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徐州工程學院 221000)
接受式音樂治療法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研究
王 麗 (徐州工程學院 221000)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突飛猛進以及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當代大學生承受著來自于各界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本次研究從高校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表現及來源,將接受式音樂治療運用到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進行以下闡述。旨在通過研究論述,分析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并給予音樂治療等有效緩解措施,緩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壓力,并針對性進行接受式音樂治療的推廣應用,以造福更多大學生。
接受式音樂治療;大學生;心理壓力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迅速提高,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群體面臨生活、學業以及工作等多方面多來源的的壓力,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傳統教育中單一注重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忽視。音樂是一類傳遞人類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治療可有效緩解個體不良心理狀態。本文將探析接受式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壓力緩解中的應用效果,為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緩解、自信程度的提升、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新途徑、新方法。
心理壓力即個體的精神壓力,個體受壓程度過高,接受壓力源過多均可對其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作為處于學校學習生活與社會工作生活過渡期的大學生群體,其心理壓力來源廣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壓力
我國大學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深遠,大學課程學習中仍以應試教育為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大學生往往被限制在課堂上接受灌輸式的知識傳播,而相對應的實踐機會寥寥無幾,實踐能力低下。大學生課業繁重,同時考慮到理論知識學習與社會工作獲取的相關性,其承受學習壓力極大。
2.就業壓力
伴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公立以及民辦高校不斷崛起發展,加上各大高校不斷擴招,提高生源量,大學生群體的數量日益提高。相對應的事業企業單位以及私營單位的接納能力尚不能追趕高校畢業生的輸送能力,使得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出現困擾難題。大學生群體畢業后無法展現自身價值,獲取工作,其對于未來的美好規劃受到現實的抨擊,心理挫敗感極強。
3.戀愛壓力
大學生群體步入社會后,校園戀情往往受到地域、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驗。多數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分手的窘境,使其承受戀愛壓力。另外大學生已經處于適婚年齡,多數父母會由對孩子學業的關心轉換為對其婚姻戀愛情況的關注,給大學生群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壓力。
接受式音樂治療是指個體在接受式體驗中,通過舒緩、愉悅音樂的聆聽,進而通過語言表達以及非語言表達等多種形式產生正性音樂反應的過程。接受式音樂治療的應用可有效緩解個體的心理壓力,請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適用群體廣泛
音樂治療的實施應用對于接受群體沒有較大的限制性。接受式音樂治療可廣泛應用在學生群體、教師群體、醫生群體等各行各業人員中。個體對于音樂的排斥度相對較小,相較于藥物治療、定期心理咨詢師咨詢治療,音樂治療的接受性較強。
2.治療實施方便簡單
音樂治療對于接受個體的音樂知識儲備以及了解程度不做要求,主動性的音樂參與較少,多數情況為音樂的聆聽,方法較為簡單,且音樂聆聽場合地點等不受限制,較為方便。
3.應用效果顯著
音樂是一種渲染性極強的藝術類型,接受式音樂治療的實施可有效渲染個體情感,為個體創造美好的意境,排解其內心壓力。另外音樂治療是一種高端的享受式治療,個體從內心對于治療方式的接受增加了其治療的有效性。
基于接受式音樂治療的應用優勢,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應用意義深遠。通過接受式音樂治療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心理壓力干預,可以有效緩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壓力,證實接受式音樂治療的應用效果,同時為大學生群體心理壓力的緩解提供新措施。
接受式音樂治療是一種新型的緩解心理壓力的治療措施,在大學校園內借助各種途徑充分的推廣實施音樂治療,同時借助學校的幫助建立完善的音樂治療運用推廣體系,可顯著緩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壓力。(1)開展校園音樂文化活動:大學生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各種社團形式眾多,依靠各類節日舉辦校園音樂文化活動,可提升音樂治療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接受廣度。(2)利用教學資源,開展音樂與心理教學選修課:針對多數大學生群體對于音樂的喜好性開展音樂與心理教育選修課。(3)加強音樂教育制度完善,提升音樂教育設施制備:有音樂教育人員聯合班級輔導員等群體,借助學校的有效平臺制定完善的音樂心理教育制度。將大學生的音樂心理壓力治療提上日程。完善音樂治療教師、音樂治療教室、音樂治療文化等的全面教育設施制備,提升大學生群體接受式音樂治療的基礎條件。結合以上三點音樂治療推廣途徑,具體實施以下接受式音樂治療措施:
1.指導性音樂想象技術的心理減壓措施分析
由音樂治療師對大學生進行空間想象方向以及想象內容的指導牽引。首先,讓大學生選擇自覺舒適的坐姿或者臥姿,待大學生平靜后播放旋律簡單,結構及發展不完善的音樂片段,在音樂治療師的指導下,讓其放松軀體。同時應用語言引導為大學生描述美好內容,另其想象,起到放松軀體,舒緩心情的作用。
2.半指導性音樂想象技術的情緒調節措施分析
選取韻律和諧,舒緩積極、平靜美好的完整音樂進行播放。使其沉浸在美好 音樂中,內心放松,緩解焦慮緊張等不安情緒。過程中可由音樂治療師進行語言性引導干預,促進效果產生。另可于后期切換不同風格音樂,讓其在不同風格音樂中尋求生活體驗,通過音樂渲染,提升大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進行情緒調節。
3.歌曲探討技術的人際交往障礙問題措施分析
首選進行自由式發揮,由接受式音樂治療的大學生相互進行音樂的分享、交流、探討。相互介紹,體驗音樂帶來的美好。待大學生群體進入狀態后由治療師選取歌曲中特定歌詞歌句進行共同探討,通過歌詞討論,引發大學生對于人生觀、價值觀、個人信念等音樂內涵的探討思考。
接受式音樂治療是伴隨社會發展、思想覺悟提升的一種新興產物,其在各類群體中均可廣泛推廣應用,為社會群體心理壓力的緩解提供幫助。本次將接受式音樂治療用于大學生群體中緩解其心理壓力過大現狀。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接受式音樂治療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推行起到推動作用。同時希望通過本次研究闡述對大學生群體心理壓力的緩解起到顯著性作用。
[1]于小妹.音樂治療視域下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壓力現狀與對策探究——以遼寧省六所普通高校為例[J].音樂創作,2014(8):148-150.
[2]趙華.基于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的接受式音樂治療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6(3):66.
[3]劉穎.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作用[J].藝術科技,2015(5):46.
[4]齊曉芳.音樂治療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5,35(15):176.
[5]毛和.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作用[J].北方音樂,2015(23):144,146.
[6]徐志斌.普通高校音樂心理輔助干預治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16):200-201.
王麗(1985.6- ),女,碩士,江蘇徐州人,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音樂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