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野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公證處,四川 成都 610000
關于公證民事責任賠償問題的研究討論
原 野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公證處,四川 成都 610000
在依法治國的方針下,我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公證中的民事賠償責任從最初的無法可依到當前逐步明晰。我國《公證法》明確了公證機構作為獨立民事責任主體的法律地位,同時也強調了公證機構因過錯行為而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本文就如何劃分公證機構過錯責任及民事賠償問題進行探討。本文就公證機構民事責任要件及民事責任賠償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公證賠償;民事責任;賠償責任認定
公證民事賠償責任,主要是由于公證機構或公證人未依據法律規定開展工作,導致當事人的機構或個人出現一定損失的情況。我國公證法明確提出:因公證機構及公證人員的過錯而導致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責任;公證機構在賠償后,可以向故意或有重大過失的公證人員追償。通過建立和完善公證賠償機制,有效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使公證機構及公證員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開展公證,對公證機構及公證員起到了良好的警示、警醒和有效防范的作用。
(一)公證民事賠償責任歸責原則
根據理論和實踐經驗來看,公證法律責任適用于過錯責任原則,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公證機構作為我國非營利性的事業性法人,既與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性質不同,也不同于與國家機關具有行政管理權。基于這一定位,在公證機構職能范圍內收取服務性費用是必要的。因此,公證民事責任不適用于無過錯責任原則;另一方面,公證工作的開展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程序,應避免出現過失。在公證民事賠償責任的處理中,可以使用過錯推定原則,公證當事人僅需證明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事實,而公證機構則應證明與當事人權益受到損害的結論并非由于自己的過失造成的,相反,如公證機構無法證明這個結論,則應為當事人權益受到損害而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公證民事賠償責任構成要件
通過利用歸責原則,要判斷公證人員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需要利用構成要件的概念進行分析。就公證民事賠償而言,產生賠償的原因是以公證人員過錯行為為前提,因此屬于侵權責任的一種。利用民事責任四要件理論,即從違法行為、過錯、損害及因果關系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如下。
1.公證人員應盡到職責義務,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依據我國《公證法》的有關規定,公證機構和公證人員應當認真履行真實、合法的職責,對法定要求的申請,嚴格按照規定出具公證文書,妥善保管公證文書,合理收取公證費用。根據我國《公證法》的規定,公證人員不能有泄露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損壞、篡改公證文書、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行為,反之,將承受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2.公證人員存在過錯行為
針對公證人員的過錯行為,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不是由于公證人員的原因而導致的侵權事實,則公證機構及公證人員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是由于當事人和公證人員都存在過錯的行為的,應由雙方共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是由于公證機構或公證人員不當行為而導致的侵權行為,則應根據相應的法律規定承擔相關民事賠償責任。
3.當事人存在受到損害的事實
公證機構或公證人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前提,是當事人有受到損害的事實,主要表現為:財產損失、精神損失、人身傷害。如僅能證明公證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而未產生損害事實的,公證機構、公證人員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4.公證人員過錯行為與當事人權益損害事實存在顯著的因果關系
當事人的損害事實發生,并經過證明確與公證人員過錯存在顯著的因果關系時,依據司法實踐相當因果關系理論,應當將多種因素作為同等重要的原因對待。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確保當事人的權益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公證民事賠償僅限于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的直接損失,且是實際發生、能夠清晰計算的經濟損失。如由于公證人員過錯產生額外的損失,則需要當事人提供事實證明。根據國內部分學者的理論,導致當事人的精神損失的,也應給予相應的補償以安撫當事人的情緒。就司法實踐經驗而言,建議針對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精神損失賠償的請求,應采取精神撫慰為主、經濟補償為輔的原則,同時設立最高限額,避免當事人盲目追求高額的賠償標準。
公證制度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成為我國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明確公證民事賠償責任,對于提高社會公信力,促進公證機構工作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警醒和規范公證人員的行為,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證工作將面臨更多的新問題和新的挑戰,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進而不斷完善公證賠償內容,使公證機構能夠充分履行其職能,促進我國公證事業的健康發展。
[1]沙雪妮.關于公證民事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4(17):297-298.
[2]喬娟.論公證機構民事賠償責任類型化的依據、原則與程序[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09):89-90.
[3]邰喜彬,徐淑梅.關于公證民事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公證,2009(01):36-39.
D926.6
:A
:2095-4379-(2017)27-0136-01
原野(1976-),女,重慶人,法學學士,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公證處,中級公證員,主要研究方向:公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