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蕾
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870
?
芻議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知識產權的保護
2016年“創青春”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項目結題論文。
雷 蕾
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870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知識產權在成功的創新創業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分量。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就業難壓大的情況下,許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新創業,然而由于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創業的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加強知識教育的保護,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極為重要。
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產權;保護
在國家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力支持,和就業形勢的嚴峻逼迫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創新創業的道路,這也為擁有高等學歷與知識的大學生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在其創新創業過程中,卻常常忽略了知識產權保護。2014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講到,中國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創新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應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重視程度。
(一)選準創業方向
大學生在創業前期存在的問題就是怎樣選擇一個有前景有發展的創業項目。通過知識產權的相關查詢和檢索,分析是否已出現與其相類似的知識產權,在選擇項目時避免選擇過時和已淘汰的,從而應選擇具有發展前景,市場空白較大的項目。再通過與其他知識產權的比較,對專利技術領域申請人、發明人和技術衍變進行分析,在已有的基礎上,加強對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與創新成果的專利保護,提高創業高度。
(二)尋找創業伙伴
在創業初期,資金缺乏,為了更好地降低創業的風險,利用已有的知識產權,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增加創業的資金量,進行融資、加盟、入股等杜總形式的創業,以減少在創業過程中由于資金短缺而造成問題的風險。同時,通過知識產權的相關檢索,能夠找到相類似的知識產權所有人,為了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可以與其進行商業合作。開發更先進和高技術的產品,或者合并相關的專利技術,將競爭對手變為合作伙伴。
(三)提高創業競爭力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不僅僅需要投資、銷售、運營等方面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其核心競爭力,才能走的更加長遠。因此,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僅僅要堅持自主創新,更要增強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能力。
溫州醫科大學2015屆畢業生陳航等人利用所學知識自己研發設備,憑借專利,他們成功拿到了110萬元的天使投資,現已擁有多家分公司和門店,并完成了新一輪3000萬元的融資。而與陳航一樣,很多大學生憑專利創辦了企業,利用知識產權,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競爭優勢與條件。
(四)促進項目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對知識產權的忽視,不僅不易保護自己的權利,也容易侵犯了他人的權利。在校大學生萍萍為了實現創業夢想,創立了“蜂巢網”,然而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卻將其告上了法庭。由于她知識產權方面知識的缺乏,侵犯原告的著作權,無故為自己造成了近10萬元的損失。因此,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能防止違法侵權,促進項目的更好的發展。
(一)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大學生作為未來創新創業的主體,但是現在卻存在著對知識產權缺乏了解,運用水平低下,保護意識淡薄等問題。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現在知識產權侵權的現象十分嚴重,但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保護,對于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相關概念認識模糊,不了解維權的途徑,缺乏保護意識。所以在創業過程中出現了技術被盜用、專利被搶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情況。[1]
(二)缺乏系統的知識產權知識
對于知識產權的宣傳普及工作,目前我國各高校還處于摸索階段,而且中小學的教育基本上為空白。雖然近年來,我國的部分高校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和知識產權的課程,但是整體仍然處于知識產權人才缺乏,知識普及程度較低的一種狀態。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一部分的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但是對于如何進行保護卻缺乏系統的知識,對于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問題的具體途徑與方法不了解。
(三)缺少政策和資金支持
自我國加入了WTO后,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推進知
識產權戰略實施,明確提出要積極促進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知識產權的實施狀況卻不如人意,對于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的優惠政策缺乏,很多的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難以真正落實的問題。另外,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原本就缺少資金支持,而對相關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申請保護,則需要更多的費用,增加了創業中成本的壓力,致使很多人無法及時或者擱置申請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一)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若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首先需要形成保護意識。因此,需要盡快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和教育,讓創業者了解什么是知識產權,如何利用知識產權建立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怎樣去應對侵權威脅等。政府和學校可以進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宣傳報道,舉辦維權的講座等,加大知識產權教育的普及力度。作為在校大學生,可以利用現有的相關資源,選修知識產權的課程,積極參與與知識產權有關的講座或者報告。在創業過程中,制定適宜其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并應有專人負責監督和管理,這樣才能保證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正向發展。[2]
(二)增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在形成保護意識后,還需要提高保護能力。作為高校應當加快成立知識產權專業,開設集法學、經濟和管理為一體的綜合型必修或選修課程。豐富知識產權教育的內容,講授專利法、著作法和商標法等方面的知識。讓有需要的學生有機會與渠道去學習專利管理、專利申請、專利信息挖掘與專利信息檢索等方面的知識,了解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時,鼓勵大學生利用國家科技園和相關的孵化器,將自己的技術進行專利申請,以便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或者將閑置專利轉化,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3]
(三)國家提供相應的支持
作為知識產權強國,美國啟動了“2061計劃”,日本制定了《知識產權戰略大綱》,其國家政策和教育體制都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4]在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國務院在2008年也頒發了中國《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但是對于大學生創業中的具體優惠政策還需完善和積極落實。其次,可以針對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知識產權的保護,設立專項的資金補貼,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初期資金缺乏時的專利申請等費用的問題,能更好的保護其知識產權,減小其在創業起步時期的資金壓力。
[1]孟彥娟,孟天財.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和認知狀況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1(6):96-99.
[2]黃栩.大學生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1.
[3]張武軍.大學生創新創業中知識產權問題的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23):175-177.
[4]徐萍,龐翠華.關于知識產權戰略與知識產權教育的思考[J].大連大學學報,2007(6):113-117.
雷蕾(1994-),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本科在讀。
G
A
2095-4379-(2017)15-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