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鳳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公證處,江蘇 南京 211500
?
公證制度對夫妻財產協議的作用探析
黃玉鳳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公證處,江蘇 南京 2115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夫妻愿意達成財產協議并進行公證,以此來降低離婚率帶來的不安感與預防矛盾的發生。本文主要講述夫妻財產協議及公證制度對其產生的作用,有利于人們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
夫妻財產協議;公證制度;作用
根據法律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即應該訂立書面的財產協議。隨著經濟的發展,婚姻家庭關系日趨復雜,人們對自己的權利維護意識也逐漸提高,因此,每個家庭慢慢地接受并認可了夫妻財產協議的這種財產處理方式,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盡管如此,書面夫妻財產協議的存在,也難以完全避免矛盾的發生,夫妻其中一方甚至雙方均有可能拒絕按照協議履行,同時也有可能涉及到第三人財產權益是否被侵害的問題。再者,法律知識的缺乏也容易導致夫妻財產協議在某些方面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從而無法實現預期的結果,公證制度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一)公證制度
根據我國《公證法》的規定,公證制度是指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從概念中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公證制度的明顯的專屬性,公證機構的職能是排他的,也是具有公信力的,能夠獲得社會的普通認可。
(二)夫妻財產協議公證
夫妻財產協議公證就是通過嚴格的公證程序,對該協議的真實合法性予以審查并最終確認的公證活動。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共同向公證機構提出訂立夫妻財產協議的申請,由公證機構對當事人根據內心真實意思達成的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婚前財產進行權利義務約定的內容是否真實、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一)主體條件—合法婚姻的雙方當事人
訂立夫妻財產協議的主體必須是合法婚姻關系的當事人,并且是必須雙方共同提出,僅僅一方當事人是無法達成協議的。首先,在雙方當事人共同提出訂立夫妻財產協議的申請的時候,公證員必須審查雙方婚姻關系是否真實且合法。除此之外,要強調的是訂立夫妻財產協議的行為是否能夠委托代理人進行。雖然根據法律規定涉及人身性質的法律行為不能由他人代理,但筆者認為,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由他人代為申請并提交資料。因為主要考慮到夫妻一方或者雙方均有可能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此時應當由監護人代為提出申請,同時這里強調應當是除了配偶之外的監護人,否則難以維護當事人的正當權益。
(二)被處分的財產應當是夫妻雙方或一方的財產
夫妻財產協議所涉及的財產必須是夫妻雙方或者一方的合法財產,包括婚前財產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也就是說,不得涉及第三人財產或者公共財物。公證員審查過程中應對夫妻提供的財產資料進行核查,避免侵犯他人財產或者損害公共利益。
(三)夫妻雙方對協議內容達成合意
訂立夫妻財產協議的當事人雙方對協議內容協商一致,達成合意,是協議成立的關鍵條件,也是核心所在。這是契約自由在夫妻財產協議上的充分體現。同時也要求了公證機構有義務對雙方是否達成一致進行審查,避免一方受到脅迫或者欺詐導致其違背真實意愿而訂立協議。
(四)夫妻財產協議內容合法
夫妻財產協議內容的是否合法是協議有效的關鍵。因此,應當確保夫妻財產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不違背社會公益、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利益。除此之外,也要防止夫妻雙方通過訂立財產協議的方式來躲避債務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的發生。因此,在整個公證活動中,除了程序合法,內容也要合法,才能使協議產生效力,否則違背了夫妻財產協議制度的真正目的,也導致了更多不必要的糾紛。這也對公證機構提出了要求,即若公證機構疏忽或者故意導致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的財產權益遭受損失的,其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公證的證明力和強效力對夫妻財產協議的作用
夫妻財產協議是要式行為,也就是說,必須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協議。但盡管如此,書面夫妻財產協議的存在,也難以完全避免矛盾的發生,夫妻其中一方甚至雙方均有可能拒絕按照協議履行,或者是協議內容的違法、涉及到第三人財產等等問題,還是難以避免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因此,經過公證的夫妻財產協議,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矛盾,主要體現在證據的較強證明力方面。因為如果夫妻財產協議未經公證,證據的證明力較弱,若舉證不足,當事人會承擔不利后果,而經公證的協議強化了內部效力,提高了對夫妻雙方的約束力。
第一,經過公證的夫妻財產協議,取得了相對固定性,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隨意更改、撤銷協議的內容,雖然協議體現了契約自由的原則,但對更改和撤銷權力行使進行一定的限制,使得公證文書的真實合法性得到了法律上的認可和保護。若當事人雙方卻因各種原因需要對夫妻財產協議進行更改或撤銷,也應當嚴格按照公證程序進行,維護公證文書的公信力。
第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過公證的夫妻財產協議具有證明效力,不需進行質證。若夫妻財產協議未經公證,在訴訟階段是需要經過質證程序來確定證據效力的。
第三,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公證文書的證明效力優于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經過公證的夫妻財產協議雖然比未經公證的協議具有法律意義上的證據效力,但是在出現幾個證據都具有證據效力的情形下,對比證明力,經公證的夫妻財產協議具有優先于其他證據的證明力。
(二)公證程序的嚴謹性對夫妻財產協議的作用
第一,夫妻財產協議公證的第一步就是對當事人雙方合意的審查。從本質上說,夫妻財產協議是夫妻雙方對財產處置的真實意愿的表達,由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合意,從而將合意流露于字面上的一種文書,并且這種契約自由不受他人脅迫和侵犯。因此,如果在提起訂立財產協議公證的申請的階段,發現有一方當事人是受脅迫或欺詐而提出公證申請的,應當不予受理,終止程序,才能更好的保護司法公正和當事人的權益。
第二,根據《公證程序規則》,公證員對證據材料具有主觀上的判斷權。這種判斷權構成了公證員對證據材料真實性認定和證據可采性認定的自由心證,只要接近排除合理懷疑,具有高度蓋然性,形成內心上的確信即可。這就要求公證員在進行公證事務時,應當正確引導當事人提供合理的證據材料,在審查過程中要還要觀察當事人的言行和表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輔助判斷材料的真實與否。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夫妻雙方簽訂財產協議的原因各種各樣,所以在受理申請的同時,公證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告知相應的法律意義和后果,還有可能承擔的風險,在此前提下,如果夫妻雙方仍然堅持繼續辦理,對公證程序表示愿意繼續進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這一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公民在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方面的缺陷,為當事人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夫妻財產協議并不必然需要經過公證程序,但經公證程序的夫妻財產協議在內容上和程序上都更加完善和嚴謹,也決定了其效力和證明力更高。夫妻財產協議的產生,是為了防止紛爭,更好地維護家庭關系和財產關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思想,不再刻意避諱這種話題,能夠正視并且合理處理。而經過公證程序對夫妻財產協議進行相對固定,需要更多相關法律的支持。
[1]李佳,費艷穎.淺議財產協議與公證制度對夫妻財產糾紛的預防作用[J].法制博覽旬刊,2013(5):223-224.
[2]唐玉強.淺談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J].活力,2014(3):37.
[3]吳軍萍.公證制度對夫妻財產協議的作用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7(1).
D
A
2095-4379-(2017)17-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