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航 (廣西外國語學院 530000)
基于即興口語表達中融入情景語境的教學方法探究
楊佳航 (廣西外國語學院 530000)
在即興口語表達當中,情景語境教學作為對其進行有效訓練最有效的方式,得到了國內外研究學者的極大關注,因此本文以即興口語表達中融入情景語境的教學方法探究作為研究視角,首先通過語境在即興口語中的重要性入手,進而重點對情景教學促進即興口語表達的因素予以探索,為更進一步促進即興口語表達墊定基礎。
即興口語;情景教學;情景語境
“即興口語表達”作為播音主持專業教育教學當中最為重要的課程體系,主要是通過特定的語言環境之下,培養學生對情景下的信息整合,進而進行闡述的能力。而對于教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怎樣對學生的這種能力進行提高和訓練呢?這一問題成為了現當代教育界最為熱點的話題所在。眾所周知,語境對于語篇具有及其重要的決定作用,而語篇的生成也主要是在語境的基礎之上進而形成的,而對于通過口語的表現形式所構建出來的語篇大多是依據語境之間所具有的變量關系進而構成的。而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怎樣更有效的對學生的“即興口語”進行提高,并能夠使之在特定環境當中有效的表現,激發起對語言表達的興趣,有效的情景語境融入則是最有效的辦法。
1.“媒介”因素
而在語言的交流方面來說的話,在運用的渠道上或者是媒介上都會有一定的區別,而對于語言表現的手段運用也會有所區別。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其所運用的“即興口語”主要是在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一種特殊語言表現載體,其既有口語運用上的靈活性,也具有書面語言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確性特點,因此在訓練的時候,更應當結合這兩種特點進行有效的訓練。
2.“話題”因素
“話題”因素作為整個情景語境當中最為關鍵的變量體,對播音主持人更為重要。因此,在課程訓練的時候要針對這一特點進行專項的設置、訓練,例如:設置“評議熱點話題”,對學生的對話敏感性進行訓練,在訓練當中要結合當今熱點新聞進行評議,要求學生在對新聞話題進行闡述的時候,要對其中的價值點以及是否存在某項爭議點進行表述,并基于一個切入點,更深入的對這一話題進行論述,而且要求所有的評論話語不能夠一直游離話題。如,在對相關老人摔倒的這一事件進行報道的時候,有的學生在這一環境當中就設置了另外的一個話題,既“老人變壞了還是老人被污名化?”,而對于社會當中普遍存在的危機言論來說,對位對公共問題進行討論以及對理性發聲的媒體從業者來說,“男孩危機是警言還是偽命題?”所表現出來的話題構建則是最值得反思的。而對于新聞時事類的相關話題來說,大多都是偏重于專業性很強的話題,在對這當中的熱點進行分析的時候,怎樣針對于這一話題進行有效的論文,對于學生來說則具有非常大的難度所在。
隨后,則以“電視談話主持”當中的相關環節來對這一話題進行更好的掌控,在訪談的話題闡述當中,大多都是圍繞著嘉賓進行設計的,因此,在采訪的過程當中大多都是以本班級的學生為主,在話題的設置上也都會以生活當中的實踐為主,而這些問題,學生在處理上往往都比較的簡單。而對于在訪談的過程當中應當怎樣去進一步的發展所討論的話題,怎樣對話題演進的步驟進行推進則是在教學當中最值得主義的重點所在。
3.“參與者 ”的因素
(1)主持人與主持人之間。在真個情景教學當中可以設置“雙人晚會主持”和“多人娛樂主持”這兩個不同的環節,重點對學生在語境變化當中對不同角色轉換之后所作出的應對策略。例如:在進行兩個人主持的晚會的時候,開場詞通常都會以兩個主持人之間進行交流和談話當中進而引入話題的,而對于這個環節的設置,也逐漸嘗試著打破傳統出廠與鋪排的特點。“雙人晚會主持”在這當中展現了主持人的重要角色,在這當中,主持人不在是表現儀式的工具,而是這兩位主持人依據自然形式的對話所表現出來的互動感以及交流感。而對于“多人娛樂主持”來說,主要是對人物之間各個角色轉化以及分工協調性進行訓練,在這當中,每一位主持人在這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事先設定好的,主角、配角、丑角要有著明確的角色分工。而在這些角色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組需要對整個表演的節奏以及活動進程進行全方位的轉換,而其他的一些主持人則都是對這一主要主持人所進行的角色進行輔助,并積極的預制相互配合,從而進一步的保持整個節目的順利進行。多名主持人之間的互動、表演和配合無疑比雙人主持增加了挑戰和難度。
(2)主持人與嘉賓之間。播音主持人與嘉賓而這在訪問的環節當中分別承擔著采訪者與被采訪者這兩種形式,著名的《創作性的采訪》創作者——肯 梅茨勒給采訪下的定義是:“代表背后的觀眾,雙方以對話的形式來交換信息,以達到任何一方都無法獨自達到的知曉程度”。而在這當中主要運用采訪的雙向性以及交互式這兩種特點,而對于信息進行教化或者是流通才是在采訪當中所要想達到的最終目,在這個時候,主持人應當具有超強的傾聽和觀察能力。而在教育教學當中,學生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則是放不開,不敢對一個問題極具進行追問,只是限制于在當初所設定好的問題進行表現,進而對嘉賓闡述的問題難以回答。而在這當中最好的問題則是在自然的談話當中進而形成的,對事先沒有設定好的問題進行現場回答、提問所表現出來的效果最好。
(3)主持、嘉賓和現場觀眾之間。對于這些因素來說,最主要則表現的是在演臺之上的主持人、觀眾和嘉賓,而這些分配主要表現的是一個在臺上進行表演,另一個則是在臺下進行觀看的,在臺上的表演者可以依據一些小禮物等方式進行相互之間的互通,而對于臺下的觀看者來說,沒有主持者的允許則不能夠隨隨便便進入舞臺,因此,這二者之間所表現出來的角色分配關系則表現出極大的不平等,而如果有較為良好而又明確的環境情景的話,則會更有效的凸顯整個傳播的整體效果。
[1]金重建.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確定性——淺探媒體即興口語表達的能力培養[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2]倪琦珺.主持人如何提升即興口語表達能力[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6).
[3]翟量.走出木訥無文的窘境——新聞播音員應加強即興口語表達能力[J].聲屏世界,2008(11).
[4]舒文萍.如何提高即興口語表達的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8).
[5]尹冰竹.即興口語——主持人的必備能力[J].聲屏世界,2006(07).
[6]王婉潔.廣播節目即興口語表達的藝術性[J].視聽縱橫,2006(06).
[7]谷穎.即興口語表達的四種技巧[J].政工研究動態,2005(15).
楊佳航(1988.5- ),男,河北省承德市,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