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鈺超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江蘇省網約車發展現狀及政策建議
楊鈺超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網約車是互聯網+交通的一個典型代表。其不僅給司機們帶來經濟回報,讓消費者體驗到便捷的出行服務,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解決了諸如交通不便、私家車閑置率高等社會問題。但網約車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發展須經歷一個稚嫩到成熟的過程。本文探究江蘇省網約車行業現狀,旨在發現網約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目前出臺的政策提出合理性的發展建議。
互聯網+;網約車;政策建議
(一)非公平階段概述
自2013年興起到2016年7月國務院及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7部委聯合出臺網約車相關政策,網約車行業一直處于政府不干預的自由發展狀態。
在此階段,市場杠桿總體上調節和推動了此行業的發展。但隨其發展,資本集中到少數發展較好的網約車企業手中,這些企業又通過戰略合并的方式迅速控制了市場。因而這一階段充滿了非公平的矛盾,體現在這一行業的方方面面。
(二)市場存在不正當競爭和壟斷
2014年1月10日起,網約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部分公司也因其巨額投入,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打車軟件市場份額中分列第一第二,排名第三的公司市場份額僅有1.9%。擁有雄厚資本的公司正是這樣大肆打擊同行。受到不正當競爭沖擊的還有傳統出租車行業,出租車公司因為打車軟件的興起和網約車公司粗暴的價格戰迅速失去了這一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不正當競爭加速了行業壟斷,2015、2016兩年間,原本就占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的幾家網約車公司宣布戰略合并,中國的網約車市場基本步入壟斷時代。
(三)新舊經營模式矛盾突出
在打車軟件剛興起時,北京和深圳的出租車公司曾強制要求旗下司機卸載手機打車軟件。2015年1月起出租車停運在多地發生。甚至在2016年發生了暴力沖突事件,諸如出租車圍堵、攔截網約車的事件層出不窮。傳統行業使用各種辦法阻撓新模式發展的原因在于他們缺乏一個合理合法的渠道與其競爭,無法將他們的利益爭取回來。
(四)消費者維權問題需要解決
消費者如在使用網約車出行服務時遇到侵權行為似乎很難維權。在傳統的出租車上都會有客服電話、投訴電話等標志。而網約車車輛多為私家車,車內不可能張貼這類標志。同時網約車還沒有納入政府管控的范圍之內,想尋求公力救濟也存在主體不清、主體間推諉的情況,從而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以保障。
(一)網約車“合法化”
2016年7月26日,國務院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7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這兩部行政法規的出臺標志著網約車正式歸入政府的管控,其法律地位得到肯定。隨后江蘇省各市即出臺了相應的地方政策響應中央政策。
(二)政府管控網約車市場
江蘇省各地級市相繼出臺網約車管理辦法,對網約車公司,規定其設立條件、設立方式、審核部門等事項;對網約車車輛,規定其運營條件和安全標準;對網約車司機規定了較為嚴格的標準,并要求考取網約車駕駛員證。如南京市對運營車輛車軸距、發動機功率等作出了相當細致的規定;對司機作出了諸如需要本地戶籍或居住證的要求。各地新政將網約車市場納入政府日常管控。
(三)消費者權益保障有渠道,但仍需加強
江蘇省各市的網約車管理辦法中都涉及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條款,如由網約車平臺購買承運人責任險、建立網約車監督機制等。這些政策很好地回應了之前民眾對于網約車安全性的憂慮。但各地的政策中相比于網約車準入標準的規定,涉及消費者權益救濟的內容太少,一般只有一兩個條文。對消費者的救濟還有賴于實踐中繼續完善及司法程序的補充。
(四)網約車發展呈地域性不平衡狀態
江蘇省網約車發展呈地域性不平衡狀態。在人口密集、經濟較為發達的蘇南地區,網約車發展幾乎達全國領先水平,其他地區網約車發展不及蘇南。從各地網約車新政的出臺時間和完善程度上就可以看出其差異。南京、蘇州等地于2016年下半年即公布政策征求意見稿,2017年新年前后陸續出臺正式文件。而徐州、南通等城市于2017年上半年才出臺了相應政策。
(五)新舊產業的矛盾有所緩解
江蘇省各地網約車政策對網約車的準入門檻都設置較高,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網約車公司的價格戰。新政出臺后,網約車公司也減少了補貼幅度。同時網約車和出租車形成了一種互補關系,分別提供不同類型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多樣的選擇。一些城市為進一步調和二者的矛盾,如南京,將機場、車站等專門區域劃歸出租車運營。消費者在價格戰冷卻后也更為理性地看待二者,合理選擇出行方式。
(六)網約車市場處于壟斷狀況
江蘇省網約車市場被部分公司幾乎壟斷全部份額,缺乏有力的競爭者,市場處于壟斷階段。調查中表明,絕大多數受訪者已習慣并長期使用一兩家打車軟件。而其合作的支付方式平臺也不斷為其推廣。雖然在各地的新政中都或多或少提出反壟斷和反不當競爭的規定,但似乎在事實面前有些無能為力。
(一)建立過渡機制實現車輛全部達標
由于各地車輛準入門檻都較高,在實踐中存在大量能滿足基本運營條件但不達準入條件的車輛。但車輛的運營條件必須符合標準,否則將會給乘客和交通秩序帶來隱患。筆者認為可以出臺相應的過渡機制,逐步篩除不符合條件的車輛。這樣既可以讓投資的企業和個人收回成本,也通過溫和的手段逐步實現安全標準,最終實現網約車安全的標準化。
(二)對網約車司機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培訓
在江蘇省各市網約車駕駛資格的考試內容中,除相應的技術性問題需要考核外,也應加大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考核。對于不執行各地新政中的強制性規定,如隨車攜帶網約車運輸證、網約車駕駛員證的,應該予以行政處罰。同時網約車公司也應當盡到嚴格的管理責任,積極配合政府對旗下司機開展職業培訓,增強其法律和服務意識。
(三)建立網約車司機和車輛運營信息公開制度
政府應當建立一個或敦促網約車公司建立一個信息公開平臺,將網約車司機和車輛運營狀況予以公示,供消費者查詢。公開的內容包括司機的駕駛年齡、身體基本狀況,登記運營車輛的型號、安全性能評估、使用年限等信息。同時在該信息平臺上可以評價,監督車輛運營是否符合信息。相關部門要根據消費者的反饋監督車輛運營情況,對不符合者予以行政處罰。
(四)強制繳納保險,保證消費者權益
江蘇省各城市網約車政策中對于消費者的保護程度參差不齊。各市政府應當強制要求網約車公司為旗下的車輛繳納乘客人身和財產方面的保險,并要求其成立專門的交通事故處理部門,以保障消費者在因網約車司機或第三者責任的交通事故中優先受償,將事故處理交由公司專門部門處理。
(五)加強市場監管,防止秩序混亂
鑒于目前網約車行業幾乎壟斷的局面,政府和民眾對壟斷企業應當持懷疑態度,時刻對其保持監督,以實現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和市場秩序的穩定。政府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適當扶持中小型網約車企業發展。對其予以政策或資金的支持,以增加其市場份額,最終實現多家企業共同發展的局面。
[1]韓彪,聶偉,何玲.出租車市場體系研究——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榮朝和.出租車業的競爭、契約與組織[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3]李坤耀.關于網約車法律規制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7.1(上).
[4]賀天宇,戴志.我國網約車監管制度比較與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7.1(中).
[5]王靜.我國網約車的監管困境及解決[J].行政法學研究,2016(2).
D922.1
:A
:2095-4379-(2017)26-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