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夢曄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從《時間都去哪兒了》看新世紀影視音樂傳播新特點
耿夢曄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影視音樂是影視創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影視中起到了揭示主題、渲染氣氛、塑造人物等作用,被局限在影視作品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影視音樂擺脫這一束縛,呈現出多元化和社會化的傳播新特點。本文以《時間都去哪兒了》為例,分析影視音樂傳播新特點,重視影視音樂存在的意義。
影視音樂;多元化;社會化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音樂作為人類社會的藝術形式之一,在傳播方式上有了新特點,從多渠道寄托和表達人類的喜怒哀樂。音樂的傳播方式有多種,比如:電視劇、電影、各類節目的主題曲、晚會中的節目、網絡視頻傳播以及手機和電腦的音樂軟件。音樂在新世紀的傳播新特點呈現出多元化和社會化,而影視音樂是音樂中的一部分,同樣繼承了音樂的傳播新特點。
回顧過去,影視音樂的傳播方式僅僅局限在影視劇當中,從而導致了影視音樂在傳播方式上的單一化。影視音樂服務于劇情,以影視劇情為主體,比如聽到由毛阿敏演唱的《渴望》,人們只會聯想到當時曾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渴望》當中的劇情。新世紀以來,影視音樂不再局限于影視劇當中,而是逐漸地向各種傳播方式靠攏,多渠道為大眾所熟知。不僅是多渠道的傳播,影視音樂的傳播越來越關注世界人民的心聲,貼近大眾的社會生活。本文通過對《時間都去哪兒了》的傳播特點進行分析,發現新世紀影視音樂傳播方式的新特點。
《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曲作為影視音樂,通過它的傳播渠道體現出新世紀影視音樂的傳播特點。這首歌曲由音樂人董冬冬與陳曦共同創作,由王錚亮演唱,和《常回家看看》在創作意圖上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感慨時間在不知不覺流逝,提醒人們珍惜身邊的親情。
這首歌曲最早為人熟知是作為主題歌出現在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中,道出了時間的流逝和家人之間的親情關系,提醒人們當下應該抓緊每分每秒去付出和感受親情。在電視劇老牛家的生活之中,家人之間因為金錢磕磕絆絆,忽視了人短短的一生之中最珍貴的東西——親情。電視劇不僅通過劇情諷刺現代人糟糕的生活現狀,通過這首主題歌曲,警示人們應該最重視最珍惜什么,更觸及觀眾內心深處對親情的深切渴望。這首歌曲還作為插曲出現在電視劇《空巢姥爺》和電影《私人訂制》中。
在馮小剛的電影《私人訂制》中,這首歌曲作為電影中的插曲出現,為劇情中的演員特定了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表達了劇中人物丹姐當時的心情。這首歌又一次走進人們的腦海中,反思最珍貴的親情,反思時間的流逝,瞬間將整個電影的情緒推向了高潮,為原本灰色幽默的戲劇平添了一份濃重的溫情,讓人記憶深刻。《時間都去哪兒》MV上線,畫面中兩個人的生活逐漸變成了三人世界,孩子在父母的寵愛和嚴厲下慢慢長大。這首歌曲貫穿視頻始終,人物簡單的生活動作和字幕作為這首歌的背景,從時間上向觀眾詮釋了人一生之中家人之間最樸素真實的親情。
央視馬年春晚上,這首歌以電視節目的形式直播,再一次回蕩在演播大廳。在闔家團圓的新年夜,又一次震蕩著億萬觀眾的內心深處。節目中,歌手王錚亮真摯地演繹這首歌曲,其溫暖的旋律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平實動人的歌詞讓人真實感受到平凡生活中偉大的親情。在大屏幕中,幻燈片播放一對父女倆每年的合照照片,記錄了兩代人的歲月變遷,引起了所有觀眾的共鳴,及時感悟愛和生活。伴隨著歌曲的演繹,觀眾潸然淚下反思生活中對親情的忽視,并強烈呼喚親情。通過直播節目,在春晚舞臺上的完美演繹,使得這首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歌曲,一如當年由陳紅演唱的《常回家看看》。
《時間都去哪兒了》告別影視音樂的單一身份傳播,而是通過多種傳播渠道讓更多人懂得親情對于人們的含義。從人的內心深處出發,發現親情對于人們的重要性以及時間的寶貴。
《時間都去哪兒了》,最初出現在電視劇中,后來又出現在電影中、電視節目中。央視的《新聞聯播》中也曾多次提及這首歌曲,還專門設計重要的環節向電視觀眾推薦這首歌曲,從而引起觀眾的密切關注。這就使這首歌曲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在除夕之夜,央視春晚出現在全國觀眾的面前,甚至全球同步直播,受到海內外的關注。歌手王錚亮在關注度如此之高的央視春晚上真情演繹這首歌曲,可想而知其影響范圍之廣,與此同時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現國家主席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提及了這首歌曲,從而引發了以“時間都去哪兒了”為話題的全民大討論,關注時間,每個人應該充分利用時間為個人、為社會、為國家做有意義的事。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在青瓦臺會客室舉行的中韓首腦會談中,她用漢語對主席說:“我還聽說您因為工作太忙而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間接使會談的時間延長了55分鐘,從而間接地增進了中韓兩國的關系。
由此可見影視音樂的魅力,更呈現出影視音樂傳播方式的新特點——社會化(或者國際化)。影視音樂不僅僅服務于個人情感寄托,從它在國際社會上的出現引起全世界人的共鳴,就更說明了它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值得人認真思考。
影視音樂為影視劇中的主題、人物的塑造、情節發展服務,抓住觀眾的心理,與觀眾產生意識對話和共鳴,進而催化到影視情節當中,使其具有劇情化、人物化和主題化的特點,從而局限了它的傳播。在新世紀的今天,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出現越來越多的傳播媒體,影視音樂的傳播方式新特點——多元化和社會化日益顯著。影視音樂的傳播方式依賴于發達的新媒體,依賴于音樂人對于音樂和生活的理解,更依賴于對影視音樂的重視,積極傳播影視音樂的同時也是在傳播中國藝術文化,所以我們應為傳播文化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1]趙珂.電視劇音樂傳播概況及特征[J].藝術品鑒,2016(06):127.
[2]謝雁.淺析影視音樂的特性及其作用[J].電影文學,2010(17):120.
J7
A
耿夢曄(1990—),女,漢族,河北保定市人,在讀研究生,河北大學音樂與舞蹈學專業,研究方向:傳媒音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