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婧
云南財經大學法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法定婚齡探討
羅 婧
云南財經大學法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人口政策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去我國人口基數較大且增長很快,為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但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且隨著獨生子女家庭增多,人口結構明顯不合理,面對諸多問題,我國開始實行全面放開二孩政策。[1]隨著人口政策的調整那么法定婚齡是否也應該做出相應修改呢。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又一次提出“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至18周歲”的建議,[2]本文就是針對此建議探討全面二孩政策下法定婚齡是否應該修改的問題。
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法定婚齡
1949年鼓勵生育,在生產力水平并不高的年代,急需勞動力的補充,這使得1963年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達到了建國以來的最高水平。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該政策創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跡的第一個十年。1980-1984年,生育政策緊縮,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2002年“雙獨二孩”陸續推開。[3]2013年啟動“單獨二孩”。2015年提出全面放開二孩,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4]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與生育政策緊密聯系的便是婚齡的確定。
(一)現行法定婚齡規定
法定婚齡是指法律規定的最低結婚年齡,并不是最佳結婚年齡,男女雙方滿足該規定的可以辦理結婚登記,未滿該法定年齡則不能辦理結婚登記,是結婚必備要件。
1980年9月10日通過的我國《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①雖然該法在2001年4月28日修正,但對此條并未有任何修改。當然該規定的本質是為了降低生育率,這是符合當時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的。
在這個法條中我們發現以下問題。首先,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出我國男女的法定婚齡規定是不一樣的,男的比女的大了2歲。其次,在現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背景下,我們是否應當刪除后面的晚婚晚育應予鼓勵呢?最后也是本文將著重探討的便是這個法定婚齡在現在是否合理?
(二)法定婚齡的確定依據
法定婚齡的確定,一方面要考慮自然因素,即人的身體發育和智力成熟情況,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因素,即政治、經濟、文化及人口發展情況。[5]
首先,從身體發育來說,《黃帝內經》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②在過去女孩一般14來潮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營養的豐盛女孩子的初潮也往往提到了12歲左右,月經開始慢慢規律后便具備受孕的條件了,而男孩自12歲起便開始發育后會慢慢發育成熟,在過去等到16歲左右便可以有自己的孩子。
其次,從智力成熟情況看,研究顯示,男孩大腦的發育速度明顯比女孩緩慢。[6]男女在智力上的體現也有早晚差別。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男女法定婚齡會存在差異,顯然這種差異是合理的,并不能因為男女平等等原因否認男女法定婚齡的差異。
最后,從社會因素看,1950年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第四條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始得結婚。主要原因是由于當時處于新中國剛成立,戰爭造成了較多人口減少,勞動力明顯不足,國家鼓勵生育。且從我國歷史看婚齡普遍較低,我國封建時代有早婚的習俗,在封建時期往往男孩16女孩14或更早(不同朝代有所不同)便可結婚生子,這與當時的人均壽命是有很大關系的,在過去人們的平均壽命也較短,遇到疾病更是束手無策,因此只有早成婚生子才能保證人類的繁衍。我國1950年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為男二十歲,女十八歲這主要是針對當時早婚習俗和童養媳制定的。[7]1980年修改婚姻法時,規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8]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改革開放人民大眾生活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提高,提高婚齡有利于廣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學習,同時也考慮到農村人口多且農村大多數還保留早婚習俗,為貼近群眾特作出此規定。
目前,國內外針對采用BIM平臺和技術進行結構施工圖配筋審核的軟件及其運用案例還未見報道。但已有將BIM技術應用于圖紙會審階段的工程: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工程,介紹了BIM技術在圖紙會審階段的應用,總結了BIM技術在會審階段帶來的優點,如排除大部分圖紙錯誤、優化施工圖紙及縮短工期等[9]。Hjelseth[10]提出了BIM-based Model Checking (BMC),利用BIM技術的特點,實現模型檢查的合規性和設計協調性。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今年又一次提出“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至18周歲”的建議,她認為男孩16女孩14身體就已經發育成熟,具有了生育能力。而這個年紀與現在我國規定的法定婚齡之間有6年,這么長的時間容易造成一些社會問題。而降低法定婚齡,可以保護農村地區普遍存在低齡事實婚姻現象,這樣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以下為筆者綜合網民的呼聲及自己的想法談談降低法定婚齡的利弊。
(一)降低法定婚齡的益處[9]
第一,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發生改變,老齡化趨勢嚴重,獨生子女政策日漸顯現出其弊端,我國開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原規定的法定婚齡主要目的即控制人口增長已發生改變,現在我們需要改變人口結構問題,繼續沿用“鼓勵晚婚晚育”及法定婚齡已經明顯不合時宜。
第二,在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的條件下,很多年輕男女已經擁有了有實無名的婚姻,開始同居生活。尤其在農村地區,早婚現象特別多。他們的生活與受法律保護的婚姻無異,但我國法律并不保護事實婚姻。這種有實無名的婚姻狀況下產生的財產糾紛、非婚生子女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法外地帶。而降低婚齡能更好的解決這種問題。
第三,結婚越早,婚前性關系時間越短,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流產,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喬曉春稱,隨著人生理成熟期的提前,性關系的發生也隨之提前,結婚年齡越晚,就意味著限制這種關系的時間就越長,風險也越大。③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曾委托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開展“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發展研究”項目,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未婚青少年中,約有60%對婚前性行為持比較寬容的態度,22.4%曾有性行為。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在有婚前性行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過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其中高達91%的非意愿妊娠訴諸流產。[10]可見年輕人中非意愿人工流產很多,應該更好的保護他們的權利,同時家長和老師也增強女孩的自我保護意識教育。
第四,法定婚齡是登記結婚的最低年限,達到該年限的自然人就自然的擁有了結婚的權利。2015年中國婦聯發表的《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平均結婚年齡為26歲,男性比女性高2.3歲。④法定婚齡降到18歲,并沒有損害到堅持晚婚的人的權益,但保護了選擇早婚的青年男女的權益,降低底線就是減少限制,擴大百姓行為的自由度,符合婚姻自由的觀念。
第五,根據我國法律規定18歲為成年人,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年滿18周歲享有選舉與被選舉權。⑤我國《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處罰法》等法也將18周歲作為承擔完全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標志。[11]可見,公民年滿18歲已經是成年人了,獨立承擔民事與刑事責任。既然能獨立承擔民事與刑事責任,享有選舉與被選舉權,那么是否也應該能承擔起婚姻的責任呢?
