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杉
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3
?
農村“空巢老人”權益保護問題淺析
張玉杉
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3
農村“空巢老人”這一特殊群體日益龐大,而他們的權益卻往往得不到充分保護。本文通過對農村“空巢老人”現象進行基本描述,探討了我國目前農村“空巢老人”權利保護的現狀以及所映射出的問題,進而在多方面對農村“空巢老人”的權益保護提出構想。
農村“空巢老人”;權益;保障
(一)含義
現階段學術界對農村“空巢老人”的定義并無統一的標準。本文中所指的農村“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或子女長期在外,從而無法獲得子女照料的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農村老年人。其中,“空巢”是指兒女長大成人后相繼從父母家庭中分離出去或長期離家,家中只有老一輩人獨自生活的狀態;根據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老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
(二)產生原因
農村“空巢老人”的形成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和觀念變革等多方面影響之下的結果。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兩點:
1.城市化進程的推進
城市之所以形成或城市化之所以發生,主要是由于農村(或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產生了農業剩余糧食和剩余勞動力兩大剩余①。自我國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需求大量勞動力,因此農村的剩余青壯年勞動力便大量涌向城鎮,即“民工潮”。但是由于生產生活條件的限制,他們只能只身外出把老人和小孩留在農村老家,農村“空巢老人”隨之大量出現。
2.“代溝”深度凸顯
農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老人的關照愛護的責任意識不強。再加上現代多元思想的大大力沖擊,傳統的“四世同堂”“天倫之樂”的養老觀念漸趨淡薄。子女與老人的相處極不和諧,大量矛盾滋生,越來越多的子女不愿意與父母同居,他們大都在成年之后另行組成小家庭。這也是農村“空巢老人”形成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三)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導致的問題
隨著農村“空巢老人”數量的跑步式前進,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也日益凸顯。
首先,身體狀況堪憂。農村“空巢老人”一般在年輕時就開始從事農業生產,長年累月的繁重農活給他們的身體帶來了莫大的疾病隱患,在發病時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反而被家中的瑣事羈絆住,遲遲無法就醫。
其次,精神狀態不佳。農村“空巢老人”大半輩子心血都花在兒女身上,換來的卻是“獨守空房”,老人的心理落差自然很大,尤其是在生病或出意外時,由于得不到子女的照顧,會因此產生被遺棄的心理,或感到孤苦伶仃繼而自悲、自憐。代際矛盾和行將遲暮的困頓給農村“空巢老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而本該承歡膝下的子孫又長期分別,生活重心無處安放,長此以往孤獨感定會產生,嚴重的會誘發精神性疾病。
最后,經濟困窘。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大多數的“空巢老人”沒有足夠自己養老的存款,也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只能依靠外出務工的子女和數額不大的農村養老保險,而子女給贍養費一般是“日常不給,小病不管,大病才給”。
(一)老年人權利保障的立法情況和不足之處
為積極有效保障老人的權利立法機構出臺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如《憲法》第49條第四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薄睹穹ㄍ▌t》第104條第一款規定:“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薄痘橐龇ā返?1條第一款及第三款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付諸的義務?!碑斎挥捎诟黝愐幏缎苑晌募约罢叩奈浑A不同,導致在實際執行環節的效力仍有待進一步考察②。
同時立法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法條中也有大量的體現,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钡谑艞l第二款“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等權利。”等等這些規定并沒有說明如果贍養人違反規定不履行義務該如何解決。相關立法條款更多的是做了原則性的規定,缺乏相關的配套制度的罰則,可操作性不強③。
又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經?!鳖l率到底是多少呢,法律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這就可能導致大多數人鉆法律的空子不積極履行自己的責任。但法律對此又無法做出強制性規定,因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要求法律顯然是有失穩妥的。如何在法律的倡導之下,通過多種措施的共同作用使“經?!背蔀橘狆B人的共識和行動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農村“空巢老人”實際權益缺位原因分析
從法律視野分析農村“空巢老人”基本合法權益的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命健康權的缺位
誠如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所言:“在政治寬和的國家里,一個人,即使是最卑微的公民的生命也應當受到尊重?!雹苌】禉嗍枪褡罨镜娜松頇嗬俏覀儏⒓右磺谢顒?、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農村“空巢老人”年事已高,身體機能大幅度下降,常年多病者甚多,有的甚至是重病纏身,但卻無人照料,無法及時就醫。
2.養老權缺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奔答B老權就是公民在年老時要求家庭和子女提供贍養與扶助的權利⑤。但是,因為子女長期在外根本無法得到生活照料。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農村“空巢老人”放松娛樂的方式少之又少,精神生活根本無法得到滿足。而經濟上,子女大都認為老人有農村養老保險和退耕還林等補貼,往往不樂意再給老人贍養費,有的甚至把老人所有的經濟來源控制在自己手中。
3.財產權缺位
