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旭江
山西大學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試論預付式消費風險及構建法律信用的建議
喬旭江
山西大學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當今社會預付式消費模式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生活各個方面,既滿足了消費者的便利需求,又為商家帶來了客流保障。預付消費的興起,隨之帶來了因信用缺失而承擔損失的風險。鑒于相關學者更多的是從法律規制和法規監管的角度以及針對消費者權益法程序中的監督機制提出補救完善的措施。本文比照類似具有預付性質的公交卡,電話卡消費以及風險由銀行承擔的貸記卡消費模式,分析信用發揮的作用,旨在以法律信用之建設,提出建立保險制度,加強信息公開,完善申報登記和發揮協會作用的四個解決經濟法律問題的可行性意見。
預付;經濟法律;信用法律體系;博弈
預付式消費從字面上解釋為事先存儲一定金額,之后分次享受相對應商品服務的一種新興消費模式。它之所以廣為市場認可接受,主要在于它節省時間,便利結算,實惠以及高效率完成市場資源配置的優點。但快捷便利的同時,它也伴隨有由消費者承擔諸如商家跑路,承諾無法完成,商品缺陷等一系列損失自身利益的風險。中國消費者協會2009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僅上半年銷售服務卡消費的投訴量居投訴增幅首位。十二五以來相關案件年平均增長35.7%,2015年達到2.93萬件。2016年截止到三月初,根據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維權數據,浙江有關預付消費的投訴案件已多達9000多件。從預付卡發行企業的財物安全指標來看,我國預付卡發卡上市公司的財務安全整體呈下降趨向。根據2015-2020年中國預付卡市場運營態勢與市場專項調研報告,在保險,醫療,通信,交通等20個行業中,預付卡發行公司的財務安全指數排名第15位。這表明財務安全不佳,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其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能力有拘束,可能存在對消費者較大的信用風險。目前這種消費模式通過“卡”媒介的形式進入市場,完成用戶和商家的交易。但因其存在的信息不對等的弊端和缺乏有效的法律約束措施,引發了大量糾紛。這些問題既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約了預付式消費的發展,也影響著法治信用建設[1]。基于此,用法律手段規范預付式消費模式,提出針對性的法律信用體系構建意見日益成為重要課題。
先假設兩個商家A不辦卡和B辦卡,A每次向消費者提供服務或商品,收取相應的費用。B提供辦卡業務后有選擇守信和失信兩個選擇,在B選擇守信后,同樣提供服務商品,收取費用,并可能因為信用效應吸引更多用戶。當B選擇失信后,商家已經收取儲值在卡里的金額,其利益不受影響,而持卡者可能面臨B逃跑,服務質量低劣,與承諾不符或使用次數受限不退卡的風險損失。因此可以看出,商家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得到較可觀的收益。當商家選擇不守信時,通常借助于消息傳播,才可能對商家信譽以及今后業務有所影響。再加上人們對風險持規避態度,改變了失信行為的預期效用。在這樣的預付式消費模式下,商家獲益的概率遠大于受損的概率。相反消費者需要承擔因商家失信行為而導致的損失風險。
結論是對照A和B的預期收益,得出雙方均衡策略是都發卡[2]。但根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當所有企業都依靠發卡給予顧客過多的優惠來吸引較穩定客源犧牲對手企業的利益從而維護自己的利益,最終只能處于較低的利潤水平,陷入囚徒困境,容易導致在企業失信行為所得的預期收益大于守信行為所得預期收益時,采取不信任的舉措。
再對比具有類似預付消費性質的銀行貸記卡,參考同樣因失信行為而產生的后果補救辦法,可以借鑒在預付式消費模式中。銀行有借款和不借款兩個選擇,在銀行選擇借款給用戶時,用戶也有守信按時還款和失信欠款兩種做法。當用戶不守信欠款時,銀行的損失會先得到其他流通資金的補充或后續當事人賠償,欠款者暫時未還的金額會以加利息的形式被追款,抵押賠償或其他法律途徑解決,而其個人信用污點也將影響后續業務辦理。
通過對比這兩種模式可以得出結論:一是預付式消費中用戶受損,難追回投入的資金。對商家而言,用戶產生不信任,則感知風險大[3]。但失信后的客源影響受外界因素,作用有限。銀行有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欠款易追回。用戶的失信行為對其之后的業務有牽制。二是商家在任何情況下都受益,則不存在權衡守信收益和失信期望收益的比較。顧客天然的有傾向守法的觀念,在權衡對之后個人信用業務的影響后,對銀行造成的信用風險概率小。三是市場呈現出信用評價機制缺失,懲罰失信行為措施不完善等多層次問題。
信用的建立對于法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本身就是法律自身特征中的一個要素。法律正是為法律關系中的雙方主體重新建立起信任關系。建立并完善法律信用體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關于避免消費者行使撤回權[4]范圍的尷尬討論。法律可以通過預期改變行為從而實現最優均衡,既法律不僅能實現事后而且能實現事前的帕累托最優[5]。換句話說,法律的作用在于將失信行為限制在可容許的范圍內,抑制減少社會失信行為。據此提出的可參考建議如下:
