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美遼寧省蓋州市二臺子學校
淺議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英語教師的角色轉變
陳艷美
遼寧省蓋州市二臺子學校
自新課改全面實施一來,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得到突顯,而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要求各科任教師在適當的情況下轉變角色。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下影響角色轉變的因素進行分析,并結合已有經驗闡述有效的角色轉變策略。
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教師;角色轉變
英語學習在我國已經成為了基礎課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言,良好的掌握英語是必不可少的,隨著英語教育在國內基礎教育中所占據著的面積不斷擴增,存在于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逐漸顯露出來,諸如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較低、教師英語教學方式過時等。自新的初中英語教材以及課程標準推出后,無論是對于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還是對于學生的學習均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改變,而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應當重新認識自己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通過自己思想意識上的改變,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據了解,初中英語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所進行著的角色轉變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而以下我們就將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闡述,以此提出一些有效的轉變措施來。
(一)源自英語教師自身
我們認為初中英語教師自身所存在著的一些舊思想舊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角色轉變。這是因為社會賦予了教師過多的社會責任,在漫長的歲月打磨中,“教師”這一職位增添了太多的東西,諸如從最開始的“長者為師”,隨后是“文化人為師”,再到后來的“科學者為師”,教師的職責不僅沒喲改變,反而被賦予了很多新的職責,可以這樣來講,在人們的眼中既然是“老師”就是知識的傳遞著,這也就造成了在過去千百年的光陰里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中心,是主體。
單就英語教學而言,大部分的英語教師都想要將自己“畢生所學”全部教授給學生,因而在課堂上他們總是爭取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傳遞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教師依然沿用著“我說你聽”的授課形式,顯然對于學生而言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他們是很容易疲倦、攜帶的。當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被忽視,教師一味地重視學生知識語言的積累,顯然對于學生良好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弊大于利。
(二)源自學生
在傳統形式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主體一直是英語教師,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和學習英語知識的環境中,這便意味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均是圍繞著教師授課的思想與行為進行的,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的思想行為意識會受到約束,此時學生的思想容易飄離,難以在課堂上集中。
加之有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不足,諸如:不敢用英語與同學進行交流、當教師提問時學生害怕自己的語法使用錯誤,不敢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等。另外還有的一些學生對于英語教師的依賴性較高,無論是社會英語實踐,還是英語資料文獻的查詢都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和認可,以上種種情況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因為他們無法將課堂全權交由學生,學生獨立性缺失。
(一)扮演教學活動協調者
我們認為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有效的教學工作是與教師的有效管理離不開的,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做的是處理好課堂中師生間關系,將良好一個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出來。在新課程改革前,大部分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所彰顯的是領導者、權威者的光輝,而這這樣的光輝下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的,課堂的氛圍也異常緊張,當學生的思想難以同教師的思想碰撞出火花,自然無法將課堂教學目標實現。
因此我們認為英語教師應當在學生間樹立起正確的師生關系,即合作型關系,諸如:在“SPORTS”這一章節教學中,我首先會針對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邀請他們舉手起來回答自己感興趣的“SPORTS”,并詢問WHY,此時學生針對我的提問會積極的進行思考,當他們遇到一些一時無法解答的問題時,如:籃球怎么拼寫、怎樣讀等,我都會作出解答。在課堂上,學生是我教學的中心,他們是課堂真正的主人,通過主客體間的協調,我發現班級中英語學習氛圍越來越濃烈了,學生對于我的尊重程度也逐漸提高了。可以這樣說在整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與教師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在師生間將良好的一種交流溝通關系建設出來,才有助于協調作用的發揮。
(二)扮演學習生活引導者
在新課程的號召下,人們所強調的是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發揮,這并非是要求教師將課堂全權交由學生,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現自我的機會。諸如:從教到學的轉變中,我不再是課堂的LEADER,學生才是,我們所有的教學綱要均是圍繞著學生進行的。
諸如: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我會要求他們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或者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給與他們更多的思考機會,而不是一旦他們有什么問題我就幫他們解決,在新課程后我的角色逐漸從課堂主體轉換成課堂引導者,如: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獨立將問題解決。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我發現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顯著提升了,并且大部分的學生更愿意花時間在英語問題探索和解決方面了,這便意味著我們進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有益的。
(三)扮演課堂學習參與者
在新課程改革前,學生同教師間是被動和主動的關系,教師一味的講解,難以達到互動學習的效果。因而在新課改后我們進行課堂角色的轉變,我們認為教師更多的應當是扮演課堂學習參與者的角色,諸如:在課堂上學生同我的地位是平等的,我們處于相互鼓勵、幫助和學習的狀態,如:在學習“SHOPPING”這一章節內容時,我會要求學生一起參與到模擬場景中,自由選擇各自喜歡的角色,在模擬環節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這樣有助于良好的互動。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應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角色的轉變,課堂的主體應當交予學生,作為教師我們的職責更多的是協調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1]駱婷.新課程改革下鄉鎮學區初中英語教師課堂角色期待與實際角色對比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羅明星.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角色轉變的研究[D].渤海大學,2013.
[3]張新榮.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J].西部素質教育,2016,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