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躍 吳訪非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論我國偵查監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于 躍 吳訪非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偵查監督制度對公民權利有著重要的影響,公民權利的行使必然需要有效的監督,以防止權力的濫用。目前我國司法程序中的偵查監督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還是當前的偵查監督制度存在許多不足、偵查行為的司法審查出現漏洞。當前,我國偵查監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偵查監督制度中的司法審查經過有效的監督,對公民權利的行使保持公平性,保障犯罪人員在司法審查中的人權。
偵查監督制度;偵查權;改革和完善
偵查是司法程序及刑事訴訟的基礎部分,在偵查程序中所收集相關證據,作為審判過程中認定事實以及定罪量刑有著重要作用。對刑事訴訟的最終處理結在偵查時,需要一定的強制偵查行為,對于犯罪人員的權利也有很大影響。然而偵查權在行駛過程中,往往存在權利的擴張性以及破壞性,對公民權利存在侵害的可能性。偵查權利沒有制衡和監督,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在行使偵查權時一定要有相對的監督制度,也是現實的需要。目前我國的偵查監督模式存在許多問題,對犯罪人員的人權侵害比較大。在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對偵查權力的監督,需要符合法治社會的需要。
目前,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還處于職權式的刑事訴訟,主要對犯罪重點控制,過度強調偵查機關的核心位置。將控制犯罪也就是控制安全秩序作為刑事訴訟程序的基礎目的,在偵查制度上采用的糾問以及彈劾的形式。在法治社會下,新訴訟法的制定,對我國的刑事訴訟做出了有效地完善,以混合訴訟的形式,職權形式為基礎,當事人為次要的具備我國特色的刑事訴訟模式。新訴訟法的內容,對我國的偵查機關的權利進行了制衡,加強了對犯罪人員人員的保護。
在我國的偵查監督制度中,偵查程序與司法人員的關系存在不同,使得我國的偵查監督制度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偵查制度也有很大的差異。而存在差異的地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偵查程序的設計
我的偵查程序主要是以糾問與彈劾這兩種形式而存在。我國的偵查機關具有很大的權力,對犯罪人員的羈押時間比較長。另外,我國的沉默權制度沒有建立,對犯罪人員的人權侵害是非常大的。
(二)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的關系
由于我國與國外不僅在法律傳統上存在很大不同,而且還在立法中,國家權力機關的資源配置也存在很大差異。西方發達國家,享有偵查權的主體主要有兩種,而我國偵查權的主體則主要是司法機關的檢察官,檢察官主要負責偵查工作,是偵查工作的實際領導者,而公安機關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在檢查機關的領導下開展偵查工作,公安機關對于偵查權的監督以及制衡是需要檢察機關簽發令狀來完成的。而國外發達國家的偵查主體是警察機關,警察在偵查工作中擁有很大的權力,通常情況下是以司法機關審查來對偵查權進行監督和制衡的。西方國家的檢察機關主要是對刑事案件提出公訴,對偵查工作并不能監督和制衡。目前,我國的公安機關作為偵查權的主體,而在我國法律規定范圍內其他機關也享有一定的偵查權。根據我國憲法以及法律的規定,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之間相互獨立、相互制衡以及相互合作的關系。我國的偵查監督制度,由人民檢察院對享有偵查權的主體進行監督和制衡,對偵查工作進行監督和制衡的主體是由檢察機關來完成的,與西方發達國家有這個很大不同。
(一)偵查權的含義
對于偵查權的概念有很多種,偵查權作為國家司法權力的一部分,依據法律開展一系列的調查工作以及采取按相關強制措施的權利。我國對于偵查權的界定是以國家偵查機關以及偵查人員,實現偵查目的,依據法律程序進行偵查活動,根據相關的偵查手段開展偵查工作的權力。偵查權不僅是偵查機關收集相關證據,行駛強制措施權、預審權,依據法律移送起訴權,還為了確定犯罪人員所采取必要的緊急措施權力等。對偵查權的含義界定,并不能完全適用于實際的偵查工作中,要對偵查權的具體含義要有所改變,對偵查權的實質進行全面概括,以科學的手段行使刑事偵查權。雖然偵查權的含義有很多種,但是偵查權卻是我國法律所賦予偵查機關強制收集犯罪人員的犯罪證據的權力,偵查機關的偵查權擁有三個主要特征,也就是偵查機關行使偵查權要根據法律規定、擁有采取強制措施的權力以及偵查權的主體這三種。
(二)偵查監督的含義
目前,我國司法機關以及法學界對偵查監督的含義主要有三個看法:
