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琪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美麗中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徐 琪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在十八大中,中國共產黨創造性的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創新,是黨的執政理念的又一次升華,是今后一個時期內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正確把握和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也就成為必然要求。
美麗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黨十八大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建設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同時還強調要將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共同統一于整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的事業的建設當中,以生態文明的發展來促進美麗中國的建設。
“美麗中國”是十八大報告“發明”的一個新詞,也是黨中央提出的新的奮斗目標,建設“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美麗中國”不僅僅要強調經濟上的富庶、政治上的民主、精神上的文明,同時還要保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即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由此可見,當前美麗中國的建設,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顯得更加重要。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是對耗費大量自然資源和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工業文明的揚棄與超越。生態文明是價值觀的革命,是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升華。這更能體現黨和國家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表明了對防治環境污染的力度與決心,因此我們必須對生態文明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一)尊重自然、在把握自然的基礎上加以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統一的原則
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渾然一體、對立沖突、天人合一幾個階段。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生態文明建設應從原始的和諧升華為理性的和諧,特別要改變人對自然掠奪性開發與利用的行為方式。應把利用自然、關愛自然、建設自然作為一種崇高的責任。
(二)堅持實現生產力在社會領域和自然領域相統一的原剛
與其他任何形式的文明一樣,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也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關鍵在于:要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必須尊重自然,尊重客觀規律,在把握自然的基礎之上去利用自然,最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曾經,我們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但最終我們還是受到了自然界的懲罰。這也啟示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自然為基礎,要實現我們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也必須要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
(三)發展是硬道理與生態是基礎相統一的原則
人類的經濟發展應采取“在利用中保護和在保護中利用”的策略,對自然資源的獲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應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不發展,社會就沒有出路,不發展,文明就失去輝煌;在發展中還要呵護生物圈的完整和美麗,邊發展邊建造穩定的生態基礎,人類文明就會永遠充滿生機。
(四)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與生態發展相協調的原則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然而,如果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所謂的發展,那只能讓人們為此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因此,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把生態文明的保護放在一個突出的首要位置。
(一)樹立尊重自然、把握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在近些年中,人們為了追求經濟的發展,肆意的改造自然,破壞自然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在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構成了嚴重的破壞,最終也使人類受到了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的懲罰。因此,要真正建設美麗中國,促進社會發展,必須要樹立保護自然的意識,懂得在尊重自然,在認識和把握自然的基礎之上去利用自然,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讓生態觀念深入人心,同時還要求在實際行動中去努力踐行這一理念,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變革生活方式,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生態文明的建設。摒棄工業文明發展模式下“異化消費”模式,倡導健康、合理、有益的綠色消費模式。綠色消費是在指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一種消費,通過這種消費能夠實現資源的回收和利用,避免資源浪費的同時保護環境,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
(三)健全制度和法律體系,提供堅實保障
建設生態文明,在加強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還必須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建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完善已有的政策制度法規的基礎之上再制定更加完善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和法規,確保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當眼,要真正的將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還需要相關的執法單位嚴格執法,司法機關做到嚴格司法,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必須堅決查處,嚴厲處罰。
美麗中國是我們要追求的偉大的中國夢。要真正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參與。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美麗中國的目標一定會早日實現。
[1]陳永森.生態社會主義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2014(04).
[2]田心銘.文明、生態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1).
D61;X321
:A
:2095-4379-(2017)27-0236-01
徐琪(1964-),男,漢族,湖南邵陽人,本科,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