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圣潔 (賀州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 542899)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策略與路徑
鄒圣潔 (賀州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 542899)
當前,地方高校在舞蹈教學實踐中存在著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指導的教學觀念滯后、能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配套的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適合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教師隊伍師資力量不足等現實性不足。 針對上述不足之處,地方高校舞蹈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發展策略與優化路徑在于轉換辦學理念、強化辦學師資力量以及改革課程設置與辦學方法。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舞蹈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觀念
2014年度賀州學院校級科研項目“舞蹈文化資源開發維度下高校品牌塑造及傳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4ZC36)階段性成果
當前,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應用型基礎教育已經成為大學高等教育體制進一步發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舞蹈教育作為一門高度注重技巧性、藝術性、實踐性、應用性與創新性的學科,尤應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需要,立足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及時調整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途徑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為深化舞蹈教學改革注入嶄新活力,進而推動高校的舞蹈教學獲得全面且長足的發展。有鑒于此,筆者有志于在對當前地方高校舞蹈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高校如何以構建應用型與創新型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就舞蹈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整套正確并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與優化路徑提出自己的淺見并請教于學界先進。
當前,我國地方高校舞蹈教育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由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下舞蹈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尚屬于成長階段的新生事物,地方高校在應用向人才模式下舞蹈教學實踐中存在著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指導的教學觀念滯后、能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配套的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適合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教師隊伍師資力量不足等現實性不足。
1.面向社會的實際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觀念相對滯后
我國地方高校現有的舞蹈教學拘泥于精英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的慣性思維而沒有在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進行深入調查與分析的基礎上創新面向社會的實際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觀念,建構注重舞蹈藝術理論知識與技術技巧及藝術實踐相結合的適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舞蹈教學理論體系。
第一、亟待形成面向社會實際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教學理念。
我國地方高校現有的舞蹈教學仍舊拘泥于傳統的象牙塔式精英教學思維模式而沒有樹立適應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新理念,沒有形成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而非依附的正確認識,因此也就沒有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全新的時間教學課程體系,教學形式基本上局限于課堂教學而對教學實踐和舞臺實踐不夠重視。1如此一來,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新理念的闕如導致地方高校舞蹈教學無法在內容上納入舞蹈藝術最新社會動態及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的前沿信息, 在方式上無法有效地建立起教學單位與用人單位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 使學生在學校的理論學習和藝術實踐與舞蹈藝術的最新社會動態及社會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與使用狀態脫節,而這種情況又反過來使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學無法在寬廣深厚的理論基礎與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之上構建新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致使教學無法著重對學生的實踐方法、實踐手段和實踐技能等三方面的系統而完整的培訓。
第二、課堂教學中缺乏必要的人文理念滲透與融合。
舞蹈賦予觀眾視覺上唯美的感官享受與心靈上的沖擊并不單純地只局限于演員優美的舞姿、高超的舞蹈技巧以及絢麗多彩的舞臺布景,更重要的是通過舞臺表演等形式將其內在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意涵傳遞給觀眾而對后者進行文化與藝術的熏陶和濡染。但是,在當前許多地方高校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偏重于強調舞蹈動作的規范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與文化理念的培養,由此導致學生因人文藝術審美與鑒賞能力的闕如而在舞蹈創造與展現方面整體能力低下,進而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發揮而無法提升舞蹈的文化影響力和藝術感染力。
2.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配套的教學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高校的舞蹈教育必須將學生投入舞臺實踐的熔爐中去接受各種層次與各個方面的實踐與歷練,將課堂教學上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與技藝與課外藝術實踐緊密結合,從中培養出能夠勝任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用人單位要求的應用型舞蹈專業人才。然而,當前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學囿于傳統的精英教育觀念與模式的束縛,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課程內容設置不盡合理,教學形式與方法較為單一,切合社會及用人單位實際需求的實踐教學游離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之外,舞蹈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形式基本上局限于課堂教學而對教學實踐和舞臺實踐重視不夠。
3.能適應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舞蹈教學的專業教師隊伍的師資力量不足
專業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的辦學能力與發展水平,對于高校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在現階段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辦學與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教師的職稱結構不合理、梯隊建設不科學、具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優異教師資源流失現象嚴重、專業化的師資力量儲備不足、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理論水平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等制約性的負面因素,形成了制約當前地方高校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舞蹈教學體系的一大瓶頸,嚴重影響了地方高校舞蹈教學水平與辦學質量的提升。而高校舞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著教師專業能力與理論水平低下的現象,必然不能充分達到舞蹈專業教學中的基本要求與目標,導致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求學欲望及學習興趣低下,學生產生的上述消極心理直接影響其對舞蹈專業知識的學習,最終從根本上對地方高校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舞蹈專業教學體系形成了嚴重的消極作用。
通過對當前地方高校舞蹈教學現狀的分析,可以發現在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等存在著有待改進與提高之處。因此,地方高校針對上述不足之處進行舞蹈教學改革所必修牢牢把握的關鍵點在于“選準辦學方向、轉換辦學理念、強化辦學師資力量、提高辦學質量”,同時這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策略與優化路徑。
1.地方高校舞蹈教學必須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并據此樹立實踐教學的觀念
舞蹈是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學科,地方高校舞蹈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引下進行改革就必須要求舞蹈教師改變“以傳授技能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觀念,倡導“傳授技能與培養能力并重”的教學思想。傳統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已有的技能,而現代教育更強調“會學”,自行獲取和應用新技能并能及時更新。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不斷鼓勵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必須把“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的舞蹈學習成為在教師的參、指導和示范下,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必要的專業技能和正確的藝術觀念,發展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過程,進一步培養綜合性舞蹈人才。2
2.根據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并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培養舞蹈專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能一味地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示范與學生在訓練中的模仿而必須進行舞臺上的創作與實踐。對學生進行舞臺創作與實踐方面的訓練有利于培養其心理素質與提升其舞臺表現能力,是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配套的實踐教學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安排好舞臺實踐的教學環節,不僅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出舞臺實踐的情境以使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學習各具風格的舞蹈劇目排練課程而且在學生經過課堂上舞臺實踐的模擬化教學后使其參加各種社會演出和舞蹈比賽等實踐活動,在熟悉舞臺表演流程的同時通過心理上的歷練提升其動作的反應能力,進而增進其在舞蹈表演上的興趣與能力,熟練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技能以及劇目創編與排練的流程,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為其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促進的舞蹈專業師資力量建設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以打造一支精干的專業教師隊伍。高校可以通過引進高素質師資人才等方式有效地彌補師資隊伍建設所面臨的資源不足。同時可以聘請舞蹈界的專家進行授課,注重對教師的實踐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培訓,從而促進高校舞蹈教師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舞蹈教學的課程設置,以發展與實踐的眼光看待舞蹈教學的內容,為提高舞蹈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及業務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舞蹈教學改革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高校舞蹈教學單位及其教師必須從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與社會的需求出發探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發展戰略與優化路徑,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并據此樹立實踐教學的觀念、進行課程設置改革并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與加強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促進的舞蹈專業師資力量建設,從而推動地方高校舞蹈教學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注釋:
1.劉薇.如何讓舞蹈畢業生擺脫困境[J].舞蹈,2013(384):51.
2.曾湘玲.信息化時代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J].舞蹈,2010(350):54.
鄒圣潔(1982- ),女,賀州學院教師與音樂學院,國家四級演員,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