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淺論如何提高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質量
王 婷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獨立學院作為新興的本科教育,擴大了高等教育資源,為更多學生享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機會。但是,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文章結合獨立學院英語教學的現狀,著實研究認真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旨在探索出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從而全面提高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水平。
獨立學院;教學現狀;提高策略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統計,截至2015年5月,全國獨立學院共有275所,在校生達到275萬,獨立學院本科在校生約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的18%,已形成了一定的辦學規模。多數獨立學院在英語教學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能忽視存在的問題。現階段,多數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方式采用的主要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必然形成了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化、教學方式靜態化,導致學生被動地去學習,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個人發展。此外,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而且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學習方法不科學,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等狀況都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此可見,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必須改變現在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全面提高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水平。
針對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和不同需要加以區別對待,否則很難提高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質量。因此,實行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勢在必行。
首先,要對新生統一實行入學英語水平考試。然后,根據考試成績及高考成績確定其所在的層次,可以分為A、B、C三個層次,A班為快班,B班為普通班,C班為慢班。各層次教學的具體定位如下:
(1)在基礎學習階段(即第一二學期),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項語言應用能力,目的是使學生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抓好對學生語音、詞匯、語法等基本功的訓練,重點培養A班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針對普通B班學生詞匯量小,語法知識不扎實的現狀,教師在平時教學時應注意既不能脫離他們比較有限的高中英語基礎,又要盡量與二年級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目標看齊。同時,幫助他們找到適合大學的自主學習方法,形成自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基礎較差的C班學生,教師要先轉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其次,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積極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給他們布置任務并定期檢查,最終使他們由被動學習轉為自覺學習。在一年的基礎學習結束后,教師需根據第一二學期兩次期末考試成績的平均分來重新分班,這樣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基礎階段學習的真實水平,避免單一評價模式的偶然性結果,為學生進入高年級的英語學習做好準備。
(2)在綜合強化階段(即第三四學期),對于英語基礎較好、主動性較強的A班學生,教師應相應提高標準要求,引導其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并將平時教學與四六級考試的形式和內容相融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盡早掌握四六級考試所需的知識和解題技巧;同時培養部分語言基本功扎實且對語言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就業增加籌碼。對于普通B班學生要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語言技能。對于基礎較差的C班學生應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可選用獨立學院自編的教材以完成基本的語言學習任務。
以往的教學表明,進入大學階段,許多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還仍然停留在中學時代。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學習英語,英語學習基本上處于無序化狀態。大部分學生僅僅是迫于考試壓力而進行英語學習,因而學習的隨意性、盲目性很強,缺乏系統的計劃和明確的目標。因此,教師應幫學生調整學習策略,讓學生認識到大學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滿足于老師課堂所教的內容,應該學會并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后以幾倍于課堂學習的時間去自學,過分依賴老師是不利于個人成才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現有的語言知識出發,明確布置學習任務,將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常態化,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課后作業情況、拓展閱讀練習完成的質量、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次數等都計入他們的平時成績,以便督促學生學習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制定一系列具體、明確而又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以及目標的實現,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增強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于英語水平較低的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教師的作用更為重要。著名心理語言學家道格拉斯·布朗指出,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具有決定性本質”,要使獨立學院的學生喜歡學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情感投入,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的英語學習環境和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汲取知識。尤其是要給予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注,教師應利用課下時間多與學生交流,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學習問題所在,鼓勵學生克服畏懼心理和緊張情緒,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及時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只有在融洽、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里,學生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善于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獨立學院已成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力量。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兼顧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制定相應的分階段、不間斷推進的計劃,促使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加長足的提高,從而改善獨立學院英語教學狀況,使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1]許佳.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思考[J].教育科學,2016(5).
[2]潘清華.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0(11).
[3]田仙枝.獨立學院應重視大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培養[J].外語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