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燕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簡析藝術歌曲《大江東去》的感情處理
孫 燕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中國古詩詞文化擁有幾千年的沉淀,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與國外藝術歌曲創技法相互融合,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古詩詞類藝術歌曲。藝術歌曲《大江東去》作為其中的優秀作品,演唱者需要對其進行深刻分析,不僅要積累中國古詩詞文化內涵,還要把握演唱風格的韻味并處理好感情。本文將對藝術歌曲《大江東去》在演唱過程中的感情處理展開簡要分析。
大江東去;藝術歌曲;感情處理
演唱任何歌曲都一定要注意咬字吐字清晰規范,這種歌詞為古詩詞的要尤其注意,因為古文表達較為簡略,因此每個字的意義都十分重要,在演唱時要是稍有一點沒唱準確,就會誤導聽眾。我們演唱時要注意在正確的發聲方法下把每個字的字音發清楚,運用良好的氣息支撐來完成字頭、腹、尾的連接。
(一)演唱前
古詩詞和白話文不同,古文都有其自身的獨特韻律和平仄押韻規律,因此演唱這類藝術歌曲首先要對詞進行仔細的斟酌和推敲。這樣做一方面會對歌詞熟悉鞏固,有利于在歌唱時把字音發清楚,歌唱時不會在想歌詞上花太多的功夫,可以把注意力多集中在對作品思想感情的處理上,另一方面,掌握了詞的押韻規律,可以更好地體味作者動機,有利于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整個作品中,更好地把握作品。比如在歌曲的第一小節,旋律的高音放在“江”和“東”兩個字上,頭尾兩個字的旋律音高低于中間兩個字。在演唱時,眼前心中都要有這首詞,雖然在唱,但要感覺自己是在朗誦這首詞,這樣才能唱出此曲該有的古韻來。
(二)演唱時
演唱中咬字時要著重注意字腹部分的時值和歸韻的時機。初期練習可以較為夸張的進行咬字,放松下巴,咬字頭的時候要快速而有力,并且要咬清楚,字腹的部分則主要要和歌唱的共鳴腔保持通暢,字尾不能收的太過急促,要有結束感。回憶風云人物周瑜的部分在歌曲的第二部分,更需要將當年他那從容不迫的英雄氣概表現出來。
(三)要著重注意有色彩的字和易錯字
這首歌曲最精彩的地方不是戲劇性的內容,而在于旋律上對一些詞的弱音處理,但在唱的時候不能單純的小聲唱,聲音弱下來,氣息不能弱,要保持住氣息,才能避免聲音發虛和咬字不連貫的問題;高音“一時多少豪杰”中的“杰”和“滅”以及最后的“月”字音區都比較高,這時咬字就要靠近口腔內部,也就是用上顎去咬字,初學時要注意口腔放松;還要注意一些簡單易錯的發音,比如說“一樽還酹江月”的“還”要念huan而不是hai。
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古詩詞,因此作曲者在作曲時通常會加入一些特殊的節奏型,這些節奏型除了作為氣口,其中還隱藏著作品的特殊意義。這樣的類型通常有兩種。
(一)表現型停頓
表現性的停頓一般都與強弱記號的變化有關,比如說第二小節的”浪“字前面、第二小節“人道是”的“是”字前、第二十小節的“江”字前,分別由f到p、pp再轉到sf、mf再轉到f,像這種強弱變化特別明顯的地方,稍微掌控不好就會顯得太過突兀,這就涉及到了演唱者的狀態和處理歌曲的能力以及歌曲本身的風格。停頓恰到好處的八分音符能夠讓演唱者和聽眾都很容易接受。這一部分的練習要先練習弱起音,等聲帶與氣息能夠很好配合時再慢慢加大強弱對比,一定要找到橫膈膜控制強弱的感覺并保持。
(二)情緒型停頓
“此處無聲勝有聲”正是這類停頓最好的形容,有長短停之分。短停就類似于第十五小節的“驚濤”、“裂岸”、“亂石”、“崩云”一類,這種類型往往音樂起伏小,停頓的時值也比較短,為了不破壞詞作的意境,歌唱時不能斷開氣口,停頓的時候只是收聲,氣息還要保持。長停則類似于第四十二小節“早生華發”后面的兩小節、還有四十七小結后面三個小節,其特點是外在不需要變化的,其次還要求演唱者能夠“入戲”,仿佛在享受這樣安靜的氛圍,屏息凝神,然后再滿懷無奈地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
在演唱藝術歌曲時,能否和聽眾產生共鳴的關鍵就在于歌唱者情感的起伏。演唱時要想著自己在述說一個故事。比如歌曲中的“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是一個弱-強-弱的樂句,很多人對這句的處理方法就是按照譜子標記去安排氣口在“岸”字和“雪”字之后,這樣的處理會導致歌者在轉換到后面兩小節時容易中斷音量,沒有把“卷”字的氣勢恢宏展現出來,如果把兩個卷字連起來唱,就會使音量的變化顯得更加有規律,最后的一句“卷起千堆雪”也會顯得像是前一句若隱若現的影子,這樣一來會顯得更加特別。再比如說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其中“大江東去”譜子上標記為強,因此這四個字唱的時候需要寬闊的音域,要唱出氣勢磅礴的感覺。后面三個字則標記了弱,在這里很多人一般都會突然弱下來小心地唱。我認為這里隱藏著內在的一種氣勢,因此這里氣息一定要保持住,將情緒緩緩帶出,作者在此對歷史英雄的追念敬佩之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浪淘盡”之后的一切都將成為過去,無論是中國歷史上的人物還是作者本身,都會像這滔滔的江水一般付之東流。因此要想唱好這句,僅靠減小音量是毫無意義的,只有真正懂得了這首詞的含義,深刻理解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才能將這句音量不大的詞唱到聽眾的內心深處。
藝術歌曲的演唱速度是具有空間性和靈活性的,需要演唱者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去把握,這樣既能展現藝術歌曲的層次,又能完美呈現它的情緒內涵。這首作品從宏觀的速度劃分,只要把握好Largo a maestoso的速度、Andant Con molto的速度和molto tranguillo的速度,就能清晰展現歌曲的層次;從微觀上講,演唱者必須根據歌詞情緒和語氣的需要,相應調整歌曲速度。如演唱“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一樂句時要從唱“故壘”時的緩慢,到“西邊”的凝重,到“人道是……”速度漸快,再到唱“三國周郎”放慢速度。唱“赤壁”時則需要再放慢甚至停頓,才能唱出穩健的感覺。像這樣變化速度的處理,才能夠完美表現出這首作品的內涵。
以上就是本人對藝術歌曲《大江東去》在演唱過程中如何進行感情處理的簡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