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晶晶
營口市老邊區人民檢察院,遼寧 營口 115000
以刑事訴訟監督為“審判中心”護航
羅晶晶
營口市老邊區人民檢察院,遼寧 營口 115000
在“審判為中心”的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如何有效發揮刑事訴訟監督職能為確保真正實現以審判為中心,起到重要的制衡作用。本文從“審判為中心”對檢察機關刑事訴訟監督帶來的影響、新時期刑事訴訟監督的重要作用以及檢察機關如何全面加強刑事訴訟監督職能的具體措施幾個方面,全面解讀檢察機關將如何應對“審判為中心”的挑戰,更好發揮刑事訴訟監督職能。
審判為中心;偵查監督;庭審監督;審判監督
以“審判為中心”日趨成為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領域一個熱點問題。審判為中心,是指審判在刑事訴訟中具有決定性作用,通過庭審中全面落實直接言詞證據原則、嚴格執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現事實證據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判決結果形成于法庭的實質性功能。那么“以審判為中心”會給檢察機關刑事訴訟監督帶來怎樣的影響,檢察機關如何應對這樣的改革,更好的發揮刑事訴訟監督職能,確保真正實現以“審判為中心”。
(一)偵查監督
審判為中心,嚴格證據標準,檢察機關需加強對偵查機關的監督。偵查工作是司法程序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司法程序啟動的準備過程。庭審的證據都是通過偵查活動取得的,須解決好控訴案件的事實真相與證據質量問題。落實好非法證據排除制度,法院對證據審查標準的提高,必然倒逼檢察機關加強對公安機關取證的監督和引導。
(二)庭審監督
審判為中心,庭審為關鍵,檢察機關需加強對庭審過程的監督。改革意見中規定:規范法庭調查程序,確保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法院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法定程序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讓偵查、起訴的案件經得起法律的檢驗,由審判作出終局評價。這些訴訟規則的落實與否,需要檢察機關發揮庭審監督職能。
(三)裁判監督
審判為中心,凸顯法院的最終裁判權,檢察機關需加強對裁判結果的監督。檢察機關對人民法院刑事裁判具有監督權,刑事訴訟法中賦予檢察機關的抗訴權,是對法院適用法律的實體性監督,是防止裁判權濫用,監督審判者提升庭審查明事實、司法裁判能力、保障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有力途徑。
以審判為中心不是說以法院為中心、法官為中心,審判權必須受監督,權力必須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權力運行才能健康,才能確保改革后不是“走偏”的“審判為中心”。憲法賦予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權,以審判為中心改革沒有否定檢察機關在偵查及審判階段行使訴訟監督權的權力基礎。相反,以審判為中心對檢察機關的訴訟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在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從偵查、起訴及裁判的全過程監督尤為重要,緊繃法律之弦,監督之權,只有加強了偵查、庭審、裁判監督,才能保證真正的實現“以審判為中心”。
(一)強化偵查監督
加強對偵查機關取證的程序及內容監督。嚴格適用非法證據排除,對采取刑訊逼供、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詞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對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應當依法排除。要重點加強對偵查合法性的監督,要強化對強制性偵查措施的監督。對偵查人員嚴重違法偵查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相關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二)加強庭審監督
加強對法院庭審程序的同步實時監督與對裁判實體的事后及時監督并重。要監督法院是否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各項具體規則,例如法院是否規范法庭調查程序,確保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是否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等。要加強對是否公開審理和當庭宣判的監督,對庭審中存在的審判違法行為、審判人員違法行為,應當依法及時進行調查,提出糾正的監督意見、建議。同時,亦需加強對檢察機關自身公訴活動的監督。
(三)加強裁判監督
加強對法院裁判適用法律及結果的審查。對一審裁判明顯錯誤的案件要依法抗訴;對二審已經發生效力的裁判認為確有錯誤,應當依法及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或者檢察建議;對法院依職權決定再審的案件,探索檢察機關開展法律監督的途徑。對發現的嚴重刑事冤假錯案,要依法加大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開展法律監督的力度,建立完善以審判為中心的預防冤假錯案的體制機制。
[1]王祺國.論審判為中心對檢察工作的影響[J].法治研究,2015(4).
[2]董玉庭.以審判為中心的實質解釋論——兼論檢察機關的任務[J].學術交流,2015(11).
[3]金雅蓉,袁雪娣.審判中心視野下訴訟監督的思考[J].犯罪研究,2014.
D925.2
A
2095-4379-(2017)30-0147-01
羅晶晶(1985-),女,遼寧營口人,營口市老邊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