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爽 邱文龍 秦素瓊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廣西某監獄服刑人員個性研究*
林 爽 邱文龍 秦素瓊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通過對廣西某監獄3387名服刑人員人發放罪犯個性分測驗,以了解監獄服刑人員人的個性現狀以及不同學歷、年齡、犯罪類型的罪犯的個性差異。結果表明:(1)不同年齡的罪犯在外傾和同情這兩個個性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在外傾這一個性特質上,中年罪犯的得分高于青年,而在同情這一個性特質上,青年罪犯的得分高于中年罪犯。(2)不同學歷的罪犯在外傾、聰敏、同情、從屬、波動、沖動、戒備、自卑、焦慮、暴力傾向、變態心理、犯罪思維這些個性特質上均存在顯著差異。(3)不同犯罪類型的罪犯在變態心理這一個性特質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罪犯;個性;個性特質;學歷;年齡;犯罪類型
個性也可以稱為人格,是個體在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情緒反應的總體特征。人格不但是社會行為的內在動力來源,而且可以影響到行為的意義、行為的方式和行為的后果,它為人的社會行為提供一定的反應模式①。而犯罪行為是人的行為方式之一,是具體犯罪人的個體在特定情境中所實施的行為,而犯罪這種行為是違反刑法的。罪犯的人格與健康的人格一樣,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結構,而與健康人的人格不同的是,罪犯的人格是傾向于犯罪這樣的反應模式的。研究表明,罪犯的人格因素是一穩定而持久的變量,它決定著這一類人的特定的反應模式,而被學者們所公認的是,犯罪人格是指個體因所處社會和自然環境影響下所形成的反社會性心理和行為傾向;肖劍鳴認為犯罪人格是指個體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身心組織②。但是,犯罪人格與罪犯的人格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并非所有的罪犯都具有犯罪人格或是反社會人格。通過了解和剖析不同類型的、不同年齡的、不同學歷水平的罪犯的人格狀況,有助于提升罪犯改造質量、矯正人格、預防重新犯罪。
(一)研究對象
選取廣西某監獄的男性服刑人員為被試,向監獄的全體罪犯發放問卷,共發放3387份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732份。罪犯全部為男性,其中,青年期(18-35歲)1229人,中年期(35-60歲)1503人,捕前文化程度方面,學歷在小學及小學以下的1149人,初中1358人,高中及高中以上225人,文化程度總體偏低。犯罪類型方面,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1438人,侵犯財產458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726人,其他22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中國罪犯心理測試量表”中的“罪犯個性分測驗(COPA-PI)”,該量表用于對監獄中服刑人員進行人格測驗。量表共有122道“是/否”題組成,該量表由2個效度指標12個臨床指標組成,效度指標為說謊指標(L)、認真指標(S),臨床指標為:外傾(PD1)、聰敏(PD2)、同情(PD3)、從屬(PD4)、波動(PD5)、沖動(PD6)、戒備(PD7)、自卑(PD8)、焦慮(PD9)、暴力傾向(PD10)、變態心理(PD11)、犯罪思維(PD12)。
(三)施測程序
用COPA-PI對被試進行測試,采用團體施測的方式,在主試的指導下完成所有問題,使用SPSS19.0進行分析。
(一)不同年齡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
對于不同年齡的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差異比較,結果如下,青年組(18-35歲)在外傾(PD1)、聰敏(PD2)、同情(PD3)、從屬(PD4)、波動(PD5)、沖動(PD6)、戒備(PD7)、自卑(PD8)、焦慮(PD9)、暴力傾向(PD10)、變態心理(PD11)、犯罪思維(PD12)上的得分分別為:40.58(±5.281)、46.38(±8.499)、42.99(±10.478)、47.44(±9.362)、49.24(±8.998)、47.48(±9.094)、51.68(±9.468)、49.44(±8.948)、50.98(±9.770)、53.81(±10.464)、54.74(±10.462)54.25(±10.449);中年組(18-35歲)的得分分別為:54.89(±5.452)、47.61(±8.867)、44.24(±9.672)、47.28(±9.587)、49.12(±9.127)、47.06(±9.387)、51.32(±9.388)、48.18(±8.755)、51.00(±9.830)、53.67(±10.217)、53.85(±10.223)、54.93(±10.597)。其t值分別為:-69.215、-3.677、-3.241、0.425、0.334、1.189、1.015、3.707、-0.048、0.353、2.238、-1.677;其p值分別為:0.017、0.086、0.001、0.458、0.349、0.282、0.745、0.332、0.968、0.433、0.526、0.378。
由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本次調查研究中,不同年齡的服刑人員在外傾和同情這兩個個性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在外傾這個個性特質上,中年服刑人員的得分高于青年,而在同情這個個性特質上,青年服刑人員的得分高于中年服刑人員。
