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迎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61
新刑訴法對證據制度完善的思考
張春迎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61
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證據對于案件的推進和結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證據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對于提升我國刑訴效率和正確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我國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進一步更新和完善,使其更能滿足我國當前的司法需要。因此,本文就深入分析新刑訴法對證據制度完善的情況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探討新刑訴法下,證據制度的有效性。
刑訴法;人權;證據制度
證據制度是我國法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證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案件的結果,因此進一步規范證據制度,對于提升我國刑事訴訟的效率和正確性是我國現實的需要,本文就對新刑訴法中證據制度完善情況進行分析和探討。
2012年,我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重大修改,在新的刑訴法中,我國進一步提升了對人權的保障力度,同時針對性地完善了我國的證據制度、偵查制度、審判程序等多種內容。其中,對于刑事訴訟法證據制度的完善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刑事訴訟中,證據無疑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證據制度無疑是訴訟的重要基礎,如果證據制度建設不完善,很大程度上會造成訴訟活動開展質量的下降。如果缺乏必要的證據制度,甚至會讓訴訟結果失去其公平性,使得訴訟結果無法同客觀實際相匹配。在司法實踐中,常常會出現證據缺乏證明力,在調查取證時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一些關鍵證據被忽視掉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訴訟程序的效率。正因為如此,進一步完善證據制度,深化落實證據制度,是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有效懲罰犯罪、保障人權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國當前司法工作開展的必要選擇,通過完善刑事訴訟中的證據制度,可以有效提升訴訟程序的正確率,降低冤假錯案出現的幾率,提升刑事訴訟的運行質量,從而為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持。特別是在我國當前司法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需要不斷提升我國司法制度的有效性,而新刑訴法對證據制度的完善無疑是我國當前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的法律和司法實踐活動重視保障人權,而在新刑訴法修改后,我國更加將“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理念明確列入法條之中,成為了我國當前刑事訴訟活動開展必須要遵循的原則。作為我國重要的程序法,其為我國的刑事司法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路徑,而我國之前的刑事訴訟法更加注重辦案的效率,卻對犯罪嫌疑人及相關當事人的權益有一定的忽視,甚至在司法實踐中為了獲取證據而進行刑訊逼供,造成很多案件的審判結果同現實有非常大的出入,而新刑訴法更加強化了對刑事訴訟程序和制度的管控,同時更加注重保障人權。同時,新刑訴法遵循“疑罪從無”的原則,第171條第4款明確規定:“在審查、起訴階段,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做出不起訴的決定?!钡?95條第3項也規定:“在審判階段,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應當做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從這些規定來看,在刑事訴訟的整個實踐過程中,證據制度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管控效果,且“疑罪從無”原則可以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權,符合我國司法實踐的要求。
從新刑訴法對于證據制度的完善情況來看,其在細化過程中更加強調了證據制度的效力,這對于規范刑事訴訟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刑訴法明確規定了定罪量刑的事實,要求犯罪事實、犯罪要件以及懲罰方式和懲罰事實等都需要有證據證明,強化了刑事訴訟過程中罪、責、罰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證據的效力更加明確、有效。另一方面,強化了法定程序對于證據的查證。不但要求證據收集方式的合法性,也要求證據自身證明力的有效性,這無疑顛覆了過去辦案機關只關心取證結果,忽視證據取得的過程的形式,更為有效地規范了取證的方式合法性,在新刑訴法中,要求調取證據要由相關權力機關批準,按照規定的取證程序嚴格執行,即使取證結果有效,但是如果取證方式不合法的話,證據也應當被排除,這無疑有效規范了取證的過程。此外,還強化了對證據的使用,要求辦案人員要綜合全案證據,客觀判斷案件事實,堅持法定的證明標準,嚴格利用證據開展訴訟行為,這讓證據的證明效力更加客觀,也可以更好地規范審判環節。
在新的刑訴法中,進一步強化了非法證據排除制度,加強對證據的有效管理。在司法實踐活動中,嚴格規定不得非法取證,要遏制刑訊逼供行為的出現。如果所得的證據或者證詞等是以非法的手段獲取的,應該依法排除這些證據。從新刑訴法的完善情況來看,其進一步明確了非法取證的情節和排除的條件。新刑訴法第54條第1款規定:“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式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睆倪@一規定可知,新刑訴法強調預防非法取證行為的出現,杜絕司法實踐活動中為了獲取證據而不遵守我國法律規定行為的出現,且在證據獲取過程中要重視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對非法調取言詞證據的行為進行堅決制止,從而有效保障人權,讓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更為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刑事訴訟程序的優先性,并很好地兼顧了實體正義,這是我國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
從新刑訴法來看,其進一步強化了對口供和實物證據的管理力度。對于口供來說,為了有效解決辦案人員錯誤對待口供問題的出現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翻供等行為,我國新刑訴進一步提升了管理的質量。第50條規定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規定,這使得犯罪嫌疑人有更大的空間去行使選擇的權利,同時,在司法實踐活動中,還要進一步強化“非法證據排除制度”,辦案人員在獲取證據時要依照法定程序來獲取口供,同時要進一步提升對口供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審查。對于辦案機關來說,在獲取證據時,需要結合客觀情況,嚴格審查口供內容的真實性,從而提升證據應用的有效性。
對于實物證據來說,為了解決過去辦案人員不夠重視實物證據重要性,過分依賴證人證言的情況,新刑訴法明確規定:“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物證應當予以排除?!睆倪@一點來講,新刑訴法加強了對實物證據的排除力度,也相應地排除了非法證據范圍,有效完善了非法證據的排除制度。
綜上所述,我國新刑訴法進一步強化了對證據制度的完善力度,從強化司法實踐管理和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進一步規范化管理刑事訴訟的每一個環節,強化對證據的獲取和應用行為,有效提升證據的證明力和有效性,從而為刑事訴訟行為的有效開展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實現司法程序正義與公平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司法改革的必然選擇。
[1]高原.論刑事證據種類的完善——基于對<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第十二條的評析[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
[2]崔守旭.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的名實辨析——以修改后<刑事訴訟法>為背景的考察[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
[3]汪建成.刑事證據制度的重大變革及其展開[J].中國法學,2011(06).
D925.2
:A
:2095-4379-(2017)27-0174-02
張春迎(1986-),女,漢族,河北滄州人,河北經貿大學,2016級法律碩士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