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燕
三臺縣人民檢察院,四川 三臺 621100
刑法及相關部門法關系調適問題探討
劉小燕
三臺縣人民檢察院,四川 三臺 621100
從整個法律體系框架中看,刑法與相關部門法關系整體呈現較為協調的格局,但因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相關法學的深入研究與實踐,刑法與相關部門法之間關系也存在著一些不協調性,這些不協調性制約了法律體系的完善以及法學研究重要課題的深入開展,因此我們對刑法及相關部門法之間靜態與動態銜接關系的調適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刑法;相關部門法;調適
法律作為規范公民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的社會原則,涉及方面十分廣泛,難免會有部門法之間關系不協調問題的出現,這種情形問題的出現會對法律實踐的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刑法及相關部門法之間關系協調性調適的相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法律調整對象不同
刑法在社會關系中代表和維護分別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的地位和利益,刑法根據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的自身意識對刑事犯罪責任與量刑進行法律規定,這些法律的制定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地位和利益而存在。但這不意味著法律部門之間的劃分沒有實際意義,因此,為了發揮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作用以及社會治理的有序進行,我們選擇根據法律發揮的手段的不同來對法律進行部門劃分。刑法因其與其他相關部門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處理對象不同進行劃分。刑法的處理對象主要分布于在社會中形成一定程度影響的社會關系的調整,而并非所有的社會關系。其他部門法區別于刑法的處理對象在社會中造成的影響程度,是在其所管轄的社會關系范圍中違反相關法律條例作為處理對象,它們之間的量刑標準不同。
(二)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程度不同
法律是一種對社會關系進行調整的強制性條款。根據其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程度來看,刑法是為最為嚴厲的法律,其量刑標準根據違法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的程度來制定,這與其它相關部門在量刑標準制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刑法對違法行為的量刑標準往往超過其他相關部門的法律約束范圍,總結來說,當其它部門法律對相關社會關系及行為無法進行有效解決時需借助刑法的嚴厲性以及強制性進項量刑,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一)刑法前提性規范的欠缺
部分犯罪民事違法性不足。這種情形主要體現在民間借貸行為。我國對于民間借貸在《刑法》量刑入罪的規定有很多,但仍存在一般民間借貸合法前提下僅靠“公眾性”于民事合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之間作為入罪劃線遠遠不夠。民間借貸行為本質上屬于民事違法的范疇但在民事領域對其犯罪性的定位存在較大不足,刑法對其的約束沒有完善規定,由此可見刑法存在前提性規范欠缺的現象。
(二)法律制裁方式銜接不合理
刑法的制裁性干預體現了刑法制裁的主導地位,刑法是相關部門法的保障法,在制裁力度上與部門法之間存在遞進式的銜接關系,但這種銜接存在法律之間過度行為的不合理想象,這種現象表現在基于民事犯罪或行政犯罪,當相關直接部門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直接制裁需經刑法部門做最后決斷,這種違法行為的刑事制裁缺乏必要的過度。
刑法與相關部門法之間銜接關系的分析總結出靜態銜接與動態銜接兩個主要體現方面。
(一)刑法與相關部門法靜態銜接關系的調適及發展
1.法律用語的合理銜接。我國刑法中存在很多用語與相關部門法法律用語的較大差異,例如,刑法中“結婚”的概念與民事法律上相關概念存在不同。因此,對于這些與、各類部門法中用語的差異進行總結將概念進行統一是完善刑法與相關部門法之間協調關系的有效途徑。
2.法律規則的合理調適。我國刑法與相關部門法在法律規則的設定上總體上呈相對平衡的狀態,但兩者之間存在很多法律規則的潛在性沖突,例如2013年的典型代表事件—廣東佛山代購火車票案件在民事法角度上該案件相關人員行為被判定為合法的民事代理行為,但在刑法上被認為屬于行政違法甚至被判定為非法經營罪。
(二)刑法與相關部門法動態銜接關系的調適與發展
1.適度犯罪化。適度犯罪化是我國刑法與相關部門法今后較長時期內動態銜接關系發展的主要方向,根據違法犯罪行為的現實危害、發展趨勢以及影響范圍對一些嚴重危害民生的行為進行法律制度配套,有選擇性的給予犯罪化。
2.適時非犯罪化。非犯罪化將被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不作犯罪處理轉為相關部門法作調解解決或入罪。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人們對違法犯罪行為持有更為寬容的理性的態度,一些被定位具有較大危害性的行為不再具有犯罪處理的必要性,此時適時非犯罪化對法律的動態銜接關系進行適時的調適,以順應社會法律的發展。
綜上所述,本文就我國刑法與相關部門法的劃分標準以及不協調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如何運用調試原則對刑法以及相關部門法之間的不協調關系進行平衡,以促進我國刑法與相關部門法關系的協調發展,對我國法律體系進行完善。
[1]張旭.調適原則在刑法與相關部門法關系處理中的應用[J].法制與社會,2016(28):21-22.
[2]黃博.刑法與相關部門法關系的調適研究[J].卷宗,2016(7):1039-1039.
[3]李華.論弱勢群體法律保障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5.
D924
:A
:2095-4379-(2017)27-0210-01
劉小燕(1979-),女,漢族,四川三臺人,本科,任職于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