第六,降低法定婚齡符合國際化需要,我國的法定婚齡是全世界最高的。據調查其他國家法定婚齡基本都等于或低于18周歲而我國則較高。況且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展國家間交流的頻繁跨國婚姻也越來越多。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規定,結婚條件,適用當事人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沒有共同國籍,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或者國籍國締結婚姻的,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⑥可見,降低法定婚齡能順應世界潮流,更好的保護跨國婚姻和增加我國法律適用的可能性,保護國家主權。
(二)降低法定婚齡的弊端
第二,可能會增加社會負擔,18歲年男女心智尚未發育成熟,有些人可能都還不知道結婚意味著什么?更不明白組成一個家庭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法定婚齡一旦放開,勢必有大量的心智不成熟的低齡婚姻產生。而在他們沒有能力承擔這些責任的時候勢必由社會為他們不成熟的決定買單,會增加社會負擔。有人不禁懷疑在這樣的情況下降低婚齡真的好嗎?真的是對青年男女負責嗎?
第三,離婚率也許會升高,很多人認為十八歲結婚一般不懂家庭的責任,還處于青春易沖動時期,也許就有了小孩。那么也許當他們走入社會認識更多的人后發現現在的結婚對象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并不是適合自己的。那時也許會選擇離婚,那小孩的問題便成了一大問題。
第四,婚齡降低可能早戀現象會更嚴重。18歲剛好是高中剛剛畢業的年紀,但結婚的前提是有戀愛基礎,因此在此之前必然會有感情經歷,那是孩子還在上學,很多家長認為這會使早戀現象增多。
就筆者自己的觀點來看,筆者支持降低法定婚齡。原因如下:
首先,法定結婚年齡是最低年齡,要在什么年齡結婚是自己選擇的自由,降低婚齡只是能更好的保障早婚夫妻的權利,并不是要求在18歲必須結婚。
其次,很多人擔心18歲并不能承擔起婚姻家庭的責任,但是在我國18周歲連刑事責任都要承擔的。并不是說只有你組成了一個新家庭才有經濟壓力,經濟壓力是一直都存在著的。且在上文中已提到過現在的平均婚齡為26歲,可見越來越多的人并不會選擇早婚。因此降低法定婚齡只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人們選擇的權利,擴大選擇的范圍。
最后,“早戀”真的跟婚齡有關嗎?在現今法定婚齡情況下,早戀現象仍然存在的較多。且據研究顯示少年在青春期加速發育,第二性征出現后,逐漸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趨勢。所以對異性產生好感或是發生戀愛行為是青春期的普遍情況,是生理與心理發育的必然。⑦可見孩子的早戀與婚齡是沒有很大關系的,家長把家庭教育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綜上所述,降低法定婚齡能給廣大青少年更多的選擇權,更好地保障早婚夫妻的權利。降低法定婚齡不意味著鼓勵早戀,更不意味著你必須在18歲結婚,降低婚齡只是給想要早婚的年輕人更大的選擇空間,更好的保障早婚夫妻的權利,不至于讓其處于法外地帶。子女正確的戀愛家庭觀與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有更密切聯系。
[ 注 釋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六條.
②<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
③喬曉春.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
④中國婦聯<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二十一條.
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選舉與被選舉權.
⑦百度百科“早戀”.
[1]鳳凰網.http://news.ifeng.com/a/20170305/50754642_0.shtml.
[2]觀察者.北大教授:男生智力發育晚 建議錯齡入學[EB/OL].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2_09_27_100429.shtml.
[3]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曾委托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開展“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發展研究”項目.
[4]新浪司法.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將面臨哪些法律問題[EB/OL].http://finance.sina.com.cn/sf/news/2015-11-02/09538953.html.
[5]王洪.婚姻家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7.
[6]微博話題#法定婚齡降到18歲#[EB/OL].http://news.sina.cn/news_zt/2017htmarry/?wm=3049_0016&from=qudao.
[7]許灣灣.論我國現行法定婚齡[J].赤子(中旬),2014:27.
[8]周文洋.關于我國現行法定婚齡的法律司考[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6).
[9]張希坡.中國婚姻立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中國網新聞中心.計生法修正案獲通過 元旦后出生的二孩都合法[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5-12/27/content_37404358.htm.
[11]邵興華.魂靈的法理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29-32.
D
A
2095-4379-(2017)17-0059-03
羅婧(1992-),女,云南麗江人,云南財經大學法學院,2015級法律(非法學)法碩,研究方向: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