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群
黑龍江省哈爾濱國信公證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淺談我國公證行業如何應對網絡虛擬財產
謝 群
黑龍江省哈爾濱國信公證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法律規定來源于社會實踐,支付寶、微信錢包、網絡游戲裝備、QQ即時通信帳號、網絡財富、網店等等的繼承、轉移、過戶,都持續引起了法律層面上的關注和探索。關鍵在于,網絡上這些載體或者平臺,都承載、關聯著人的財產、權力、利益,這些虛擬財產、權益的保護給司法行業包括公證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對公證在虛擬財產領域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課題。
公證行業;網絡虛擬財產;應對
網絡虛擬財產的產生來源于二十一世紀的新技術革命,發端于信息社會的快速構建。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之初就有的電子虛擬物品,隨著互聯網的互聯互通而在虛擬空間實現了廣泛的交換和流通,逐漸具備財產、權益的屬性,開始在司法領域不斷出現,成為法律關聯的新興事物。當前,這種現象在網絡普及的現代社會所存在的范圍非常廣泛,需要我們在制度上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虛擬財產在社會生產和交流中發揮應有作用,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虛擬財產一般包括虛擬游戲貨幣、虛擬物品、虛擬賬號,同時還包括某些傳播度、關聯度、受眾度高的社交虛擬權利。
由于虛擬財產是新興事物,對此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在相關立法和司法實踐中都已經認定其為合法財產,受到法律上的保護。比如,香港地區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立法保護,但在司法實踐中承認虛擬財產屬于權益之一。臺灣地區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把服務器上的網絡虛擬財產紀錄,作為個人私人財產的一部分加以保護。目前在我國出臺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對網絡安全和運營管理進行了規范,但對網絡虛擬財產沒有定論。
如何將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落到實處,單靠新臺出的民法總則中的原則性規定遠遠不夠,需要針對取證、價值評估困難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深入研究制定具體法律法規,完善管理機制,這對于互聯網信息時代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企業內部規則為虛擬財產的公證提供了依托
淘寶論壇在2013年3月公布了“離婚過戶”和“繼承過戶”細則,在網絡虛擬權益方面先行先試,嘗試對個人網店經營權進行移轉。它規定了協議離婚、判決離婚和法定繼承三種“店鋪過戶”程序,要求店鋪過戶申請人,如果提供了被繼承人死亡證明、經過公證的遺囑或提供遺產分割協議公證書等證明材料,按照規范的操作程序,可以進行過戶。但是,相對于離婚過戶和繼承過戶,自由轉讓網店經營權移轉的主要方式,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網店經營自然興衰,帶來了較多的轉讓,轉讓關聯著財產和權益的變更。由于淘寶過戶規則對自由轉讓有著明顯的限制和禁止,使得公證行業在針對網絡虛擬財產和權益進行公證時,很難發揮充分的安全和保障作用。
(二)公證行業在網絡虛擬財產證據保全上存在難點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中規定電子數據也是證據的一種,公證過的電子數據及備份復制,可以通過公證機構進行保全,確保電子數據客觀性、真實性、安全性。但公證行業在電子數據證據適用上存在難點,易產生欠缺。一是申請流程繁索。申請人提出申請、填寫表格、申請審核、提供證明,既要受到運營商影響,還要受到公證執業區域限制,以及要具體一定網絡操作技能。二是不能確保證據保全的及時性。公證機關辦公時間有限制,而網絡是全天候運行,糾紛發生時間和保全時間不能及時對應,存在時間上的不對等。三是在確保電子數據真實性中存在漏洞。電子數據具有容易破壞性,易受到人為和網絡環境干擾,導致失真失實。在實際操作中,要求當事人應在事前對電子數據進行預防性保存。對于公證機構來說,電子數據的固定一般在事后開展,即使在保全申請之日保全,也不代表事前的全過程具有真實性,存在被保全的數據具有虛假性。
