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欣冉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初探
陶欣冉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是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所有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本文將簡要地闡述物權法平等保護原則的基本內容及其涵義,分析我國物權法堅持平等保護原則的原因,并澄清人們對物權法平等保護原則的誤解。
物權法;平等保護原則;探究
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符合現代社會法治文明建設的需要,物權法堅持平等保護原則不僅反映了我國基本經濟體制的立法目的,還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其對于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是指物權主體的地位在法律層面上是平等的,物權主體享有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在受到侵害后,都能得到平等的保護。不僅是國家物權還是個人物權,其主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特色體現,對于維護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物權主體在法律地位上擁有平等權利
我國的物權法是在民法的基礎上設立的,因此,物權的主體應該平等地享有被保護的權利,公民的私有財產和國家的財產擁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我國所有的經濟體制都享有物權的平等保護原則,所有經濟體制的主體在享受相同的權利的同時,也承擔著相同的義務。
(二)物權在發生沖突時,針對不同主體都應該平等對待
在國家和其他主體發生糾紛時,任何一方都有權向法院請求確定物權的歸屬。以前的相關法律規定:當國家的公共財產和其他財產發生糾紛時,要由國家公共財產的監管部門來處理,顯然,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要求法院來處理各種財產糾紛,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各物權的主體平等地享受請求權。
(三)當物權受到侵害后,各物權的主體應該平等地受到保護
不管是公有財產還是私有財產,只要是在合法的范圍內,所有的財產都受到物權法的保護。當物權受到侵害時,各物權主體平等地享有請求權,而且各物權人在保護的范圍和力度上是一樣的,不可能出現公有財產就多賠,私有財產就少賠的現象。
(一)平等保護原則符合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需求
物權法是用來調整財產歸屬關系的法律,其基本目標是保障市場主體擁有平等地法律地位。因此,物權法必須要堅持平等保護原則,才能使各市場主體平等地交易和競爭,從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如果所有的經濟主體都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我國的市場經濟就會發生混亂、毫無秩序可言。所以,物權法要堅持平等保護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市場主體平等發展。
(二)平等保護原則是促進我國社會財富增長的需要
公民的財富是他們辛勤勞動所得,法律對于人們財富的保護可以鼓勵他們不斷創造財富。如果法律對不同的財產有不同的對待方式,那么人們的財富安全感就會降低,他們不愿意也不敢去創造財富,最終會導致資產流失、財富浪費的現象。由此來看,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成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力,也保障了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平等保護原則符合我國依法治國的要求
加強法治建設能保障社會穩定發展,能使國家長久治安,這就要求國家要保護公民的一切合法財產。第一,國家的相關部門要公平、合理地解決公民的財產糾紛;第二,當公民的財產受到侵害時,要堅持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來解決各類問題。
(一)誤解一——公有財產特殊保護論
由于我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公有財產特殊保護論認為:物權法應該對我國的公有財產實施特殊保護。這個觀點明顯是誤解了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雖然法律規定要保護公有財產,但是也明確規定要保護個人的合法財產,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的保護是一致的。另外,黨的報告也表明:要發展公有制經濟,同時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說明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沒有違反憲法的規定。
(二)誤解二——私有財產特殊保護論
私有財產特殊保護論認為:物權法的設立是為了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如果遵循平等保護原則,就沒有辦法體現物權法的私有性。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私有財產權的確是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但是物權法并沒有只保護私有財產,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物權法也是平等保護的。
總而言之,物權法的實施不僅有助于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還能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平等保護原則是物權法的核心內容,要想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就要將平等保護原則貫徹到各工種中。
[1]陳宸.物權法平等保護原則之探析[J].法制博覽,2017(07):201.
[2]李宏.淺析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J].法制與社會,2017(02):19-20.
D923.2
A
2095-4379-(2017)30-0234-01
陶欣冉(1991-),漢族,遼寧朝陽人,沈陽師范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