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東
(466600 河南省西華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 河南 周口)
刑事案件中工具痕跡檢驗技術應用
徐 東
(466600 河南省西華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 河南 周口)
本文主要對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在實際刑事案件中的應用展開分析,重點從作案手段分析、作案人員分析、串并案件的分析、現場真偽分析等應用進行詳細探討,以提升公安系統刑事偵查水平。
刑事案件;工具痕跡;檢驗技術;應用
所謂工具痕跡,主要是指犯罪分子進行作案過程中,借助于工具實施犯罪并達到犯罪目標的過程中所遺留下的痕跡。現階段,在刑事案件中采取工具痕跡檢驗技術特別廣泛,憑借工具痕跡檢驗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夠較好對作案手段做出分析,而且還能夠為案件偵查提供重要線索,提高案件偵破效率,對于刑事案件中工具痕跡檢驗技術的應用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般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均會有自己的作案手段,運用工具也會通過一定形式所展現。開展工具痕跡檢驗時,痕跡場地產生條件、痕跡位置、破壞方法及周邊物體均有不同程度痕跡,所以通過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可以對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分析判斷,為刑事案件偵破找出一定線索,主要為下面幾點。
在刑事案件偵破過程中,從案發現場工具痕跡分析,如對工具拜訪順序、抽屜、門鎖、保險柜砸、撬、磨損等痕跡綜合分析,可以通過作案先后順序、破壞方式等判斷是否為熟人作案。如存在先敲房門再撬門最后上鎖的不合常規情況,一般可以初步鎖定為熟人偽裝實施犯罪的,將偵查范圍縮小為內部人員,若不是,可初步排除熟人作案情況,從外部人員著手偵查。
通過對案發現場認真查看、分析,若現場存在雜亂無章、且作案目標不清晰、破壞力度大等狀況,那么所產生的工具痕跡便會特別凌亂,作案手段準確性相對較差,一般能夠判斷犯罪嫌疑人屬初犯。而假如案發現場破壞力度較小,作案目標明確,工具痕跡少,能夠判斷犯罪嫌疑人為慣犯,具備豐富作案經驗。
通過對刑事案件犯罪現場工具痕跡檢驗,如撬、撞、擊打、捅、專業開鎖等各種痕跡的檢驗,對犯罪嫌疑人作案出入口判斷。一般情況下,螺絲刀、斧頭、匕首、鐵棍及技術開鎖等所產生痕跡均有所差異。通過對案發現場破壞力度、遺留物或破壞痕跡等可以較好判斷犯罪出入口的打開工具,確定犯罪嫌疑人動作習慣或是否具備專業技能等,這樣對于案件偵破效率提升特別有利。
在刑事案件犯罪現場中,可以依據承受客體被破壞程度、作案現場環境、作案持續時間等因素對作案人員體力大小判斷。其中,憑借案發現場工具痕跡所在區域高度及破壞客體手段可對犯罪嫌疑人身高特征判斷。通過對案發現場工具痕跡所表現的作案手法、位置及施力中心等分析,可以判斷犯罪嫌疑人動作習慣。如從撬壓痕跡中表現出的工具形式能夠判斷是通過左手還是右手實施犯罪的。若工具頂端朝左邊傾斜,一般能夠判斷作案人員是通過右手來實施犯罪的;假如被撬客體彎曲部分向左側,通常為右手壓撬產生,反之,便可能為左手實施犯罪的;當被工具破壞客體出現變形時,若朝著順時針方向扭轉,那么右手所持工具產生概率較大,可以判斷右手拿著工具實施犯罪,反之,朝著逆時針方向扭轉,初步判斷為左手拿著工具形成的。在左手持械時通常表現出工具伸展方向,而作案人員右手傾斜過程中工具頭部壓痕同時也會產生一定傾斜,從傾斜壓痕左右兩個端點分析可知,左端要比右端高,且這種現象顯著,而反之便會判斷作案人員右手持械。因此,在通過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分析判斷左右手持械時還應該根據案發現場具體情況判斷,可以更有效確保對刑事案件線索判斷的準確性。
作案人員所采取的工具和其職業技能具有緊密聯系,一般能夠在工具痕跡中直接得到反映。在工具運用中,作案人員熟練度、專業性等均能夠憑借工具痕跡判斷,通過在其行為分析中判斷出作案人員職業。一是在作案過程中其所用手法是否具備一定熟練度;二是從被破壞痕跡分析中可以判斷犯罪嫌疑人職業特點;三是判斷作案人員是否對現場周圍環境熟悉,在找出薄弱點進行作案;四是判斷所實施的作案手段是否有技術性破壞;五是作案工具及作案痕跡中分析判犯罪嫌疑人職業范圍;總之,很多作案工具均屬于一些專業性工具,在作案人員使用過程中均能夠憑借工具痕跡展現出其職業特點,所以通過上述對案發現場工具痕跡分析,大體上能夠鎖定作案人員職業范圍。
通過案發現場工具痕跡檢驗技術,一般犯罪嫌疑人作案習慣和方式能夠顯現出來,假如此類作案習慣和方式具備了個人特征,則能夠依據不同現場上工具痕跡表現出的犯罪分子作案習慣和方式一致性對這些刑事案件開展并案偵查。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一伙或一個人采用一種工具多次實施犯罪,那么會在不一樣案發現場遺留下相同工具痕跡。在案件現場偵查中,通過對這些不同案發現場工具痕跡加以檢驗、對比分析,若這些工具痕跡具有一致性,就可以對多起案件并案偵查。
在刑事案件中,當作案人員實施犯罪活動后,有些作案人員為掩蓋自身犯罪事實,常借助工具等對案發現場偽裝或偽造。雖說,經過偽裝的現場,反映的工具痕跡不一樣,作案方式也有區別。但是因為現場偽造和事情發生的客觀規律存在一定聯系,難免會發生一些時間上或順序上的矛盾。所以,通過對這些工具痕跡及矛盾的檢驗、分析、勘察,對于還原案情現實及偽造犯罪現場揭露十分有利。
在各類刑事案件中,通過案發現場勘察能夠獲取許多重要偵查線索。工具痕跡作為案發現場中常見痕跡證據,其產生具有各種因素。大多數作案人員在實施犯罪后會遺留一定工具痕跡,通過案發現場工具痕跡檢驗,能夠給刑事案件偵查及判定提供重要證據。所以,公安系統必須要加強對工具痕跡檢驗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更好發揮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在刑事案件偵查中的作用。
[1]楊振華,閻寒.工具痕跡檢驗技術在刑事案件偵查中的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5(16).
[2]沈紅燕、房永強.淺析工具痕跡檢驗工作現狀及對策[J].卷宗.2015(11).
徐東(1984~ ),男,漢族,河南省沈丘縣人,本科學歷,刑事技術工程師,從事研究現場勘驗、痕跡檢驗、車輛碰撞事故檢驗、工具痕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