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牡丹江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大提琴作品中中國音樂元素的繼承與發展
張 宇
(牡丹江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中國音樂元素是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沉淀中所產生的,是具有明顯的中國風特色的,在現代隨著中西方交流的深入,各種中西方元素的相互融合,有了一種新的音樂發展,音樂是沒有國界之分的,樂器也應該如此,發揚本身特色的同時又有新鮮的元素加入,使音樂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大提琴作品;音樂元素;繼承發展
自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藝術的追求用四個字就能概括“琴棋書畫”這是一種對中國藝術的高度總結,在這其中“琴”居首位,可見人們對于音樂的追求都在這一字間。樂器是作為音樂的一種重要載體,它蘊含著一種潛在的文化力量,也因此樂器所帶來的魅力貫穿著人類歷史的發展,無論是中西方,在樂器上都是一樣的。
大提琴作為一種被人們所喜愛的獨奏樂器,它有著自身獨特的音色,它屬于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樂器,在琴族樂器里屬于下中音樂器,其音色渾厚豐滿,就像人的性格一般,開朗又飽滿,是很適合抒情樂曲的演奏,從中可以表達出深沉而又復雜的感情,在樂器中有“音樂貴婦”之稱,可見其音色的特點。大提琴在歐洲國家也是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隨之慢慢的流入到中國,最初還是在清朝的皇宮中,它的每一步發展其實都伴隨著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可以說它是緊跟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自然它的發展也是與社會經濟的大背景緊緊聯系著,無論是動蕩時期還是和平年代,大提琴在中國的發展都沒有斷開過,一直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繼承發展著,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音樂的傳播是不受任何因素影響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音樂是不分國界的,人對音樂的追求是一種必然的發展,也因此對于優秀的音樂作品是全人類共享的珍貴資源。
大提琴作為西方樂器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是離不開哪些對音樂有著堅定信念的音樂家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讓其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得到不斷的發展,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差異如此大的背景下,還能讓大提琴得到認可與發展,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中西方在音樂方面的差異,使得樂器在演奏中有著明顯的區別,怎樣把中國音樂元素通過西方樂器表現出來,使我們的傳統音樂能因此走向世界,是我們所有音樂人不停的追求。
無論是什么樣的時代都有自己標志性的音樂風格,而現在的中國是一個開放多元素文化充斥的國家,它吸收、包容著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音樂文化,使它們與中國傳統的音樂元素進行融合,從而使得中國傳統音樂能夠走向世界,得到更加廣闊的繼承與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音樂本身的一種發展趨勢。
(一)中國傳統音樂元素的特點
音樂元素是指沒有樂器伴奏的歌曲,只是單純的以人聲來進行歌唱,到現代來說也包含由人發出的伴奏聲,這樣可以進行多重合唱。音樂元素更多是現代的解釋,而這種解釋在中國傳統音樂也是很適用的,比如說中國的民歌,就是一種不需要伴奏,即興創作而生的音樂作品。中國傳統音樂元素最注重的就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和諧的理念在中國的音樂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而這種理念也被引用到現代音樂創作中,追求人與自然的融洽相處,使音樂作品更加具有勃勃的生機。中國音樂元素在音樂的表現方面有著不同的方式,有著自己獨特的樂譜與音階,如宮商角徵羽,這就是獨具中國特色的五個基本音階。
中國風也是中國傳統音樂因素一個明顯特點,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處處都能彰顯出一種中國特色,在演奏的方面一般就是兩種形式,獨奏和合奏,這樣的演奏方式會顯得比較單一,但是在效果上卻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民歌、小調都是對中國音樂元素的直觀表現,也是最具有特色的音樂元素。
(二)大提琴作品中中國音樂元素的體現
大提琴被稱為“音樂貴婦”這與它本身的音色是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它的外形本身就是很大氣又莊重的,就如一個端坐著的貴婦,氣質雍容華貴,當它被演奏起第一個音時,就如貴婦開口歌唱一般,有著一種沉穩曼妙之感,它的音色不是很華麗卻能讓人感受到它的開朗,不會有沉悶感,在演奏時可以獨奏也可以與其他的樂器進行配合進行合奏,無論是哪一種演奏方式,都能使人一聽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并為之陶醉。大提琴的這種音色特點與中國的傳統音樂元素有著相似的共鳴之處,這就使得大提琴在演奏時對中國樂曲的把握更加的容易,且沒有違和感。比如說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曲《第三、五號大提琴奏鳴曲(貝多芬)》這首曲子是大提琴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它把作者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使其聽者與演奏者都能通過此首曲子感受到創作者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也就只有大提琴這種樂器才能把這種情感描述的如此透徹。
隨著大提琴在中國音樂上的發展,很多的中國傳統音樂作品在大提琴的演奏中得到了新的生機,有了全新的演繹,既繼承了傳統又有了新的時代特色,讓作品煥發出新的光彩。大提琴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民樂樂隊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以成熟厚實、自然貼切、內蓄外秀的天籟之音受到了許多中國音樂家的青睞,用它來進行音樂創作與演湊。比如說大提琴演湊的經典曲目《鴻雁》,它把曲中的那種空曠悠遠,幽怨又憂傷的情感表現的淋淋盡致,雖然其中還有笛子的配合,但是在后面銜接上,把那種悲傷渲染到極致,讓人聞之有落淚的沖動,是一種來自心靈的感受,能激發出人潛在的情感,讓人在大提琴的演奏中去感受到另一種別樣的悲傷。
綜上所述,大提琴屬于現代樂器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西方音樂的大量傳播到中國,它在中國這片大地上重新的扎根,在表演方式上都逐漸的與中國音樂元素進行融合,逐漸有了新的發展,中國音樂元素在大提琴作品中有了新的繼承發展也是一種新的音樂發展。
[1]白志文.現代音樂創作中傳統音樂元素的繼承與發展[J].作家,2015(02).
J622.3
A
張宇(1986—),遼寧,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視唱練耳。
2016牡丹江師范學院科研項目(項目編號:QN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