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基于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車身修復專業教學體系與課程開發研究
胡昊
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制約現代學徒制推廣中最大的問題是學校的教學管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與現代學徒制不匹配,制約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產學結合的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分析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應用實踐情況,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
教學管理;課程體系;現代學徒制;車身修復
現代學徒制是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現代學徒制,可以有效較深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不再是停留在浮于表面的合作,推廣現代學徒制,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的是與企業的無縫接軌,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最先進的師資與設別,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為全面。
1.1 人才培養方案制定
現代學徒制的開展過程中,企業培訓師的選聘非常重要,這個方面關系到整體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這個方面只有那些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才可勝任,因為,他們是實踐到管理,教學過程更能貼合企業的需求,貼近企業的文化,對企業的人才需求,人才培養的方面更有針對性。在現代學徒制課程與教學體制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師傅的實踐優勢,將實踐經驗融入到課程教材的開發中,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踐性、思考性。
1.2 校企合作實踐培訓
現代學徒制教學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為主要模式,在校期間完成理論學習,在企業完成技能的提升。學生的考試考核“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由校企雙方按照工作崗位需求制定考試大綱并嚴格執行,頒發成績單和技能等級認定書,合格者可以直接上崗就業。因此,企業培訓師與學校老師在現代學徒制教學定崗實訓環節起到了主導作用。
1.3 促進職業素養提升
在實習期間,企業安排實踐經驗豐富的培訓師指導學生學習職業技能;實習學生跟隨“師傅”工作并記錄工作流程;實習后,“師傅”就在企業文化,崗位技能需求等多方面全面傳授學生。通過現代學徒制打破以往學生進企業“頂崗實習”的傳統模式,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掌握崗位技能,邊學邊做,學以致用。在培訓師的指導下掌握精湛的技術能力和敬業的工作精神言傳身教,不僅僅傳授的是技能知識,同時也是一種職業素養。
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作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積極開展與無錫東方集團、上海永達集團、寶信集團、志鵬集團開展車身修復專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通過研究、試點、不斷總結現代學徒制的構建方式、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課程與教學體系等方面的關鍵問題,通過與集團公司簽訂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協議,共同培養汽車車身修復專業人才。
2.1 結合企業需求構建教學目標
當前汽車車身修復專業市場需求大,學校在畢業生的分配與管理起主導作用,為了提升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學生崗位能力與職業素養,我們積極探索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教學體系的構建,采用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實現校企課程置換,緩解江蘇省市場營銷人才短缺的現狀,有機融合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以教育促發展、以企業教育促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2.2 教學過程
2.2.1 企業引領,推動教學實施
校方選定企業,通過篩選、對口、計劃實施的方法,選定專業匹配、崗位匹配對高、有較強師資力量企業與學校一同進行教學實施。引企入校,在學校為現代學徒制企業設置教學區,模擬企業車間的實際工作場景,配備相關實訓設備,完善學生工作環境,提供學徒制人才教育的物質基礎,在育人過程中凸顯校企合作雙主體作用。
2.2.2 校企協作,共同制定人培
現代學徒制環境下的教學實施,不僅僅是學生技能和技術的提升,更是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通過與無錫東方集團、上海永達集團、寶信集團,通過深度溝通和合作交流,從汽車后市場的市場需求入手,為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學生設定了具有專業匹配度高的崗位。課程設置方面,采用差異化教學,實施分層教學,且針對有創業意向的同學開設創業課程,與企業一同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
2.2.3 互贏戰略,探索現代學徒
校企聯合培養現代化汽車后市場人才,夯實教學基礎。現代學徒制教學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的學生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在校生與企業的員工,學習理論文化知識,學校為企業培養合格的員工,企業幫助學校培養優秀的學生,校企合作互贏,這種教學方式是汽車車身專業人才培養的最新探索。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落實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學校與多個大型汽車服務集團共同成立了現代學徒制項目推進小組,建立職教聯盟。在現代學徒制開展過程中,企業與學校之間的互聯互通確實存在很多管理難度,現代學徒的實施在管理,在計劃,能夠讓學生對未來的崗位需求有了更好的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校與企業互動學習,有利于汽車后市場人才的全方位培養,促學生發展、加速學生與未來就業的融合,促進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在學生與企業之間實現共贏。
我校通過改革教學模式,推進現代學徒制教學,在試點中促進學生發展。豐富課堂內容,將學生在企業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問題在課堂上予以指導和解答,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實現閉環控制。制定考核目標,改革考核模式,企業培訓師對學生的考評將全方位參與,注重過程評價,并占有主導地位。實現課程內容與實踐內容的有機對接,是學校的師資和設備得到充分的應用,解決教學資源緊缺的問題,通過現代學徒制,實現優勢互補,在共同發展過程中,實現校企雙贏。
[1]蔣紅楓.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8(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