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昭
西安財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
形勢與政策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李 昭
西安財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義,引導與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形勢與政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構成部分,其作用不可替代。借助形勢與政策課程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覺悟。本文中主要分析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給出發揮此作用的措施。
形勢與政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現階段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上出現很多思潮與問題。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主要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國家政策方針,了解國內外形勢,理智應對熱點問題。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育人,青年大學生正處于樹立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的關鍵時期,通過形勢與政策課可以讓大學生明白個人價值所在,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奮斗不懈。
政治性特點,該課程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政治性,黨與政府都很重視。強化形勢與政策教育,解答廣大學生所關注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增加全局意識,正確理解國家制定的政策方針,樹立高尚的人生目標;政策性特點,課程教學過程中政策性貫穿其中,適應全球形勢發展的需求。如今國內國外形勢變化迅速,對大學生德育造成嚴重影響。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形勢是該課程承擔的主要責任;滿足人才培養需求,高校本身承擔著培養合格人才的使用,也是高校的基本任務。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政策方針,從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理想信念、愛國情懷等。
(一)教材內容較多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引發《2016上半年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的通知中提出要求:國內知識要研究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正確看待黨風廉政建設及正確認識兩岸關系等內容;國際方面關注國際體系變革調整與特點問題、了解全球經濟走向及充分認識“一帶一路”戰略等。每個專題都有著豐富內容,只有保障足夠學時才能全面講解內容。
(二)內容更新加快
國際體系變革調整與熱點問題動向變化極快,教師僅能在大局上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國際體系變革調整特點。比如敘利亞問題,該地區情況變化迅速,僅依靠教材無法滿足實際要求,需要及時更新內容;進一步推動雷鋒志愿服務常態化,有力弘揚雷鋒精神。
(三)合理設置課程
目前多數高校形勢與政策主要集中分布在大一、大二,大三與大四則沒有設置該課程。大學前兩年時大學生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及時設置此課程,但后兩年面臨著專業學習與就業等壓力,學生承受較大的壓力,此時更有必要設置形勢與政策課程,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政策走向。
(一)構建信息交流例會制度
通過建立信息交流例會制度平臺,實現輔導員與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相互了解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思想或行為問題。規定例會時間并嚴格落實,除過特殊情況外時間一到就召開例會;為保證例會的有效性,召開前確定會議主題與內容,與會人員提前做好準備;為保證信息交流的充分性,與會人員必須暢所欲言,將自己所知的情況毫無保留的說出來;此外考慮各種實際情況,例會間隔時間不宜過長或過段,院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間隔時間。
(二)搭建兩支隊伍合作平臺
高校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本質上就是利用系統知識說理的工作。大學生作為受教育者不愿意接受說教式的教育,而是希望得到高水平的科學的說理教育,答疑解惑。這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提出要求,課堂上不能簡單復述教材,輔導員也不能采用行政手段的強制性特點開展工作。需要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與高校輔導員向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兩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制定若干個專題,發揮自身優勢,將成果撰寫成講稿或者論文,通過專題講座提高形勢與政策教育效果,需要高校為其搭建合作平臺。
(三)構建合作的信息平臺
為了讓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與高校輔導員全面了解學生思想與行為情況,除了前面所講述的平臺外,還應該借助網絡搭建信息交流的平臺,比如微信、QQ群、微博等,及時通報學生情況。此外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與輔導員共同建立網上大學生思想交流的平臺,采取輪流值班制度,針對大學生提出的思想問題給出答案,通過網絡交流、溝通及討論,將大學生思想問題及時解決掉,避免出現學生問題無人搭理、長期積累形成嚴重心理問題。
總而言之,形勢與政策課本身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師應該充分借助此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理智看待問題。同時對黨和國家制定的政策方針有著全面了解,對社會轉型期暴露出的諸多問題理智分析,避免出現極端看待問題的情況。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形勢與政策教學水平提高貢獻一份力量,以供同行借鑒。
[1]安德志.“形勢與政策”課大學生就業教育重要載體[J].教育職業,2015(17):45.
[2]韓曉春.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8):61.
G
A
2095-4379-(2017)13-0293-01 作者簡介:李昭(1989-),女,陜西咸陽人,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學訓練專業研究生,就職于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