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爭妍 彭 慧 (湖南工業大學 412000)
從現代設計史中分析中國傳統元素
彭爭妍 彭 慧 (湖南工業大學 412000)
中國的設計史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從遠古時期就產生而后不斷發展。由于外國各種思潮的不斷涌入,我們自己國家的創意的多是模仿處多,新穎的少。使中國的設計遠離了自己本民族的特點。縱觀世界,具有自己特色的都在設計強國的行列。如何加強自己國家中國元素的運用,發揮自己的特點不斷創新,做出屬于中國元素的設計是我們現當代設計師應當反思的問題,同時中國的傳統元素體現了本民族的藝術特點,對中國的設計師的創作思維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傳統元素;中國現代設計;全球化;創新
隨著中國社會的的發展,經濟的進步,作為設計師我們不能照搬他國的設計,中國的設計需要我們不斷地推陳出新,設計師們可以從中國元素中的文化、圖案等去繼承和發揚,和創新,設計出帶有中國傳統元素的設計。
(一)中國古代設計
回顧中國歷史,中國的設計早在原始時期就已經產生了。尤其是石器時代,原始人類用石器打磨成工具用以狩獵和生產。同時還用石器去制作裝飾物。隨著剩余產品的出現,一些簡單的建筑設計已經成型并且發展了起來。這時的人們為了祈求平安,把一些石器制作的物品刻上一些代表吉祥的紋樣,從出土的原始社會的文物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些代表吉祥的紋樣的石器。人們所熟悉的有彩陶紋,還有刻在巖壁上的巖畫,這些都屬于早期的圖形藝術。秦朝統一以后,陶器、玉器紋樣得到發展。玉石紋樣在漢代得到了完善,而且具有一定的神韻。例如鳳紋佩,象征著王者風范。唐宋時期的紋樣使用的更為廣泛,在磚雕、木雕的設計上都使用了紋樣。明清時期的吉祥紋樣得到了大力的發展,是中國設計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在建筑、園林、宮殿等都有運用,這些傳統的吉祥紋樣都是屬于中國的元素。中國傳統元素的設計滲透到各民族之中。
(二)中國現代設計
1.現代設計的發展
現代設計是相對于古代的傳統設計而言的。現代設計是在傳統設計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而來的。設計是社會不斷發展的產物,一個國家設計作品的好壞直接可以看出這個國家的社會生活水平高低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快慢,改革開放后,中國開始迅猛的發展,設計也不斷地發生著改變。
2.現代設計的弊端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中國當代經濟實力也在不斷增長,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引發了中國的自主品牌也得以創新。 但是還是有很多“山寨”現象。國外思潮的不斷涌入使我們固有的中國元素得到改變,因此我們的設計遠離了自己民族的元素,導致了中國現代設計發展緩慢。當今世界的設計強國都是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在世界設計中所立足,美國設計的現代感,法國設計的豪華感,都是他們本國的標志。因此中國的設計不能一味地照搬國外的設計,必須立足于本國的設計,設計出帶有中國符號的設計。中國的設計深深地蘊含在本民族的文化底蘊中,發展出本民族的設計思想是我國設計師在設計中學習和考慮的。設計是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底蘊中滲透出來的,不同的國家由于其文化底蘊的不同其設計也會不同的展現出來,這些都是潛移默化而發生的。作為中國當代的設計師要努力學習設計史這門學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元素去進行設計,總結歷史經驗,形成比較客觀公正的設計思想體系。
在當代設計中,優秀的設計都有自己國家的元素,許多傳統元素都被設計師所使用的。帶有本民族特有的元素進行的設計,雖然融入了理念,但是本民族的特點都永遠沉積在里面,這種設計中是我們中國的標志,也是由于我們在生活中潛移默化而熏陶得到的。我們國家的元素受其獨特的內涵的影響而令人難忘。作為設計師我們應當學會將我們中國的元素和現代社會產生的思維相互融合,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才有的特色。世界的多元化發展推動了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現代的設計也隨之不斷進步,我們作為中國的設計師應當設計出屬于自己風格的設計,同時要在中國元素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使中國的設計在世界立足。因此,中國現代的設計要立足于傳統和現代,設計出帶有中國元素的設計。
現代設計是一種具有時代特征的形式,它以多元化來表現其含義。我們作為現代中國的設計師應當從中國傳統元素中得到許多啟發,把中國傳統文化形式融入到設計理念中,使中國的現代設計具有強烈的名族特點和時代特色。
(一)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現代設計應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應重視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創造出帶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的設計作品。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中國現代的文化,改變了中國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設計中缺失了傳統文化,原來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設計應重視中國自己的傳統,創造出屬于中國文化底蘊的設計。
(二)中國的傳統圖案
中國的傳統圖案比較注重完整性,都是代表一定寓意的,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期望,作為中國現代的設計,就要從傳統圖案上提取其有用的元素,進行傳承和創新。春秋時期,長江中下游楚文化中就已有的遵崇龍鳳的習俗,鳳凰代表了死而后生的拼搏精神,因此湖北電視臺的臺標就是來源于此,優美的線條又富有現代感的設計濃縮了中國的傳統圖案。
中國聯通的標志則是由中國結發展而演變過來的,盤旋的線條代表了現代的網絡通訊系統,寓意著聯通事業的通常和事業的日久天長。簡單的圖案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也是對中國圖案的繼承與發展。
(三)現代設計中的傳統元素
當代的中國元素反映了中國的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它包括物質與精神兩大方面,在物質層面上,中國的民俗、習慣、建筑、藝術等都是靈感的來源。精神層面上是與人的意識形態相互聯系的,分別是思想、道德觀念等。我們需要正確看待自己國家的文化,挖掘當代的中國元素使其在設計中很好的運用。
中國的設計要有中國的風格,中國的風格不僅僅局限于歷史給我們帶來的遺產,任何一種生命力的文化都是不斷發展的,我們在現當代應根據中國自己的元素設計出帶有中國符號的設計。
中國元素是中國民族智慧的結晶,它是由數千年的發展而演變過來的,設計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產物,我們應當繼承中國的元素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不可以完全照搬傳統和別國的設計,又不能在沒有本民族的文化底蘊去設計,設計出具有自己本國元素的設計。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2.
[2]汪瑞.中國元素未必等于中國設計.[J]裝飾,2010(1):19.
[3]潘公凱,盧輔圣著.視覺傳達設計[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64.
[4]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深圳:新世紀出版社,2001:53.
[5]馮小紅.論現代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J].裝飾,2006(7):24.
彭爭妍(1993.03- ),女,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包裝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