(二)不同學歷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
對于不同學歷的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差異比較,結果如下,小學及小學以下學歷服刑人員在外傾(PD1)、聰敏(PD2)、同情(PD3)、從屬(PD4)、波動(PD5)、沖動(PD6)、戒備(PD7)、自卑(PD8)、焦慮(PD9)、暴力傾向(PD10)、變態心理(PD11)、犯罪思維(PD12)上的得分分別為:47.92(±8.613)、45.76(±8.161)、41.99(±10.111)、48.38(±9.684)、49.67(±8.688)、47.63(±9.067)、52.36(±9.254)、50.13(±8.748)、52.04(±9.710)、54.28(±10.237)、55.88(±10.411)、55.07(±10.586);初中學歷服刑人員的得分分別為:48.10(±8.755)、47.68(±8.823)、44.52(±9.837)、46.68(±9.215)、49.20(±9.121)、47.33(±9.279)、51.20(±9.309)、47.96(±8.741)、50.74(±9.488)、53.87(±10.451)、53.40(±10.222)、54.95(±10.385);其F值分別為:36.860、28.532、35.454、12.010、11.158、8.855、15.673、27.658、24.022、15.620、29.942、20.233;其P值均為0.000。
由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本次調查研究中,不同學歷的服刑人員在外傾、聰敏、同情、從屬、波動、沖動、戒備、自卑、焦慮、暴力傾向、變態心理、犯罪思維這些個性特質上均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0.01。
(三)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
對于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差異比較,結果如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組在外傾(PD1)、聰敏(PD2)、同情(PD3)、從屬(PD4)、波動(PD5)、沖動(PD6)、戒備(PD7)、自卑(PD8)、焦慮(PD9)、暴力傾向(PD10)、變態心理(PD11)、犯罪思維(PD12)上的得分分別為:48.66(±8.859)、46.73(±8.712)、43.35(±10.242)、47.62(±9.661)、49.42(±9.311)、47.49(±9.311)、51.72(±9.666)、48.96(±8.933)、51.23(±9.874)、53.77(±10.382)、54.82(±10.401)、54.85(±10.785);侵犯財產組的得分分別為:47.62(±8.834)、47.81(±8.494)、44.65(±9.687)、47.28(±9.451)、49.61(±9.124)、47.67(±9.204)、51.87(±8.699)、48.95(±8.664)、51.31(±9.529)、54.55(±10.185)、54.19(±10.417)、55.14(±10.295);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組的得分分別為:48.70(±9.14)、46.99(±8.854)、43.6(±9.878)、46.78(±9.132)、48.55(±9.023)、46.65(±9.156)、50.8(±9.44)、48.37(±8.765)、50.48(±9.852)、53.16(±10.412)、53.23(±10.216)、53.9(±10.216);貪污賄賂組的得分分別為:47.98(±8.522)、48.95(±9.154)、43.98(±10.808)、49.02(±9.841)、48.21(±8.928)、45.86(±9.546)、50.47(±8.724)、47.77(±10.14)、50.23(±10.257)、53.18(±9.697)、53.86(±9.28)、52.58(±9.923);其他組的得分分別為:45.45(±8.07)、49(±8.287)、45.14(±9.848)、46.18(±8.279)、45.91(±4.975)、44.91(±7.54)、52.86(±9.182)、44.82(±7.494)、48.09(±7.03)、54.32(±7.937)、53.45(±9.465)、57.73(±9.025);其F值分別為:1.775、1.953、1.354、1.378、1.82、1.563、1.367、1.894、1.253、1.195、2.682、1.955;其P值分別為:0.115、0.083、0.239、0.229、0.106、0.167、0.233、0.092、0.281、0.309、0.02、0.082。由上面的結果可以看出,本次調查研究中,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在變態心理這一個性特質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一)不同年齡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差異比較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的服刑人員在外傾和同情這兩個個性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在外傾這個個性特質上,中年服刑人員的得分高于青年,而在同情這個個性特質上,青年服刑人員的得分高于中年服刑人員。從這個角度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是在監獄服刑過程中,由于中年服刑人員的社會閱歷比較豐富,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強于青年服刑人員,于是中年服刑人員在監獄生活中顯得更成熟、更老練、更游刃有余,于是他們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會更強一些,故在外傾這一個性特質得分上中年服刑人員更高;二是從年齡這一水平上看,年齡對于服刑人員個性特質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由于年齡的增長,社會經驗也更豐富、環境對于被試的影響也相應的會越大,而由于犯罪具有連續性、漸進性的特點,首次成功的犯罪經驗會影響和促使服刑人員吸收和總結經驗,對選擇犯罪這一行為反應模式進行強化。
