金進行監管,經營者可以在消費者消費以后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記錄來按照一定比例來獲取保證金的資金,直到完成該預付式消費,就可以完全提取該筆預付費的保證金了。同時當經營者破產或者欺騙消費者,損害消費者權益時這筆資金可以先作為賠償的資金支付給消費者,而后再向經營者追討,所以可以規定當經營者有侵犯消費者相關權益之時如果不予以及時的賠償當地人民法院可以判決使用保證金進行賠償,并且可以通過凍結剩余的一定比例保證金(這里的保證金是指該經營者所繳納的所有預付式消費業務的保證金)的方式來要求經營者補充已經賠償給消費者保證金。
(三)采取舉證責任倒置和完善公益訴訟制度
1.采取舉證責任倒置
在預付式消費當中消費者相對經營者來說處于弱勢,經營信息全由經營者一手掌握,有些時候甚至連一份書面合同都沒有,一旦發生訴訟想消費者舉證卻發現身邊就只有一張預付卡。經營信息由于涉及商業秘密,屬于受保護的信息所以一旦經營者申請不公開,除非經營者自己自愿不然消費者很難取證,這也是近年來為何預付式消費成為消費者維權的熱點和難點的原因。近年來我國對于在司法實踐當中訴訟雙方,被侵權人舉證難度遠遠高于侵權人的這一類案件在法律制度當中采取了“舉證責任倒置”從而達到維護公平正義的目的。因此我國在規定有關預付式消費的訴訟當中采取“舉證責任倒置”即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的舉證責任制度。
2.完善公益訴訟制度
在維權的救濟途徑當中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或者說新設立的預付式消費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都應該為消費者提供幫助和救濟,面對較為強勢的經營者我國應該在立法上面完善公益訴訟制度,雖然在新消法當中已經有了消費者權益公益訴訟,依然在實踐當中并沒有達到期望的作用,并且在法律制度上依然存在著一些缺失比如公益訴訟的提起主體的問題,實踐當中消協在提起公益訴訟時往往會面臨較大的壓力。此外,在一些法律規定上不是很明確比如案件范圍具體規定和哪個法院受理都存在缺陷,這是因為這些不利的因素會對限制公益訴訟的作用。因此需要完善我國公益訴訟的法律制度,消除不同法律法規之間的沖突,明確相關的規定,增強公益訴訟的可操作性,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的作用,不僅可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還可以減輕行政部門對于不法經營者進行監管的壓力。
綜上所述,我國必須盡快的對于預付式消費進行專門的立法,明確法律責任,完善公益訴訟制度為消費者提供相關的救濟途徑。在監管上應該明確監管部門職責,并且建立相關的合同內容公示制度,保證金制度和設置相關領域的準入制度及標準做好事前的預防,完善監管的體系以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 注 釋 ]
①紀巖.論預付式消費中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
②張艷峰.從合同法視角論預付式消費中的消費者權益[J].現代婦女,2013,09:63.
③李萌婕.我國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4.
④李猛.論我國消費預付卡金融監管體制構建[J].江漢學術,2015,03:68-76.
⑤趙云.我國預付費消費合同法律規制探析——以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為視角[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3,02:139-159.
⑥陳程.我國預付式消費合同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5.23.
⑦胡麗君.論預付式消費的消費者權益保護[D].湘潭大學,2013.
⑧趙珂.預付卡消費者權益保障研究[D].西南大學,2012.
D
A
2095-4379-(2017)07-0129-02
陳燕能(1979-),男,福建南安人,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法院,審判員,研究方向: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