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心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健全法律法規 規范民間信貸
鄭惠心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改革開放以來,民間信貸迅猛發展,成為對正式金融的一個補充。然而,由于相應規范民間信貸業務的法律制度的缺失,民間信貸業務長期游離在正規金融系統之外,難以受到有力的監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灰色產業鏈,同時產生了很多不安定因素。本文剖析了民間信貸市場的現狀,提出規范民間信貸業務,保障借款人和放貸人的合法權益對于健全金融市場的必要性。
民間信貸;法律規范;金融市場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得以創辦建立,民間信貸作為對正式金融的一個補充得以蓬勃發展。但是,由于相應規范民間信貸業務的法律制度的缺失,民間信貸業務長期游離在正規金融系統之外,難以受到有力的監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灰色產業鏈。近年來,暴力討債、催債的現象屢屢發生,在帶來消極社會影響的同時,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同時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現象時有發生,老板“跑路”、擔保人自殺等悲劇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經濟金融市場的穩定。這些時間揭露了民間信貸市場混亂,難以得到有效監管的現狀。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重演,必須法律制度上規范民間借貸資金流向和使用。
民間中小企業經營者與放貸人之間的問題錯綜復雜,遠不是加害者和受害者的簡單二分法可以定義。事實上,民間借貸在供需兩方面,在當今社會都有其合理性,也是對正式金融的一個很有力的補充。從供給方來說,由于我國利率水平偏低,缺乏多元的投資渠道,民間借貸作為一種投資的方式,收益率高,手續簡單,自然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而對于蘇銀霞這樣的中小企業家來說,由于個人融資的渠道少,難以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支持。民間借貸能夠確實地緩解個人融資難的問題,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主要渠道。
盡管民間借貸的市場和發展十分旺盛,但現行法律并沒有為民間借貸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民間借貸游離在正規金融體系之外,地位非常尷尬。于某案事實上折射出我國金融、司法實踐中的不少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對于討債行為必須有相應的制度和法律限制。在西方,習慣法下允許所謂的專業收款公司擁有一些特權,比如進入欠款人住宅等。但是,它們也需要受到一些嚴格的法律制約,如不能恐嚇欠款人,不能驚擾未成年人,不能向欠款人親友或工作單位透露欠款人的負債等等。此外,包括我國臺灣省在內,都有針對“老賴”的速審制度,能夠快速查封欠款人財產,用來償還給債權人,防止借款人轉移財產。這樣一來,放貸人討要欠款的法律成本和風險就會比較低。
然而由于立法的缺失,中國現有的所有討債公司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法。盡管民間討債人并不完全是黑社會人員,但是因為沒有被合法化,收債人往往傾向于使用一些非法手段討債,容易引起刑事糾紛。正如于某案所顯示,組織化的收債人已經具有了很明顯的黑社會團體特征。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針對中小借款人,我國沒有債務重組的相應法律或者專門機構,使得借款人可能還不上錢的時候所面臨的處境非常艱難。在這種時候,債權、債務雙方都會有很大的道德風險去實施資產轉移或非法討債,也就是說,現行的法律體系會逼得兩方面都有動機去鋌而走險,只能訴諸私力救濟。
另一方面進入,隨著互聯網和科技的迅猛發展,民間信貸以互聯網金融、P2P、小額網貸等大量新興金融主體和實踐的出現。而相關的合同規范等和民事法律卻沒有作出及時的調整。征信體系不完善、網貸平臺監管方面有所缺失、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技術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大學生裸貸等灰色業務長期無法受到有效地監管,引發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同時產生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8月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包括P2P平臺在民間借貸中的定位問題,民間借貸的利率合法性問題,以及企業間的借貸有條件解禁三項內容作出了詳細說明。這是有關部門緊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司法政策變革,進一步考慮了民間借貸主體的融資需求和出借人的收益需求,合法提升互聯網借貸平臺的投融資空間的重要舉措。對于規范民間信貸業務,促進民間信貸市場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仍然是制造業大國,有著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然而這些中小企業產品單一、市場單一,難以對抗周期性風險,特別是當前中國正處在經濟增長放緩,面臨長時間的產業轉型期。中小企業家正規金融機構難以融資,只能依靠民間信貸業務。只有制定借貸和催收行為合理合法的邊界,規范監督民間信貸市場,讓民間信貸業務運行在陽光之下,才能讓民間信貸成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良藥。最高法對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無疑是個有利的開端,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也許暴力催債和借款人跑路的事件不再重演。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劉曼.民間信貸成因及政策研究[J].教師教育學報,2005,3(3):43-46.
[3]王海平.民間信貸的現狀分析及規范方式探討[J].中國商界,2010(7):46-48.
D923
A
2095-4379-(2017)30-0225-01
鄭惠心(1991-),河南南陽人,西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