1.偵查監督是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進行審查并作出有關決定,對公安機關在開展偵查工作的合法性進行監督和制衡。
2.偵查監督屬于行政監督,并以公安機關為主體的行政內部監督。
3.偵查監督是在偵查工作中采取強制性措施的監督。
這三個方面的觀點并不是客觀全面的,只是從某一角度對偵查監督的含義進行概述。而實際上,偵查監督要從偵查監督的主體,偵查監督的目標,偵查監督的方式以及偵查監督的目的作為偵查監督含義的概述。偵查監督,是偵查機關開展立案工作,采取的強制措施以及偵查流程要依據法律規定,司法機關擁有監督權,并行使控制犯罪,保障犯罪人員的人權,以司法監督對偵查工作以及強制性偵查措施進行獨立司法審查。
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偵查監督制度相比,我國的偵查監督制度是以流水作業的形式實行的,主要是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以及法院對刑事訴訟進行分工分責,相互之間進行合作。制衡。我國的偵查監督制度對刑事訴訟控制犯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實際偵查工作中,通常會出現合作多、制衡少的現象,過分追求刑事案件的偵破,對犯罪人員的人權構成了侵害。根據我國現行的偵查監督制度,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偵查監督意識不強
我國偵查監督意識不強主要是由于我國對于刑事訴訟是以職權來實行的,即使我國新法規頒布對司法價值追求有所改觀,職權主義思想仍然占據主要位置,過分追求犯罪時間的控制,對犯罪人員的人權保障并沒有落實。實際偵查監督工作中,偵查機關相互間的合作比較多,以此實現犯罪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偵查之間卻沒有做到有效的制衡,長此以往,這種職權主義思想沒有得到改善。在這種思想觀念下,偵查機關的法律監督工作往往無法做到位,監督力度不足,監督只會成為一種形式。而偵查機關的偵查權擁有很大的權力,缺少對權力的監督以及制衡,當前的偵查監督制度下,偵查監督工作很難貫徹落實。
(二)偵查工作不透明
目前我國的偵查工作存在封閉、不全面,監督工作不及時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法律制定的不完善、偵查工作不透明等,從而使檢察機關無法全面介入偵查工作,對監督的實行存在一定難度,監督權的行使受到阻礙。實現檢察機關有效形式監督權,就要檢察機關全面介入偵查工作,首先要對重要刑事案件進行監督,然后對偵查工作進行引導,了解案情,為犯罪人員的確立以及相關證據的采集做出保障,從而快速實現刑事訴訟,最終對犯罪人員進行定罪量刑。檢察機關對于偵查工作的提前介入,目前只是對于一些重大刑事案件才會提前介入,缺乏一定的標準,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提前介入體系。通常情況下,檢察機關的接入,是在公安機關需要檢察機關配合的情況下,檢察機關才會介入。另外,對于案件的偵查工作一般都是不公開透明的,對案件的偵查無法實現有效監督及制衡。
(三)司法審查制度不完善
偵查工作是偵查機關在辦案時依據法律進行偵查工作以及相關強制性的措施。在實際的偵查工作中,偵查機關必須要有必要的強制性偵查措施的權力。然而這種強制性的措施往往與公民的權利有直接關系,在缺少必要的監督與制衡下,偵查權的實行對公民權利可能會存在一些侵害,也有可能威脅公民的人生安全。所以,強制性的偵查措施是偵查工作中必要的偵查方式,與人權保障也有密切的聯系。而當前我國偵查權的行使比較自由,偵查機關在偵查工作中擁有逮捕以外的所有強制性的偵查手段,并擁有自主決定的權力。而這種自行決定權的合法利用通常都由偵查機關控制,對這種權力缺少相應的監督機制,所以很容易造成這種強制性措施權力的濫用。
(四)偵查監督的力度不足
偵查機關在接受監督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該立案卻沒有立案的情況,另一種是不該逮捕卻申請逮捕的情況。依據法律的規定,對這兩種情況進行監督,沒有立案要及時進行立案,對不應逮捕的要將犯罪人員及時釋放。另外,在偵查工作中,逮捕的犯罪人員的羈押時間需要延長的要經過檢察機關的批準。對于這些現行的偵查監督的規定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偵查機關在不接受監督的情況下有什么不利的法律后果,以及檢查機關應擁有的權力。對于偵查工作中有違法行為時,檢察機關只是對偵查機關的違法行為只是文字通告進行監督。在新法規中,對于偵查機關的錯誤情況也只是通知檢察機關,也只是提供一些建議,很難實現對偵查工作的監督,致使監督權受到阻礙。
(一)轉變對偵查監督工作的認識
在當前我國的偵查監督工作中,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存在立場的差異,兩個機關對偵查監督工作的認識也有一定的差異。一方面,以監督者的立場來說,監督者要求加強偵查的監督力度,實現法律的公正以及權威性。另一方面,以被監督者的立場來說,被監督者則認為要減少對偵查權的制衡與監督,實現對犯罪的控制,并提升偵查效率。而對偵查監督工作的完善,需要兩個機關的觀念要有所轉變。監督者要提升自身素質以及執法能力,使監督與配合之間達到平衡的狀態,監督中需要兩個機關的相互配合,配合時要對偵查工作進行監督的這種思想。而被監督者應了解偵查監督工作是為了實現偵查能力以及偵查效率的提升,對于偵查監督機關的監督,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以及法院要相互配合來完成。
