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睿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互聯網形勢下金融對傳統金融銀行的影響分析
張蕊睿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信息時代下,互聯網發展迅速,網上支付逐漸興起,網上銀行業務成為新形勢下的首要金融發展模式。與傳統的金融模式相比,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辦理更加高效便捷。筆者在本文中,將以互聯網金融為主體,探析其對于傳統金融銀行的影響,并研究互聯網金融的對當代經濟發展的實際意義。
互聯網金融 傳統金融銀行 影響
前言: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類的生活逐漸向技術化、功能化靠攏,而互聯網金融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近年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不斷成熟,傳統金融銀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相關研究人員必須將互聯網金融立于首要位置,探析其對于傳統金融銀行的實際影響,從而制定出有效的發展策略。
互聯網金融是指利用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對金融業務進行管理、辦理等,它是一種將傳統的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型領域,通過利用互聯網工具,降低運作成本、簡化操作步驟,從而使傳統金融業務的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互聯網金融的業務主要包括資金支付、資金融通等[1]。
互聯網金融能夠迅速的興起,主要依賴于以下三個因素,第一是傳統金融業務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需求;第二是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第三是人類通過使用互聯網金融而形成的一種消費習慣。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互聯網技術已相對成熟,各項高速快捷的搜索引擎以及云計算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的辦理業務,但這并不表示互聯網金融可以完全取代傳統金融業務,互聯網技術尚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存在著諸多的安全隱患,傳統金融行業仍占據金融業務的主導地位,并起到統籌兼顧的作用。
我國當前的金融業務主要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傳統的金融業務在線化形式,該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為了順應社會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形式,它能夠有效的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增強客戶的滿意程度,并降低傳統金融銀行的運營成本;第二種,新金融形式,主要包括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等,該形式將貨幣電子化,實現互聯網多功能的開發,并滿足用戶對于業務辦理的多樣化要求;第三種,以電子商務為平臺的互聯網金融商務圈,該模式既能夠滿足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業務辦理,又能夠實現人與人的直接對接,將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很好的結合到一起,在當前的互聯網商務活動中操作尤為頻繁,例如P2P就是典型的電子商務模式。
金融行業對于互聯網技術的投入,極大的降低了信息獲取成本及交易成本,從而導致傳統金融行業的信息中介功能弱化以及金融中介的服務需求降低,加之各項網上支付、網絡社交等各項新技術的發展,致使金融市場的交易受到多方的監督,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大大降低,從而更加提升了人們對于新金融業務的滿意度,致使傳統金融銀行受到極大的沖擊。此外,由于互聯網技術的特性,使得供求雙方在業務辦理過程中無需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只需借助互聯網提供的平臺進行操作即可,致使金融中介的功能逐漸削弱,久而久之,傳統信息中介功能將很可能被取代。
傳統的金融行業中,資金的支付與結算都需要通過銀行來完成,進而形成了一種支付壟斷的局面。而互聯網金融中支付與財產轉移都可在第三方實現,第三方手持政府頒發的經營許可,享有辦理互聯網支付的權利,如此打破了傳統金融支付的業務壟斷,實現了金融行業的多功能發展。
傳統銀行的業務更追求統一化的管理,以客戶作為業務辦理的基礎。而互聯網金融則更注重業務的功能化,加強對科學技術的利用,從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客戶在辦理業務的同時還能夠體驗高科技設備或得到相應的回饋,從而使業務的辦理成為一種全新的體驗。
針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金融銀行的管理人員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重視對事物客觀規律的把握,迎合社會發展需求,制定全新的服務制度及業務辦理體系。去除傳統業務中陳舊的觀念模式,結合互聯網的優勢,實現傳統金融銀行的業務創新。
傳統銀行的最大優勢在于業務辦理流程,能夠實現面對面的交流,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當抓住這一優勢,加強對業務辦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創造更多與客戶交流的機會,通過面對面建立融洽的關系,進一步提升銀行的信譽,進而使金融服務更加迎合客戶的品味。
對于傳統金融銀行經營策略的調整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
首先,銀行需要對當前的局勢做出預判,結合實際狀況,從優勢、劣勢、機遇等角度出發制定新的戰略計劃[2]。其次,從新設置戰略定位。由于互聯網金融已經對傳統的金融銀行造成影響,因此傳統金融銀行應當摒棄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提升業務的活泛性,例如,與第三方支付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推出辦理業務的優惠套餐,或在手機銀行中推廣多功能業務等等,借鑒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形成兩者共同發展的局面。最后,加大對市場的考察力度。建立戰略聯盟,通過發揮聯盟內成員的優勢實現金融市場的拓展,從而為金融銀行提供更多的業務渠道,此種方式能夠帶來可觀的效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風險,尤其是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銀行需要制定全面的聯盟計劃,加強對風險的考慮,保證計劃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發展為我國的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對傳統的金融銀行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傳統金融銀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就需要加強對自身經營理念的改善,轉化經營模式,加強業務管理,實現內部格局的優化,從而能夠更好的結合互聯網的優點,抵御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壓力,實現對自身的大幅度調整。
[1]鄭欣,陳涵,顏炳輝,等.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分析[J].商場現代化, 2017,(8):180-181.
[2]張樹森.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26):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