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揚
重慶大學法學院,重慶 400044
?
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協調
宋 揚
重慶大學法學院,重慶 400044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均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從某種角度而言,民法典的編纂,逐漸成為我國法治社會的重要體現,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對民法典的深入分析能夠了解到,法律的演進主要是從諸法合體的方式,逐漸趨向于諸法分離,從而產生了民法典與商法典。就目前民法典與商法典的發展現狀而言,二者之間的協調與融合能力仍相對不足。為進一步了解當前民法典編纂的現狀,以及其與商事立法之間的協調情況,通過對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深入展開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的協調研究,積極探索提出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的協調措施。
民法典;編纂;商事立法
在現代社會進程中,雖然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我國在發展進程中,逐漸深化民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民法對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作用。如何編纂科學合理、內容完善的民法典,是目前我國民事法律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如何有效實現對民法典與商事立法的協調,是其工作的重要任務。本文在研究中,通過對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內容及其協調的探討,能夠為日后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一定的現實研究價值和意義。
(一)關于法律演進的認識
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通過對法律的分析能夠明確,各國家或是民族在不同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其法律概念和術語不盡相同[1]。但是法律在其發展中,屬于規范人們生活行為和方式的準則,因此其在歷史演進和發展中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規律和普遍性。通過對諸法合體下法律內容的分析,能夠明確在諸法合體時代下,公法與私法通常具有不分家的性質,其在使用過程中包括了民事法律與商事法律,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而通過對各國法律演進歷程的分析,明確各國法律在發展中均經歷了類似的演變。同時,能夠了解到諸法分離是繼諸法合體后,比較普遍的法律發展形式。
(二)民法與商法的差異性分析
就現階段法律發展現狀而言,不少國家和地區在法律發展中均實行了民商分立的模式[2]。其主要原因不僅在于私法法典化對法律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更重要的是,民法與商法在發展進程中具有一定的客觀差異性。其差異性主要從公平與效益角度考慮,民法在發展中主要以公平、平等為主;商法則主要是以效益為主。民法在發展中是從法律的基礎與核心價值角度考量的,對民法的調整一般是以民事關系為主,在調整過程中始終堅持平等、自愿和公平的原則,核心價值體現為公平。而商法在法律中的存在和發展,主要是為了保護商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其在發展中始終堅持維護市場運行、保證商事交易等原則,核心價值體現為效益。由此可見,民法與商法之間的差異性,主要體現為法律價值觀的不同。
通過對民法典編撰與商事立法的分析,能夠明確二者在協調過程中,有以下三種路徑可供選擇。
第一,實施民商分立模式[3]。根據當前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的現狀,建立比較清晰的民商分立模式,使民法典與商法能夠獨立于彼此存在,在民法典編纂并出臺以后,再根據民法典中相關內容對商法典進行草擬。
第二,實施民商合一模式。在了解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之間密切關系的基礎上,充分加強對民法與商法編寫法律內容的了解,將民法典編纂中的相關內容與商事立法的相關內容加以分析,將兩種法律進行有效的融合,重點編纂民法典,并將商事立法中的相關內容充分融入到民法典總則和分則中,以此實現對二者的協調。
第三,實施模糊的民商分立模式。主要是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在總則和分則中為商事立法留有一定的空間,在民法典編纂并出臺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再對商事立法進行編纂。
在經濟文化發展日益連成整體的新形勢下,我國在發展中應更加關注對法律內容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我國民法典,實現對我國法制化國家的建設。從某種角度而言,民法與商法均屬于私法的范疇,因此在法律發展過程中,民法的編纂與商事的立法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能夠從不同程度上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與進步。為有效明確民法典編纂與商事立法的關系,選擇民法典一般性規定和商事特別立法有機結合的模式,將有關商法的具體內容由商事單行法更為精細的設計和安排,這樣既能維護民法典的穩定性,不破壞民法典的邏輯體系,又能更好的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期望通過本文關于民法典編纂和商事立法的相關研究,能夠為日后促進我國法制化國家的實現,提供寶貴的建議。
[1]范健.民法典編纂背景下商事立法體系與商法通則立法研究[J].中國法律評論,2017,05(01):71-91.
[2]田文治.試論民法典編纂中商事主體立法定位的路徑選擇[J].法制與社會,2016,04(36):22-23.
[3]肖海軍.民法典編纂中商事主體立法定位的路徑選擇[J].中國法學,2016,01(04):55-72.
D
A
2095-4379-(2017)17-0249-01
宋揚(1994-),男,湖北宜城人,重慶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