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霞
吉林省結核病醫院住院處,吉林長春 130500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病程較長,難以治愈,病情遷延反復,給患者帶來痛苦。且結核病的治療對患者的依從性要求很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堅持用藥,并且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且在治療后也需要堅持,以避免結核病的復發,因此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也十分重要[1]。常規護理僅進行基本的護理操作,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基本沒有影響,因此要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從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方面入手是比較好的選擇。該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該院收治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自我護理教育在傳染性肺結核患者中的效果,重點是對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作如下報道。
選取該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傳染性肺結核患者90例,根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有25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齡在18~63 歲,平均年齡為(41.3±7.7)歲;小學8例,初中及高中24例,大專及以上13例;對照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在19~65 歲,平均年齡為(41.0±7.6)歲;其中包括9例小學,25例初中及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將傳染性肺結核的相關知識、預防措施、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介紹給患者及其家屬,讓其了解如何避免傳染,如何更好地治療,并減輕心理負擔。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1.2.2 觀察組 該組在實施常規健康教育的基礎上結合自我護理教育,以患者情況為依據,建立系統性的自我護理干預計劃,指導患者了解肺結核的傳播途徑、治療方法、用藥方法、臨床癥狀、易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病情監測,了解哪些臨床癥狀是疾病引起的,哪些臨床癥狀是藥物引起的,同時堅持進行自我飲食管理、自我堅持資料、自我情緒控制、自我情緒調節、自我護理技能。加強對病人的心理指導,與其溝通,了解病人的心態,進行有目標的疏導及幫助,為患者及家屬提供肺結核相關的信息。
采取自擬結核病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表,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調查,滿分50 分,無法做到:0~19 分;偶爾做到:20~29 分;基本做到:30~39 分;完全做到:40~50 分[2]。采取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進行生活質量評定,包括物質生活、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及軀體功能4 個項目,共16 個因子,包括64 個條目[3]。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基本做到、完全做到的依從性治療分別為19例(42.22%)和8例(17.78)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觀察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總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傳染性肺結核是一種難治的疾病,不僅病程極長,同時病情遷延反復,治愈不易,且傳染性較強,因此其治療與護理均十分重要。除了醫師與護理人員的努力外,患者自身的依從性也與療效密切相關[4-5]。傳染性肺結核的治療對患者用藥依從性要求較高,需要患者堅持到療程結束,同時平時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到藥物治療效果。同時患者在患病接受治療期間的心態也可能影響到患者的生活治療以及患者對待治療的態度,需要引起重視。上述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均需要臨床護理過程中依靠護理人員的幫助進行改善,而常規護理起到的作用較小,說教式的教育也無法使患者理解治療的關鍵所在,因此更加優秀的護理方法研究十分重要[6]。
在臨床工作中,統一的健康教育方式收效有限,首先不同層次的人群需求不同,語言理解能力與執行力也有所差距,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可能因為個體差異而大打折扣,因此首先從護理工作中總結經驗,了解患者實際所需以及患者的理解能力,再進行健康教育計劃的制定是先決條件。其次大部分患者其實對結核病一知半解,因此使患者了解到結核病的特征,所使用的藥物,藥物不良反應,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十分關鍵,在臨床護理中要著重鍛煉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使患者自主監測病情,對降低結核病復發十分重要。該研究中的自我護理教育方法也是根據上述背景逐漸發展而成,堅持進行個體化教育,培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鍛煉自我管理能力是該方法的主旨,同時配合心理方面的輔助護理,幫助患者答疑解惑,調節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保持治療熱情,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該研究結果顯示,自我護理教育較常規護理優勢明顯,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更高,說明自我護理教育起到了幫助患者自主進行病情監測,進行簡單護理的作用,同時改善了患者心態,提高了患者依從性,在結核病較長的療程中對患者有所幫助,是一種優秀的護理方法。
[1]姚光榮,劉傳柱.肺結核病人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J].大家健康,2015(3 中旬版):203.
[2]王翠英.同伴教育對提高肺結核患者全程化療的依從性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1):163.
[3]徐鳳霞,陳翠芳.對肺結核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27):514-515.
[4]周明霞.臨床護理路徑在初治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3):1753-1754.
[5]趙淑娟,張悅琴.健康教育對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4,23(3):44-45.
[6]楊筱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初治涂陽流動人口肺結核病人痰菌轉陰及醫療費用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30):3374-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