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靜
(洛陽師范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普通高校鋼琴演奏與鋼琴伴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研究
邵 靜
(洛陽師范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鋼琴作為一種西洋樂器傳入中國,得到很多國人的喜愛。但大多數人都是把鋼琴演奏想象成一種高雅的樂器和音樂活動,感覺應該在寬敞的音樂大廳中,鋼琴家在漂亮的鋼琴前,身著盛裝,演奏出動聽的鋼琴曲。然而鋼琴不僅可以獨奏,其實它還有伴奏的功能,伴奏的角色比獨奏的角色還要多。所以高校開展鋼琴課程的時候,除了培養學生鋼琴獨奏技術外,也要積極提高學生的伴奏能力。這就需要高校在課程安排上,對于鋼琴伴奏加以重視,探索鋼琴獨奏和伴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鋼琴演奏能力,以適應社會對鋼琴人才的需求。
鋼琴;演奏;伴奏;教學
我國高校音樂課程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隨著社會對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高校對專業和課程設置也在做著不斷調整。要想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就要從社會實際情況出發,審時度勢,不斷調整。就鋼琴演奏發展情況而言,鋼琴獨奏的機會越來越少,像貝多芬那樣獨奏的演唱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像我國現在有名的鋼琴演奏家郎朗這樣的成功案例太少,大多數鋼琴演奏都是扮演著伴奏的角色。也正是由于此,很多高校以及對鋼琴教學課程進行了修訂,加大了鋼琴伴奏技能和技巧方面的課時和學習內容。這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是人才培養發展的方向,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所以現今高校鋼琴教學上兼顧鋼琴獨奏和伴奏的教學內容,尋找鋼琴演奏教學和鋼琴伴奏教學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的獨奏和伴奏水平都得到提高。
高校現在大多注意到鋼琴伴奏教學的重要性,將鋼琴伴奏教學也作為一項課程設置為大學必學科目。但這不是說鋼琴伴奏就是獨立的科目,它其實還是和鋼琴演奏教學有很多相通甚至相同的地方。鋼琴演奏的技巧完全都可以做為鋼琴伴奏的基礎,鋼琴演奏和伴奏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演奏的是時間長短和曲目的完整性。鋼琴演奏一般都是一部完整的音樂作品,在演唱會上甚至要演奏多部音樂作品,鋼琴演奏者作為主角,衣著華麗的坐在鋼琴前面,所有的觀眾目光和聚光燈都射在鋼琴師身上,這就是鋼琴師表現的時候。而鋼琴伴奏一般都是在歌曲的某個部分進行演奏,它演奏的曲目是不完整的,有的甚至不到曲目的三分之一,也或者只在曲目的開頭和結尾會伴奏一會,伴奏雖然時間短,但伴奏的曲目會很多,在晚會現場會給很多歌手進行伴奏,這就要求鋼琴伴奏師能很好的看懂樂譜,迅速融入到新的作品中去。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高就可以的,還要求鋼琴伴奏者有很好的心態、熟練的鋼琴技法、熟練的歌唱性思維、快速識譜的技能。伴奏時候雖然不是鋼琴師的主要表現時間,但似乎它比鋼琴獨奏的難度和要求更高些。鋼琴伴奏不但需要鋼琴技藝達到一定水平還需要一些其他技能水平加以輔助。所以高校教師在開展鋼琴伴奏教學中,多思考些鋼琴獨奏和伴奏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不要孤立的將兩者分開去教學。教師在進行鋼琴演奏和伴奏教學的時候,要對學生做以正確的引導,一定要學生建立起對獨奏和伴奏的正確認識,不是鋼琴伴奏就地位低下了,糟踐鋼琴藝術了,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我們設置大學課程的唯一標準就是課程一定要適應社會的需求,國家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教授什么樣的課程,培養什么專業的人才。這是高校以及教師的職責所在。所以一定要打消學生對鋼琴演奏的輕視,要樹立正確的鋼琴技能觀。作為音樂藝術的重要樂器之一,鋼琴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鋼琴演奏的知識技能和基本原理和鋼琴伴奏是相通的,學校老師可以總結出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在實際教學中將鋼琴演奏技能和伴奏技巧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融匯貫通,使學生的鋼琴演奏和伴奏水平都得以提高。
