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莉1 張豫敏2
(1.洛陽市第二實驗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0;2.洛陽市第四十六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2)
高中音樂課程中客家山歌的運用分析
王惠莉1 張豫敏2
(1.洛陽市第二實驗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0;2.洛陽市第四十六中學,河南 洛陽 471002)
近年來,我國課程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基礎教育改革得到大力推進,高中音樂作為基礎課程,也開始加快資源開發的步伐。我國比較著名的民歌歌種中,客家山歌是其中之一,具有其獨特的音樂特性和文化氣息,本文從客家山歌出發,分析和探討我國高中音樂課堂開發和運用客家山歌的方法和具體措施。
客家山歌;高中音樂;開發與運用
客家方言是廣東、福建、臺灣北部以及廣西等地區常用的語言,客家山歌是指用客家話演唱的歌曲,流行于我國東南地區,是南方比較著名的山歌歌種之一。我國的客家山歌,不僅有豐富并且廣泛的創作題材,還利用優美的語言進行創作,使歌曲中的歌詞朗朗上口,這是我國客家山歌表達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史書記載,客家山歌有豐富的歷史內涵,繼承《詩經》的風格,還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民族文化中最寶貴的一部分,是具有開發價值的藝術。現代新山歌的制作中,有很多作品利用客家山歌的旋律,創作的山歌不僅具有時代氣息,還具備客家風味,使客家山歌得以繼承和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研究開發和利用音樂資源的方法,提升音樂課堂的藝術性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難題之一。對民歌資源進行開發,發揮其優勢,將高中音樂教學和民歌結合起來,是高中音樂課堂資源的新選擇,是開發的新方向。客家山歌是民歌藝術資源,對其進行科學開發,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開發,不僅能夠補充音樂課堂的教學資源,還能夠挖掘客家山歌豐富的民族和文化意義。在高中音樂中引入客家山歌,不僅能夠保護山歌資源,還能促進客家山歌的傳承和發展。
客家山歌內容豐富,意境優美,曲調多樣,多達一百多種。這些都是客家山歌進行開發的藝術價值。科學開發客家山歌,給高中音樂提供課程資源,不僅加深學生對客家語言、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的了解,還能夠幫助挖掘其深厚文化底蘊,推進民族融合和交流進程。新課改下,音樂課程開發要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在開發上,要將具有時代感的聲音和客家山歌完美融合。
(一)注重教育內涵
高中音樂課程開發中引進民歌,不僅豐富了高中音樂課程資源,讓學生了解民歌,激發學習興趣,還為繼承和發展了民歌文化,達到進行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客家山歌以當時的生活為創作題材,引入高中音樂教學,通過賞析,教導學生珍惜生活,敬畏和熱愛的我國優秀文化。高中客家山歌的教學,教材選擇有一定講究,以學生熟悉的為主,例如《油桐花開》,熟悉的東西學生更愿意去學,也容易激發他們對山歌的興趣,幫助他們了解過去人民的生活,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挖掘時代精神
高中音樂教學中,要選取一些具有鮮明時代精神和豐富知識內涵的民歌,這樣的民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很有幫助,同時也適合在校園里傳唱。例如《梅江頌》、《客家傳讓人》和《青鳥詞》等,這些都是客家山歌中極具時代精神的作品代表,它們不僅時代性強,還有豐富的知識內涵。
(三)挖掘更多資源
客家民歌體系完善,歌曲種類繁多,不僅有獨特的客家樂器,還有客家曲劇,現在,客家民歌的旋律和素材,不僅在自身的歌曲中運用,還廣泛運用到其他藝術模式中。例如梅州人在客家山歌的基礎上創作山歌劇,還有《相思豆》、《幾度明月》等大批優秀曲目的創作。高中音樂課堂中引進客家山歌,不僅能挖掘民歌資源,還可以帶領學生探索和研究民歌背后的故事以及發展的動向,充分挖掘客家山歌的潛在資源。
(一)近距離接觸
高中音樂中的客家山歌教學,首先需要拉近山歌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山歌,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高中音樂教學,學校和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近距離接觸山歌的機會,例如開展客家山歌觀摩課、邀請客家山歌表演者到學校進行表演,讓學生能夠親身觀看和感受客家山歌的魅力。另外,還可以邀請客家山歌歌手到課堂,講解客家山歌的文化和歷史,讓學生感受到客家山歌的豐富內涵,加深他們的興趣,提升學習積極性。
(二)課堂熏陶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高中音樂教學中引入客家山歌教學,首先需要做好教材研發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客家山歌教學有據可依。在音樂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客家山歌的聲畫進行結合,利用圖片和文字介紹客家山歌的歷史演變,先讓學生了解客家風情,然后采取音樂熏陶,加深他們對客家山歌魅力的認識。
(三)進行滲透
高中音樂進行客家山歌教學,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客家山歌播放,營造民歌氛圍,對課堂音樂教學起補充作用,利用校園廣播播放客家山歌,首先要對山歌作品的背景和內容進行介紹,讓聽眾了解山歌的音樂背景,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山歌表達的內涵。此外,還可以利用校園歌手和音樂知識比賽來滲透客家山歌文化,激發學生對客家山歌的興趣。
(四)知識講座
學校在客家山歌宣傳上可以利用專題講座,提升學生對客家山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邀請山歌歌手到校表演,邀請研究山歌的專家進行知識講座,講解客家山歌獨有的旋律特點、民族風格和演唱技巧等,使學生了解客家山歌,有深入探究的欲望。
(五)實踐活動
高中音樂教學,不能只注重課堂,還需要開展實踐活動,特別是客家山歌的教學,要鼓勵學生參與客家山歌活動。廣東地區對客家文化的重視度很高,為了繼承和發展客家文化,舉辦過一系列活動,例如“客家山歌”大賽。當時,很多學校派出學生隊伍參加,目的是給學生客家山歌藝術和文化的熏陶。此外,一些學生會定期進行客家山歌知識講座,傳授山歌知識,保證客家山歌繼續發揚光大。
高中音樂課堂中運用和開發客家山歌資源,整理山歌資料,保留具有教育意義和時代精神的作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編制教材。這樣,客家山歌才能得以繼承和繼續傳承,煥發出時代的光彩,同時也推動高中音樂的可持續發展。
[1]邱葉齡.客家山歌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有效性分析[J].戲劇之家,2015(03).
[2]廖有忠.客家山歌融入高中音樂鑒賞實踐探究[J].音樂大觀,2013(02).
[3]劉莉.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地方民歌實踐性教育研究——以南昌本地民歌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5(06).
G632
A
注:本文是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民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策略與研究》( 課題編號:JCJYB15140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