(二)偵查監督工作立法要完善
對于偵查監督工作立法的完善要從兩方面著手,第一,對于偵查監督的目標與工作適用的范圍等方面進行完善。偵查監督的目標不能只局限在公安機關,還要將監獄偵查機關以及海關走私犯罪偵查機關等機關也要歸為偵查監督的目標。在立法中還要明確偵查監督工作的適用范圍,在偵查工作中還要有相關的立案監督、審查批捕以及審查起訴的監督規定。第二,對于偵查監督制度要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檢察引導偵查監督制度,對偵查工作的引導要從立案、偵查結束以及起訴前等階段。將偵查機關的工作流程全部歸入到監督的范圍之內,監督工作要提前介入,將監督前后的工作想結合,做到動態的監督模式。
(三)明確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的關系,提高監督與制衡
在我國憲法與法律的明文規定中,檢察機關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與法院三個機關之間的關系時相互分工合作,相互制衡與監督的。西方國家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一體的模式,并不符合我國國情,在不改變我國現有的機關體制下,對檢察機關的權力要有所加強。
1.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的偵查工作要有參與權;
2.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的偵查監督要有處分權;
3.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的偵查工作要有知情權;
4.明確檢察機關的建議權。
(四)偵查監督工作機制要完善
對于偵查監督工作機制的完善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偵查監督工作監督與制衡又有明確的法律效力
偵查機關存在的一些違法的偵查行為,檢察機關在發出違法通告后,若是沒有進行糾正,偵查機關應付相應的法律責任。
2.實行偵查監督檢察官責任制度
負責監督工作的檢察官要依據法律規定,獨立行使職權以及承擔相應的責任。
3.偵查監督制度要完善
偵查監督制度的完善要從四個方面考慮:
第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也就是將一些重大且復雜的案件,檢查監督人員要對案件進行偵查,對整個偵查工作進行全面監督;
第二,建立申訴核查制度。建立相應的平臺,受理公民的申訴,監督工作應提前介入,偵查工作與監督相結合。
第三,建立備案制度。偵查機關應將立案的情況、強制性措施以及相關偵查工作要由檢察機關備案,在經過檢察機關審核后,對違法偵查行為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四;建立巡查制度。檢察機關要對偵查機關進行經常性的偵查工作的巡查,監督偵查機關在偵查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違法行為,若有,則采取必要的措施。
對于我國偵查監督制度的完善,要根據我國現有的偵查監督制度的現狀,結合偵查監督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于我國的偵查監督制度的完善提出相關地建議。而我國偵查監督制度的完善,偵查監督者要改變對檢查監督供著的觀念要有所改變;法律上要有明確的規定;明確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之間的關系,分工要明確,兩個機關之間要有相互監督和制衡的作用;對于偵查監督制度的改革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對偵查工作的違法行為,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實現偵查監督制度的完善。
[1]劉志遠,趙景川.偵查監督制度的功能定位與重構[J].法學雜志,2008(6).
[2]馬靜華.再論偵查監督制度:基于運行效果的反思與對策[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08(4).
[3]蔡杰.關于偵查監督的幾個問題[J].法學評論,1997.6.
[4]周國鈞.關于偵查監督制探討[J].中南政法學院報,1994.1.
[5]杜樹生.檢察機關偵查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
D925.2;D926.3
A
2095-4379-(2017)27-0043-03
于躍(1995-),女,漢族,遼寧朝陽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偵查監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