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威南京旅游職業學院
關于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本多元化的研究
衛威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
由于世界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面日益增大,對于人類掌握語言的要求要相對提高。在我國現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所使用的文本存在很多缺陷,致使學習者討厭漢語。因此,必須改革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內容,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本文主要對對外漢語教學文本多元化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解決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問題。
文本多元化;對外漢語;教學
由于世紀科技和人類思想的發展,使得各國經濟實力得以提升,人類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受到重視,因此必須做好對外漢語教學,提高我國影響力。對外國人展開漢語教學的工作教師對外漢語教學,從細處來說,對外漢語教學的主要針對對象是留學生,或者是華裔外國人,他們居住在外國,長時間受到外國文化影響,對本國文化印象逐漸淡去因此必須加強對外漢語教學的力度。本文主要針對對外漢語教學中文本的多元化進行研究,以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拼音注釋為例,以改善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
我國對外漢語教學有兩種方式,一是“請進來”,二是“走出去”,總之,是將漢語作為第二種語言來進行教學。對外漢語的教學在我國歷史上早就已經進行了,具體可以追溯到漢代,一直到現在,都在延續著這種政策。
從我國第二屆對外漢語教學會議中,明確提出了對外漢語教學的任務和目標。而現在,我國的孔子學院幾乎已遍布全球,在校學員多達五十多萬人,漢語考生不斷增加,對外漢語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就目前而言,大多的外國漢語學習者學習漢語的渠道和方式仍然比較落后。學習的渠道一般是人際交往、在校學習、借助媒體,學習的方式是在家學習、來華留學,這其中并沒有很適應的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學生只能通過以上方式去學習漢語。以上方式的漢語學習者在學習中根本沒有一套系統的學習方案,對于外國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很大。雖然目前也有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然而,事實證明,過去的文本已經不再適用,甚至有不少外國學生討厭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這其中不乏文本枯燥的原因,因此,必須針對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進行內容上的改革,將原本單一枯燥的內容轉變成多元化的文本內容,使得外國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可以系統的進行學習,少繞很多彎路,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提高漢語文化的影響力[1]。
我國對外漢語的教學使得海外華人的凝聚力更強。他們通過學習自己國家的文化,了解自己國家的信息,堅定了自己的民族立場,增強了凝聚力。與此同時,令人驚奇的是,海外華裔兒童竟然都討厭學習中文,事情的原因在《紐約時報》上得到了具體的報道,華裔兒童在學習日語、德語、英語時都不討厭這些國家的課本,而學習漢語時,卻非常討厭,然而,為什么我國對外漢語教育會如此失敗。
海外的華裔通常的社交圈都是自己國家的人,因此,他們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到漢語,漢語的學習背景固然是有了,然而,海外華裔兒童卻始終覺得漢語學習很難,原因多種多樣,最多的因素就是,海外將漢語課程的教學復雜化了,沒有了漢語拼音,也就無從學起。對外漢語的文本形式簡單還是繁復,將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到華裔兒童的漢語學習。有實例證明,在海外的幾百萬華裔中,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都丟掉了拼音,而東亞的回族卻因為在本文中使用了拼音,奇跡般的將漢語文化保存下來[2]。
2.1 在文本中加拼音注釋
在進行漢語教學的時候,初級階段可以使用漢語拼音的教學方式緩和漢語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存在的困難,然而,漢語拼音只是起到對漢語文字注音的作用,相當于學習英語時候的音標一樣,拼音到文字學習的過度過程是比較短的。
