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400714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重慶)
如何有效維護合同制教師合法權益
陳 敏
(400714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重慶)
合同教師大量存在于各類學校,他們與學校發生勞資糾紛時往往處于弱勢和被動地位,不能很好有效地維護自身權利。如何維護合同制教師合法權益是值得思考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合同制;教師;維權
合同制教師大量存在于各級各類學校當中,他們與學校按照《勞動法》和《合同法》簽訂勞動合同,受聘于學校,屬于學校臨聘人員。合同教師與應聘學校簽訂合同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屬于勞動關系,而非勞務關系,也非人事關系。合同制教師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而享受工資,福利待遇。在公立學校盡管聘用合同中一般都會有“工資福利待遇原則上與正式編制人員一致”等字樣,實際上由于編制內外有別,同工不同酬普遍存在。其次,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上,合同制教師也往往難以與正式編制教師同日而語。民辦學校雖然不存在編外和在編之說,民辦學校的老師工資是有商業主體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受勞動合同約束,按照國家一般性規定發放工資,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等五險一金。雖然合同制教師與受聘學校所簽署的聘用合同在性質上屬于勞動合同,那么有關合同的內容,雙方應當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平等協商,并按照聘用合同嚴格履行。但現實中,作為教師一方其不可能取得平等的地位與學校就合同內容進行協商,合同往往只是流于形式,雙方在履行責任和義務和行使權利的時候,都是校方處于強勢地位,而合同教師處于明顯的弱勢而受制于方校,在待遇,合同續簽和解除、經濟賠償等問題上都十分被動。很多合作教師不懂法,根本不知道與學校之間屬于勞動關系,理應按照合同要求和國家的相關規定享受工資待遇,學校按照合同規定,以及《勞動法》、和《合同法》的要求為教師購買五險一金。《合同法》、《勞動法》對一方違約或單方解除合同而造成另一方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賠償責任作了明確規定,當校方解除合同,造成受聘教師合法權益受損應給于經濟賠償。但是很多學校抓住教師不懂法或怕事的心理,不于認定,逃避責任。對合同制教師的管理和待遇上也實行雙重標準,管理方面按照勞動關系要求對教師進行管理,考評。在待遇方面卻是按照勞務關系付給于報酬,并有意的采取各種變通方式逃避單位對合同制教師應該履行的義務,如五險一金保障待遇,明確要求是教師個人購買,學校給于一定的現金補貼等。如果教師不愿意就自己走人,教師沒有任何選擇余地。很多教師為了有一份工作就只能忍氣吞聲,違心接受,而不是訴諸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因此聘用合同上所定的待遇承諾并未兌現,形同虛設。更有甚者,一些學校在招聘教師時明確提出不會為教師購買五險一金,并且不享受學校一切福利,只有固定工資,但是卻要簽訂勞動合同,受學校的管理,服從學校的人事安排。在合同解除方面聘用合同解除條件也不利于受聘教師,在教師所簽訂的相關聘用合同中,一般都很詳盡地規定了學校可以單方解除聘用合同的各種條件和情形,而很少有規定受聘教師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的條件。甚至有一些學校的聘用合同明確規定“在服務期內,受聘教師不得辭職”,并通過設定高額違約金的方式來限制和約束受聘教師的離職。這些做法明顯違反了《勞動合同法》關于合同解除的相關規定,而且也與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中規定的“考入普通高等院校、被錄用或選調到國家機關工作的,受聘人員可以隨時解除聘用合同”的規定嚴重對立。這種做法如果長此以往,必然嚴重挫傷合同制教師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也會引發嚴重的勞動糾紛,并影響到我國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1.政府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提高合同教師待遇
政府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對合同制教師的工資待遇、福利及社會保障做出硬性規定,如限定最低工資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同時政府要對學校實行規范管理規定必須按時發放教師的工資,從制度上給予合同制教師穩定的政策保障。政府要明確規定學校應讓教師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保險的費用可由政府、學校與個人共同承擔。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各學校履行支付教師工資與保險費的義務,對拒不履行相關義務者要給予一定的行政處罰,保證合同制教師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工作才無后顧之憂。如2016年福建泉州市出臺《編外合同教師管理辦法》,該文件規定用人單位要為編外合同教師統一辦理五險一金,按相關部門核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予以繳納,相應費用按規定比例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編外合同教師在請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培訓等方面與公辦教師享有同等權利。在該市直中職學校、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連續任教5年及以上的編外合同教師,符合招聘條件的,經教育、人社部門批準,在參加公開招聘編制內教師考試時年齡可以放寬到40周歲以下,同等條件優先錄用,值得借鑒。
2.學校與合同教師正式簽訂勞動合同報教育主管部門核準
勞動合同一經簽字、蓋章即生效。勞動合同以書面形式,一式三份,當事人雙方各執一份,一份存入合同教師個人檔案。學校在勞動 合同變更、終止和解除方面不能隨意,使受聘教師安心教學、確保質量,學校與受聘教師的聘用合同的續聘問題也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增強聘用合同的穩固性。
3.合同制教師要提高法律意識,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第一,在入職前,應做好意向單位的了解和調查工作。尤其是民辦學校教師,要全面審核入職單位的辦學資質、辦學規模、辦學條件、注冊資本、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來源、業內聲譽等。在入職面試時,對于自己的正當權益要勇于爭取,并將雙方認可的協議內容以合同形式固定下來。第二,在入職時應要求學校依法提供格式正常、內容完整的勞動合同。基本應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崗位、工資標準、出勤時間、考核方式等,并仔細審核合同內容,是否有違法或約定不明的內容,堅決拒絕簽訂空白的勞動合同及內容不明的文件材料。合同簽訂后要妥善保管合同原件,以備糾紛發生后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第三,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教師們應注意留存證據。如課程表、上課通知、上班通知等書面證據,以及錄音、錄像、課程記錄等視聽資料。一旦發現單位出現拖欠勞動報酬的情況,應第一時間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監察部門反映情況,保護好自己的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