司法部成立的網絡公證研究課題組,對網絡公證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全國網絡公證計劃大綱,開發了中國公證網絡身份審核系統,通過在線公證系統應用,在網上實現了證據保全、登記交易等公證業務。另外,同時,部分公證機構開發的“公證證據寶”、“公證云”等專為電子數據公證服務的平臺,針對網頁、電子郵箱、錄音等提供證據保全。通過以上實踐,公證機構與互聯網行業有效合作,相互支撐,收到了好的效果。中國公證協會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了《辦理保全證據公證的指導意見》,這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為虛擬財產法制化提供了參考、準備。
上海市寶山公證處與巨人網絡《征途2》項目合作,針對網絡游戲虛擬賬號提供了公證服務,為巨人《征途2》網絡游戲用戶提供游戲賬號保全證據公證,凡是以真實身份注冊的用戶,都具備資格申請辦理保全證據,這是公證在虛擬財產領域上的嘗試。
(一)完善網絡虛擬財產公證的程序規則
由于目前現有的法律法規規定中關于虛擬財產沒有太細致的規定,實踐公證人員關于辦理虛擬財產公證業務的操作程序標準不一,這就很容易影響公證質量,限制公證業務發展。辦理公證要有統一的程序標準、統一的操作規程、統一的備案措施,通過制定虛擬財產公證指導意見和法規細則,出臺具體操作工作流程,及時有效地對接社會現實需要,才能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
(二)實現以多種方式出具公證書
公證書以紙質方式出具為主要形式,在網絡和電子的時代,貨幣、合同等都可以表現為電子的形式。但公證機構對在虛擬空間里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和數據進行公證,也應該采取多種形式,包括電子形式的公證書。相對于紙質公證書電子公證書更具有完整性、有效性、實時性等特點,比如《法國民法典》允許公證書采用電子文書形式。
(三)吸收具有信息技術知識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加入公證員隊伍
目前我國公證人員多數是法律知識背景,并不能滿足虛擬財產類公證業務的專業性、技術性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公證行業對于懂法律、金融、稅務以及信息技術等復合型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因此,借鑒美國《公證示范法》做法,要求電子公證人必須具備從事電子公證的資質,因此吸收更多的具有專業技術的公證員加入公證隊伍,對于網絡時代、信息技術時代的公證業務發展尤為重要。
(四)建立虛擬財產公證登記制度
《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民事權利客體,在民法以及社會生活中都會發生重要影響,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法律價值。自《物權法》頒布以來,不動產登記、特殊動產登記制度在我國得以確立,公民已經比較牢固深入的樹立了財產登記意識,建立虛擬財產公證登記制度是在法律上保護虛擬財產的必然選擇。
虛擬財產公證登記制度,是指確定虛擬財產具有財產性的前提下,對用戶需要公證機構公證或確權的虛擬財產進行登記的制度。虛擬財產不但可以作為公證業務來辦理,也可以作為公證事務來管理,如同遺囑,符合公證條件的可以引導當事人辦理遺囑公證,當然也可以應當事人的申請來保管遺囑,作為公證事務來管理。同樣,虛擬財產的登記部門還具有虛擬財產的價值評估、權屬確定等功能,可以確認網絡服務提供商與網絡用戶之間的權利義務,規范網絡虛擬財產交易行為,以及對虛擬財產進行價值評估,并通過法律加以確認。
奧地利法學家埃利希說:“法律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未來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人類的競爭也是知識競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財產正在改變生活,甚至改變世界,也在改變傳統的法律結構,如何將信息社會與司法公證相融合,建立平穩有效的經濟運行環境,要求公證人發揮工匠精神、專業精神、創新精神、服務精神,更好的發揮公證職能作用,在網絡虛擬財產領域有所作為。
[1]唐震.網絡虛擬財產研究[D].武漢大學,2015.
[2]歐鳳金.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及其民法保護[D].重慶大學,2012.
D926.6
A
2095-4379-(2017)30-0160-02
謝群(1975-),女,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法律碩士學位,二級公證員,黑龍江省哈爾濱國信公證處(原黑龍江省公證處),公證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