和這樣的情況進行對比,在日本這個國家進行漢語文字教學的時候,通常都是用漢字來對實詞進行表示,在對漢語學習的過程中,初級階段一般都是用假名來對漢字進行讀音注釋,這里使用的假名和漢字實詞有一樣的地位,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可以較少的使用假名進行音標注釋。這種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初級階段的難度,大大的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和知識性,使得漢語的文本知識更加豐富,減少了學習過程中的阻礙和限制。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時,若使用全部漢字的文本進行教學,因為學生的漢語知識基礎跟不上,受到了漢語文字的限制,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度大大增加,感覺到學習苦難,從而覺得漢語學習很無趣。因為文本的原因,使得華裔兒童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字時,雖然存在很多困難,但是相比學習本國的中文,卻已經相對簡單,就是因為其他國家的教學文本使用了注音的方式進行教學[3]。
2.2 不掌握漢語閱讀理解的可以長期使用拼音
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使用拼音進行學習的時間長短和使用拼音學習的程度,是看具體的教學目的而定的,例如,有很多地方在進行漢語學習的時候,并不是以閱讀漢字為目的,因此,在學習中可以一直使用拼音。美國的摩門教徒在進行傳教活動的時候,由于摩門教傳播的區域廣泛的特點,所以必須學習拼音,以便于在我國臺灣和海外僑胞中進行傳教。摩門教徒在學習漢語的時候,因為不要求掌握閱讀的能力,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直都是使用拼音代替,并不使用真正的漢語文字,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能在一年的學習時間中,掌握熟練的漢語文字發音,能夠進行聽說活動,并且,在他們余生的傳教活動中,一直使用的都是拼音,到死都不認識多少漢語文字,卻能和只會漢語的人交流。
這樣學習漢語文化,最終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漢字文盲。除此之外,國外有很多學術專家都在學習漢語,他們能夠掌握很多漢字的使用,并且能夠進行漢語閱讀。然而,在參加以漢語交流為主的學術性工作會議時,這些外國的漢語專家一般都使用漢語拼音做會議記錄,專家們覺得使用漢語拼音進行記錄可以便于理解,而且對于發言來說非常實用易讀[4]。
根據筆者數十年的教學經驗和觀察總結得出,在美國的一些高年級的學習漢語的學生,對于漢字的閱讀掌握的程度相對來說已經非常高了,然而,在使用漢字進行一些對話測驗的時候或者是使用漢字寫演出的劇本時,經常都是使用拼音。令人奇怪的是,現在的科技發達,在電腦上輸入拼音,就等于是輸入了漢字,然而外國的學生們在使用漢字進行一些關于漢語的活動或寫作時,還是使用拼音代替漢字。經過調查發現,外國學生們使用漢字的原因是覺得拼音讀起來比較容易,這個原因就是因為英語也是一種字母,和拼音所用的字母相同,美國大學生在使用拼音時,可以得心應手,因為拼音的外形和英語的外形一模一樣的,這就是文化的差異導致的結果。這些歐美國家在學習漢語的時候,都是使用拼音,并且將拼音當做漢字,終生都是使用拼音進行漢語交流[5]。
2.3 綜合的的文本多元化
從上文可以得知,在學習漢語文字時,日本使用的教學方法值得參考。根據筆者的經驗和長時間的觀察得出,日本的學生在學習日文的時候,通常都有漢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種,片假名的作用一般是對西方語言的拼寫,實詞的書寫主要使用漢字進行,詞尾的形態主要使用平假名表示,在語法上,包含的信息比漢字的要豐富得多,在閱讀中比較容易。在日本,日文的教學文本是沒有分詞排版的,然而相關部門還是非常重視這方面的問題。日本教育主要在初級階段使用分詞排版的形式,在三年級過后,就不再使用分詞排版。原因是因為分詞排版可以降低語言學習中的難度,所以使用在初級階段。
日本人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一開始都是使用的假名代替拼音注釋,到后面由于學生對漢語的掌握程度逐漸提高,就不再使用假名拼寫的課本。假名注釋讀音可以減小初級學習的難度。
除此之外,文本多元化不應該只停留在教學的領域,現實生活領域中也應該適當的使用,就比如上文所述的美國人學習漢語的時候,通常都只是使用拼音進行學習,并且私下里都將拼音代替了漢字。
每一種語言都有獨特的文化特征,也是人類進行溝通的橋梁。我國的漢語文化要想走出國門,是全世界都知道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歷史淵源,就必須要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文本上下功夫,將文本形式以適應外國人學習方式的情況進行改革,初級階段可以假名注釋讀音,也可拼音代替文字,隨著學習程度的提高,再將假名或者拼音去掉,具體情況根據實際教學而定。
[1]陸丙甫,謝天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本多元化[J].世界漢語教學,2014(01)
[2]肖思慧.芻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11)
[3]趙朦朦.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5(03)
[4]楊達.基于中華民族軟實力構建的對外漢語教學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5(04)
[5]賀潔.淺談如何提升對外漢語教學實踐水平[J].語文建設,2014(11)
衛威(1987-),女,漢,江蘇省盱眙人,畢業于云南大學,對外漢語方向,現任職于南京旅游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對外漢語教學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