正如西方所倡導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財產權作為公民生產生活的基礎,對農村“空巢老人”而言極具現實意義和切身性。誠如上文中所談到的子女控制老人的經濟來源的行為,盡管《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了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對個人的財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但是法律并未規定相應的懲治措施。而大多老人卻信奉傳統思想,認為自己的財產遲早都是兒女的,也為了維護家庭和睦,以至于個人財產權被侵犯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發生。
4.再婚自主權缺位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明確規定了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干涉。不少農村“空巢老人”為了排解無人陪伴的孤獨,得到精神慰藉都有再婚的意愿。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農村“空巢老人”往往因為落后思想的禁錮或者子女怕加重自己的負擔的阻止而放棄自己的婚姻自主權利。
(一)經濟上,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轉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改善農村經濟發展較落后的狀態是完善農村“空巢老人”權益保護的重要舉措。要促進農村經濟結構從單一的粗放型傳統耕種方式向現代化、多元化、智能化和網絡營銷化轉變升級。因地制宜科學耕種,注重本土特色文化保護以大力促進服務型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農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很大原因是勞動力的外流,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能有效提高人均收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使他們愿意留在本地就業,一方面可以方便照顧父母,另一方面也免受背井離鄉之苦。
(二)法律上,構建完善的老年人權益保障配套制度
第一,完善立法。我國目前全面針對老年人權益保護的立法只有《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也僅僅是強調了具體的保障要求和原則性規定,還要將進一步完善相配套的懲處措施,這樣法律的威懾性才得以彰顯和可操作性才更強。
第二,強化處罰力度。摒棄傳統“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錯誤思想,對虐待、毆打、遺棄父母的可以采用公訴的程序進行,并建立檔案,屢教不改的施以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同時加強對執法機關、司法機關的的監督,必須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第三,通過司法救濟的途徑幫助農村“空巢老人”維權。通過職業律師或者在校法學生與村委會構建定期尋訪網絡,給與被侵權的老人法律援助;對于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權的糾紛訴訟開辟綠色通道,實施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的“三優先”政策⑥;適當減免農村“空巢老人”的維權訴訟費用,通過政府專項補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資以及基金會籌資等方式進行經濟上的支持。
(三)政策上,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加大福利保障
1.健全農村養老保障制度
盡管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從2009年試點建立以來已經過了7年的發展和改進,但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盡相同,各地方政府的負擔能力也存在差異,導致新農保的推進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政府應該按照國家的原則性規定,為本地農民建立起符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防止因制度設計缺陷而使某些農村“空巢老人”游離于制度之外⑦。
2.政府增加財政投入,創建更多優惠政策
完善健身設施設備,為其提供娛樂休閑場地,讓老人通過下棋、鍛煉等方式提高生活樂趣。強化對村鎮養老院、敬老院等福利機構的幫扶和監督。如,給工作人員提供進修機會,幫助他們更科學地照料老人;不定期檢查老人生活狀況,以杜絕虐待老人的現象發生。
(四)文化上,弘揚孝道,傳承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
在我國目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現狀下,物欲橫流的現象比比皆是,許多人都認為給老人足夠的贍養費就是盡孝,有的甚至是摒棄了傳統孝道,對父母不管不問。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規范孝道文化教育,對兒童從小進行良好的孝文化教育至關重要,因此,應當把孝道文化編寫進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材,把優秀的孝道故事編寫進中、小學生語文教材,教育年輕一代懂得尊老敬老愛老。
另外,加強輿論指導,拓寬孝道文化宣傳渠道。強化社會輿論是弘揚孝道文化的重要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是弘揚孝道文化的重要手段。要利用電影電視、報刊雜志、文藝舞臺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孝兒、孝女的先進事跡,同時還可將那些忤逆不孝的典型,作為反面教材,在宣傳媒體上予以曝光。以起到褒揚正氣,警示眾人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鞭r村“空巢老人”作為特殊的弱勢群體,面臨著基本養老權利卻難以保障,經濟支持不足,日常生活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精神慰藉得不到滿足的巨大困境。如何行之有效地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這不僅僅是一項需要立即著手解決的社會問題,也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法律問題。
[ 注 釋 ]
①王桂新.城市化基本理論與中國城市化的問題及對策[J].人口研究,2013,11,37(6).
②李志強.孝道危機時代下空巢老人權益的法律保護[J].河北學刊,2015,1,35(1).
③同②.
④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EB/OL].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df27615e21034d158a900011c8aaa3bb_4.
⑤侯東德.養老權的法律保護[N].光明日報,2011-6-5.
⑥李超.老年維權之利劍:老年人法律保障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⑦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運行狀況及存在的問題[EB/OL].http://www.lunwenstudy.com/zhuanyeshuoshi/baoxianshuoshi/55438.html.
D669.6;D
A
2095-4379-(2017)15-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