一是建立存款保險保證金制度。
美國的存款保險制度是為了加強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維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該存款保險機構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替破產銀行向儲戶進行賠償。此制度也可以引薦到對預付卡的監管問題上。消費者可以從商家購買預付卡,銀行為消費者建立公共儲蓄賬戶,提供獨立的資金賬戶。當消費者消費商品或服務時,預付卡里的資金便會由具有信用的第三方銀行從該獨立賬戶提供給商家。而對于期限較長的賬戶,應由商家繳納一定的保險費,以此保障該銀行儲蓄系統的運營模式。也可以在考慮發行人實力,規模,償付能力的前提下,要求發行人在銀行預存一定的保證金,用于在其無法履行義務需要賠償時,保證相對方的利益。建立預付保險制度,實則為消費者的預付消費行為上了保險,一定程度上減小了了消費者受損的風險,保證了其資金的安全。
二是加強信息披露義務。
在市場交易中,賣方比買方占有更多的與交易對象相關的信息,處于信息優勢地位。而交由市場自我調節機制本身是無法矯正信息不對稱的缺陷的,所以在此情況下規定價格標準,優惠條件,使用時限,服務內容和退費轉讓等相關事項的公開十分必要。針對禮品卡,旅行卡等電子預付卡的監管,應該強調商家發行預付卡時明確標注有效期,提供服務電話以及進行信息披露的義務,保障消費者有權利換卡,合理處分卡內余額。另外,不斷完善“黑名單”公示,失信記錄,授信機構拒絕交易等制度,定期通過媒體或者政府披露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將發卡人的違法違規行為置于整個社會監督下[6]。另外在后續發卡活動中商家需要不斷進行信用的累積,借鑒存在于淘寶網的C2C支付模式[7],強調信用公開的市場化運作。信息公開披露也有利于行業間同業互助。在某些商家經營出現問題時可以由其他資金狀況良好的商家幫助履行對購卡人應盡的義務,從而建立誠信良好口碑,利于商家的長遠利益。
三是完善申報登記制度。
明確監管主體[8],嚴格設置發卡門檻[9],對于有法人地位申請發放預付卡進入流通市場的商業企業,應對其信用包括以往的信譽情況作全面核實并登記在案,及時向社會公眾登報申明。標準化特定體系內的成員資格[10]。特殊的是如果存續期間,法人或發行主體發生變更,可以借鑒地位繼承制度[11],或由銀行等專門監管機關指定繼承,而不能代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戶資金安全。
四是增加自律協會組織的作用。
成立一定區域的協會組織,協會成員協商發行預付卡的卡規,規范發卡各商家的各項事宜,包括有關于對經營者的行為約束,也有業務操作中的規范,也有關于財務方面的規范,從而對事前風險防范起到很好的作用。除此以外,還可以借鑒票號中的有關設置專門的職位“協理”[12]的規定,來定時對各個商家進行預付卡的財務檢查。這樣的事中檢查可以有效防范風險糾紛的發生。然后不定期對信用好的經營者進行社會公示或者行業內部激勵制度實現時候的獎懲監督。協會可以對發行者的發行行為作出積極指導,保證其行為合法合規,鼓勵商家建立穩健審慎的經營原則和以誠信為先的商業倫理。并且可以對購卡者提供信息咨詢業務,對幫助查看合同內容,確保購卡順利。在持卡出現糾紛問題時,協會可以及時解決問題,維護雙方利益。這樣也可以相對降低解決糾紛的成本和節約司法資源。
[1]許麗婷.預付式消費的風險成因及防范[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孔曉.預付式消費卡失信問題的經濟學分析[D].遼寧大學,2011.
[3]王寧,孫飛,單曉紅,楊學成.預付式消費下的商品定價策略[J].系統工程,2015,33(8):111-116.
[4]成依然.論消費者撤回權之行使[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6,33(1):16-21.
[5]王建明.法律與信用的博弈分析[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3,16(2):39-42.
[6]張穎,王思迪.商業預付卡運行及監管機制研究[J].商業研究,2012(4).
[7]劉璇,張向前.淘寶網盈利模式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2(1):148-154.
[8]劉振.中國預付卡發展的經濟風險研究[D].武漢大學.2012
[9]李瑩.論預付費會員卡的監管機制[J].法治與社會,2010(5):107-108.
[10]約瑟夫.拉茲.法律體系的概念[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
[11]日本.預付式證票規制法
[12]鄭麗麗.山西票號的風險管理及其借鑒[D].山西財經大學,2012.
喬旭江,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學法學院,2014級法學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D
A
2095-4379-(2017)15-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