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詩云
江南大學,江蘇 無錫 214122
?
試論表見代理在票據行為中的適用
姜詩云
江南大學,江蘇 無錫 214122
對于代理行為,民法中明確規定了無權代理、越權代理以及表見代理,但是在票據法中則只規定了前兩種代理類型,對于表見代理并沒有作出規定。筆者認為在日常的民商事交易活動中,實際情況紛繁復雜,票據中的表見代理也是十分常見的。因此出于實踐以及理論的考量,筆者認為我國的票據法應當引入表見代理的有關規定,一來可以解決實際問題,二來對于完善票據法的體系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
表見代理;票據偽造;權利外觀;票據責任
(一)票據行為的無權代理
票據行為中的無權代理是指票據行為人在沒有被授予票據代理權的情況下,以代理人的名義在票據上簽章的票據行為。票據法規定:“沒有代理權而以代理人名義在票據上簽章的,應當由簽章人承擔票據責任”,據以此,票據行為成立無權代理應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首先無權代理的行為首先要符合票據代理的形式要件,其次票據代理人沒有代理權限,最后該無權代理的票據行為要是沒有瑕疵的,比如如果代理人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則他就無法承擔票據責任。歸納一下即為票據本身沒有瑕疵并且代理人也沒有瑕疵。成立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也是明確規定的,即應當由簽章人自己承擔票據責任。
(二)票據行為的越權代理
票據行為中的越權代理是指票據代理人具有票據被代理人的代理授權,但是代理人超越了代理權限而進行的票據行為代理行為。票據法規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的,應當就其超越權限的部分承擔票據責任”。成立票據越權代理同樣應具備以下三個要件:首先代理行為要符合票據代理的形式要件的相關規定,其次要有被代理人的明確代理授權,最后是代理行為超出了代理授權范圍。在實踐中票據越權代理主要是增加金額,對于此種越權,被代理人可以對超越權限部分主張對物的抗辯;除此之外還有代理人改變票據的履行條件等,對于這種越權代理行為,處于保護交易的穩定及安全考慮,一般只允許被代理人主張對人的抗辯,而不允許主張對物的抗辯。
以上關于代理行為的無權代理與越權代理在民法中也有相應規定,但是相較于民法,我國票據法則并沒有對表見代理做出明文規定。表見代理實質上一種特殊的無權代理。有人主張民法與票據法當屬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那么民法中的表見代理的規定應當當然適用于票據法,筆者認為此種推論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明晰了表見代理行為的概念,在此對于票據表見代理行為的構成要件進行界定。理論上對于票據表見代理構成要件有兩種觀點。一種主張單一要件,另一種主張雙重要件,兩種學說的爭議點在于被代理人自身的主觀過失是否是構成票據表見代理的必要條件之一。單一要件主張票據的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主要由兩個,其一是必須有足以另相對人相信的代理人有代理權的客觀情形,其二是相對人主觀上要是善意。[1]雙重要件說認為除了以上兩個條件,本人的主觀過失也應是構成要件。[2]筆者更同意單一要件說,不認為本人的主觀過失應當被納入票據表見代理成立的必要條件,理由如下:首先考察本人的主觀過失有一定的操作難度。僅從票據的記載事項是無法苛責善意第三人從中發現本人的主觀過失,對于此的舉證會有一定難度,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極不利于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其次如果承認過失,要求第三人進行舉證,那么相對人在短期內的舉證不能就會使得票據權利處于一個相對不確定的狀態,由于這個原因就會使得票據流通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從這一點來看是不符合票據法的立法目的的;最后既然是票結局代理行為,應當考慮到票據的特有性質——文義性,基于此特征,第三人是十分容易對票據產生信賴的,而根據權利外觀理論“權利外觀的公示足以達到公信的程度時,善意債權人應對權利的外觀取得信賴利益”,[3]考慮此情節,基于最大限度的實現法律的公平正義,也應當充分保護第三人的這種信賴利益。因此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不應考慮本人的主觀過失,將其作為票據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之一,也即肯定單一要件說更為合理。
第一,從原因上來看,之所以能夠產生表見代理是由于相對人有足夠理由相信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回歸法理即是權利外觀理論,法律沒有理由不保護善意第三人基于此而產生的信賴利益。第二,如果不承認這種代理行為的法律效力,就會大大增加善意第三人在實現權利時的難度,一方面會損害相對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會阻礙交易的進行和票據的流通。第三,所有制度設計都是為了最終實現票據交易,而保護了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就是保護了對大眾對票據的信任,若使用人失去了對票據的信賴,那么票據的存在就失去了其意義。第四,從歸責上來分析,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法律規定由無權代理人自負其責,被代理人不承擔票據責任。而表見代理則不能適用無權代理的一般歸責原則,這是因為代理人不一定真正擁有清償能力,如果適用無權代理的歸責原則就會使得相對人的利益得不到實現,顯然不符合票據設置的目的。因此有必要承認票據表見代理,對其適用區別于無權代理的不同歸責原則,以更好保護交易的安全和流通的順暢。
一般而言有三種責任承擔方式,第一是由本人承擔票據責任,本人承擔后可向代理人追償;第二是由代理人承擔票據責任;第三則是可以由第三善意相對人進行選擇,既可以直接找本人承擔責任,也可以找代理人要求其承擔,選擇權交由第三善意相對人。筆者更認同第三種方式。如前文所述,對于代理人的實際資金狀況是無法保障的,因此如果要求第三善意相對人只能向代理人請求履行顯然是不合適的。而如果要求只能向本人問責,那么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保護了代理人,削減了代理人的責任,顯然是有失公正。而交給第三善意相對人以選擇權,則有效避免了前兩種歸責方式的缺陷。第三善意相對人可以考量代理人和本人的支付能力而選擇歸責對象,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支付的可能性,最有利于保障票據流通的安全性。但是仍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第三善意相對人在進行選擇之后能否變更歸責對象。筆者認為不可以,也就是一旦相對人選擇了一方,則不能因為其他理由而更換為另一方,原因之一是為了限制第三善意相對人選擇權的濫用,法律是應當保護相對人的合法利益,但并不是縱容。規定一次選擇權可以督促相對人在行使權利時可以慎重考慮,防止權利濫用;原因之二依舊是回歸到保障票據流通,試想如果允許相對人可以隨意變更,那么就會使得這個票據關系處在一個十分不確定的狀態,這種不確定無疑會影響到流通安全。因此綜上,筆者認為在票據表見代理中應當由代理人和本人共同承擔責任,并且這種責任是競合而非連帶,選擇權交由善意第三人行使。
基于票據的要式性以及文義性的獨有特點,以及票據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票據的制度設計必須以維護票據流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為出發點。因此,票據表見代理是建立在權利外觀理論的基礎上而實現對善意第三人的保護和最大限度的保證票據有效流通的制度,我國的票據法應當對此進行明確立法規定。當然立法時可以參照民法關于表見代理的有關規定,但必須考慮到票據行為的特性,具體問題還應具體分析。同時鑒于我國票據法發展歷程較短,經驗還不足,因此也可以借鑒國外有關立法的合理之處,目的都是為了使我國的票據法規定更為完善,使得票據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商事交易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章戈.表見代理及其適用[J].法學研究,1987(6).
[2]尹田.我國新合同法中的表見代理制度評析[J].現代法學,2000(5).
[3]張曉敏.淺析票據表見代理[J].雞西大學學報,2011(7).
D
A
2095-4379-(2017)17-0210-02
姜詩云(1996-),女,漢族,河南正陽人,江南大學,法學專業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