(二)不同學歷的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差異比較
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同文化程度在個性特質表現上的差異在絕大部分的特質上都是顯著的,可能是由于較高的學歷,在校受教育的時間更長,這反應了教育在人格的形成中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但是我們無法證明學歷越高犯罪率是否會相應的產生變化。但是有趣的是,相比于其他學歷,在對整個監獄全體服刑人員進行罪犯個性分測驗的施測后發現,具有初中學歷的被試人數最多,達到了1358人,具有小學及以下程度學歷的被試其次,達到了1149人,而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學歷的被試,僅有225人,從各學歷層次的被試數量來看,并非是我們預先設想的,學歷越低,犯罪率就越高,犯罪人數也越多,學歷越高,犯罪率就越低,犯罪人數就越少,但經過對監獄服刑人員的訪談和對監獄服刑人員的人口學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具有低學歷的服刑人員,法律意識比較單薄,對于一些事件的應對方式有區別的。而相對應的,高學歷的服刑人員的人數更少并非表示具有高學歷的人群犯罪率就越低,首先,具有高學歷的人群人數比具有低學歷的人群人數更少,其次,具有高學歷的人群可能在犯罪后,有更強的反偵查意識和更強的運用法律知識來使自己免于或是降低法律的懲罰力度,最后,我們需要肯定的是,學歷程度高,相應的法律意識水平會高,而具有高水平的法律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犯罪的發生。
(三)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的個性特質表現差異比較結果及其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在變態心理這一個性特質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證明了在變態心理這一個性特質上得分較高的服刑人員可能犯的罪更偏向于暴力犯罪。當然,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即由于不同的犯罪類型人數上有差異,所導致的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在變態心理這一個性特質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由于有些罪犯存在“二進宮”、“三進宮”即多次犯罪的情況,犯罪的類型錯綜復雜,犯罪的目的也是極其復雜的,而個性特質同樣很復雜,影響因素很多,難以通過監控個性特質因素以達到減少犯罪率的目的,雖然人格有問題而犯罪的可能性更大這樣的假設是成立的,但是我們很難通過判別相對應的關于犯罪的個性特質,而有關犯罪的因素太多,犯罪的組成也太復雜,不同犯罪類型的犯罪意圖、犯罪動機,甚至是同一犯罪類型的犯罪意圖、犯罪動機都有可能不同。
(一)不同年齡的服刑人員在外傾和同情這兩個個性特質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在外傾這個個性特質上,中年服刑人員的得分高于青年,而在同情這個個性特質上,青年服刑人員的得分高于中年服刑人員。
(二)不同學歷的服刑人員在外傾、聰敏、同情、從屬、波動、沖動、戒備、自卑、焦慮、暴力傾向、變態心理、犯罪思維這些個性特質上均存在顯著差異。
(三)不同犯罪類型的服刑人員在變態心理這一個性特質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注釋]
①寇學軍.人格與塑造與犯罪預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259-261.
②肖劍鳴.犯罪演化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16.
*廣西壯族自治區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XYCSW2017010)。
D926.7;B849
:A
:2095-4379-(2017)26-0031-03
林爽(1992-),男,廣西南寧人,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系,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心理學;邱文龍(1992-),男,湖南岳陽人,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系,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人格與教育心理學;通訊作者:秦素瓊(1963-),女,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系,副教授,廣西高校認知神經科學與應用心理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發展心理學、犯罪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