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紅甘肅省靖遠縣第三中學
淺析如何培養高中學生數學發散性思維
金菊紅
甘肅省靖遠縣第三中學
高中數學相對初中來說,知識面比較寬,知識強度也比較深厚,這就要求學生不光要學習好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還需要有一定的發善心思維能力,用以來靈活運用公式、概念解決實際的問題。我們就高中數學發散性思維的教學現狀與培養發散性思維的幾種方法經行簡單的探討。
高中數學;培養;發散性思維
一直以來,傳統觀念中的數學科學是一個很規矩、很“死板”的學科,并不像語文等其他文科類科目有很強的藝術性。高中數學教學中也只是要求學生將概念和公式牢牢記住后,再根據試題的要求將公式機械地套到題目中,這樣就酸完成了高中數學的教學任務。常見的題型該用什么樣的公式,學生已經在心中牢牢地扎根,完全是憑感覺來做題,這種類型的試題一定要用這個公式來解決已經形成了習慣,如果用其他的公式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高中學生基本不會去想,更談不上自己去運用了,因為在以往的教學授課中老師基本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培養高中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高中學生缺乏數學發散性思維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老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節約講題時間,在課堂上為了多講題而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一絲不茍的講解試題的正確步驟,只希望課堂上學生按教師的步驟和方法來解答對應的試題,而不應該有其他的想法,這樣按部就班的教學,數學課堂上是不會出現發散性思維的。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忽視一題多問和一題多解。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如果能在數學的邏輯性之上建立起數學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這將會對數學問題的解答產生極大地幫助。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就題論題”,很容易忽略此問題存在的其他解法,課上只是將試題講以便,而不去考慮如何將要講的試題進行多層次的深入講解,使試題的價值最大化的利用。死板的課堂教學模式,看起來是中規中矩的講解試題,實際上高中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得不到提高,高中數學的發散性思維更沒有培養起來。
在培養數學發散性思維之前,需要先說一下發散性思維。發散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主要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不受傳統的限制,具有創造性。高中階段,數學的發散性思維主要以創造性思維、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方式來培養。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性思維的主要特點,只有在認知上具有創造性,才能在中規中矩的問題中尋找更廣闊的視角,利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問題進行嘗試性的探討。有效的培養發散性思維能高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形成良好的自己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把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高中數學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1.高中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老師在多年的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形成思維定式,潛意識中就會對一些試題做出正確的答案,條件反射般的給出試題的解法步驟,采用的都是些常規的教學方法。這樣雖然對熟悉試題的解答能有快速的反應,但是大膽的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解決問題呢?這就需要老師在講題授課的時候適當的引導學生,用一些經典的試題通過各種方法的嘗試來激發高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常用這些新穎的方式來正確的引導高中學生,持續多方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穩步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數學問題進行嘗試性的探究。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這就為數學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高中數學老師要也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探討和總結,不斷完善和改進以往的教學的框架,不死板的運用以往的教學經驗,積極的以學生的角度來提出疑問、在嘗試中尋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新思路。不間斷的和學生經行經驗、心得交流,耐心對待高中學生在學習探討各種方法的過程中出現的疑惑和焦慮,順著學生的思維,克服方向上的偏離,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同尋找更加有益的學習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做到把發散性思維貫穿到整個實踐教學工作中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就會慢慢的培養起來。
2.高中數學一題多解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解題過程中,除了傳統的方法以外,需要嘗試更多種方式和方法,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去引導學生對試題進行不同的嘗試,這樣就能讓學生的思維不再限定在某一個既定的模式中,而是從不同的方向上對試題和公式經行合理的運用,一題多解是培養高中學生發散性思維重要的一環。因為一題多解本身就是對一個問題進行不同層面和角度的探討,既能增強學生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更能拓寬學生的思路、眼界,使學生學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培養其學生靈活的發散性思維方式。
3.高中數學一題多用能力的培養。老師在教學中常常對試題經行一一的講解,講完一道試題,緊接著進行下一道試題,這就使課堂效率底下,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一般情況是,一個試題一般只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考察,除了考察的知識點外,這道試題似乎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授課中運用靈活的發散性思維,力求一題多用,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提高課堂效率,能讓高中的學生們徹底擺脫由來已久的題海戰術,在授課過程中正確的引導高中學生把已經理解和吃透的試題,通過自己的的理解,進行科學的改編,使一道試題能考察不同的知識點。老師的數學教學過程不能只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數,而應該培養出更多的天才學生。一題多用講究的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能從一道試題中領悟和學習到多種的技能和方法,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高中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對試題應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知識點為基礎,大力培養學生解題的發散性思維。
[1]閔長江.中學數學應用題的層次劃分[J].中學數學雜志,2006(09)
[2]周霞,水莉莉.數學發散性思維培養的實踐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