通過對多所高校的調查發現,很多高校中,不少學生對鋼琴伴奏存著錯誤認識。很多學生認為,學習鋼琴的最終目標就是開個人演奏會,在萬眾矚目下,讓成百上千的觀眾來欣賞自己的鋼琴演奏作品,就像貝多芬、郎朗等鋼琴名家一樣。這就造成學生對鋼琴伴奏不屑一顧,甚至感覺學習鋼琴演奏,去做鋼琴伴奏的活,就很沒有面子。很多學生錯誤的以為,只要鋼琴演奏學習好了,鋼琴伴奏肯定不在話下,鋼琴伴奏屬于鋼琴演奏的一部分,只要會鋼琴獨奏,鋼琴伴奏就肯定錯不了。然而學校中對于鋼琴伴奏的課程設置太少,甚至壓根就沒有鋼琴伴奏方面的課程。足以說明,有些高校只把鋼琴演奏教學作為重點教學科目,著重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和演奏水平,而對于鋼琴伴奏能力的培養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導致大多數學生對于鋼琴伴奏是眼高手低,缺乏實際伴奏經驗,一上手,才會發現鋼琴伴奏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鋼琴伴奏和鋼琴演奏還是存著很大的不同。現在社會上對于鋼琴伴奏人才的需求遠遠大于對鋼琴演奏的人才需求。當學生畢業后,由于沒有系統學習過鋼琴伴奏,導致不能勝任鋼琴伴奏,或者伴奏水平差,失去很多就業和發展自我的機會。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會一帆風順的,只有抓住每次小的機會,才會有機會獲得大的機會得以成功。在學校老師一定要教育學生要學會珍惜每次演奏機會,不論是鋼琴獨奏還是伴奏,只要有機會就要去努力,只有在不斷努力中提高自己的實際鋼琴水平,個人的價值才會被社會認可,個人的水平到了很高的程度,不需要自己出價,市場就會給出一個合理的價位,那個時候就可以說是得到社會認可了。因而學校要盡量把學生培養成全方面人才,不要認為鋼琴伴奏是可有可無的課程。老師和學生都要改變這種錯誤觀念,使鋼琴演奏教學和伴奏教學相互融合。
教學過程中音樂作品可以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讓學生在伴奏時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正確把握作曲家創作意圖,從而提高學生的伴奏水平。往往這種歌唱性思維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建立起來的,不管哪種鋼琴彈奏,對作品的理解能力都是必須的。在學校期間,教師也要正確訓練學生的即興伴奏技能。鋼琴即興伴奏,大多都是伴奏者是沒有提前準備的,不像鋼琴演奏會,很多曲目都是鋼琴彈奏者所熟悉的曲子,甚至很多曲目都經過了事先的排練。在這種情況下,鋼琴伴奏難度就大大加大了,而且這種情況對于鋼琴伴奏而言也很正常。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強大心理素質,一定要淡定,心里面不能亂。這就需要學生平時多練習快速記憶、識譜、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候可以結合鋼琴伴奏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對鍵盤和鍵音做到非常熟悉,這是基本的首要條件;還要對鋼琴和聲、和弦、調音等鋼琴音樂基本知識熟悉掌握;再者就是訓練學生看到一定的曲譜就能快速做出反應,不能看了半天曲譜還不能上手彈奏,這樣肯定是不可以的;再者就是教育學生認識到鋼琴伴奏的重要性,鋼琴伴奏是鋼琴彈奏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內容,必須加以練習和熟練掌握。拿一部音樂作品來說,學生的即興伴奏,就像是對作品的二度創作,不同的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程度不同,彈出來的音樂肯定也不一樣。這種練習可以大大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總之,在高校里面,想要培養出優秀的鋼琴彈奏人才,必須教授給學生鋼琴綜合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有改變傳統觀念,認識到伴奏能力培養對于學生步入工作崗位之后的重大意義,結合鋼琴課程教學及伴奏教學的實際特點,精選教學課程,全面分析鋼琴課程教學與伴奏課程教學之間的關系,制定出有效的將鋼琴演奏與鋼琴伴奏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才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將來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趙娟.中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之文化闡釋與建構[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09).
[2]聶卓.音樂學專業鋼琴課程“訂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
[3]陳靜.探索鋼琴演奏技藝與伴奏能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J].黃河之聲,2015(11).
J624
A
邵靜(1975—),女,漢族,河南開封人,本科,講師,工作于洛陽師范學院、致力于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