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雪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芻議聲樂語言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
程瑞雪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21世紀以來,隨著國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社會各界對聲樂藝術的重視程度逐步加大,學習聲樂藝術的群體規模越來越大。聲樂學習中聲樂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聲樂語言作為聲樂學習的重點內容,發揮著巨大的藝術作用。基于此,本文通過研究聲樂和聲樂藝術具體內涵,對聲樂語言在聲樂學習中重要性進行詳細闡述。
聲樂語言;聲樂學習;重要性
聲樂學習中需要重點進行語言、聲音的控制,以此來突出作品的主題和內容,體現出聲樂作品的生動性、形象性和真實性。因此,聲樂學習技巧的掌握需要積累豐富的經驗,學習好聲樂語言基礎知識。作為聲樂學習的核心內容,聲樂語言是聲樂內容呈現、情感表達的基礎組成部分。與此同時,聲樂語言不同,所形成的聲樂體系也有所差異。實踐證明,聲樂語言在聲樂學習中的作用巨大,其研究意義深遠而重大[1]。
聲樂與聲樂藝術是聲樂學習中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基礎知識。筆者通過歸納、總結國內外前人學者的研究成果,認為聲樂表演藝術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一是聲樂;二是器樂。聲樂是音樂表演者通過語言、聲音所表現出的音樂,作為音樂與文學有機結合的藝術形態。國外對聲樂表演的定義僅僅局限于歌唱,而中國對聲樂表演的定義范圍較廣,將聲樂表演統稱為歌唱、戲曲演唱、曲藝演唱等。聲樂和器樂的表現方式完全不同,聲樂的表達更為明確、更為直接、更為真摯。聲樂藝術表演過程中,不能將其獨立開來。完整的聲樂藝術表演不僅需要通過語言和聲音來表達,而且需要融入聲樂思想、音樂理念、語言韻味和演唱風格。可以看出,聲樂具有一定的藝術特性,這便是對聲樂藝術的一種完整概述。聲樂藝術的主要特征之一為語言與音樂的完美結合[2]。實踐證明,聲樂語言所涉及到的具體內容可以分為三種:一是詞作者按照聲樂語言特征、現實生活元素,利用文學語言進行歌詞創作;二是曲作者嚴格按照歌詞內容,融入情感要素,結合語境畫面,進行聲樂旋律設計;三是演唱者通過對歌詞內容、歌曲旋律進行深入研究和完全理解,用美妙的歌聲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聲樂主題。可以說,一首完整的歌曲,需要歌詞和曲譜來填充。因此,聲樂藝術的主要特征之一為語言與音樂的完整結合,這就需要在聲樂學習過程中,重視對聲樂語言環境的塑造,并以此為學習重點,增強聲樂語言學習的有效性。
(一)聲樂語言有利于聲樂藝術作品情感的完整體現
聲樂語言對于聲樂內容呈現、情感體現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聲樂表演者需要將作品的中心思想、基本內容、情感基調等向廣大聽眾完整呈現出來。唯有此,才能讓廣大聽眾對聲樂藝術作品主題、內容、情感、思想有一個系統、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聲樂作品表演中,表演者可以通過不同的音調來表現不同的韻律,結合聽眾的欣賞需求,進行語言、語氣的變化,從而流露和表現出聲樂作品的情感特征。聲樂作品分析過程中,需要牢記歌詞,了解語言、語氣、曲調特征[3]。牢記歌詞的目的是加深對詞作者情感的理解,了解語言、語氣和曲調特征的目的則是為了生動畫面的形成,從而完整呈現出作品的真正情感特征,有利于對作品的完全理解和作者豐富情感的準確傳達,作品的表現力也將得到較大提升。
(二) 聲樂語言有利于歌唱聲線的改進和完善
歌唱聲線是否完善,直接影響到聲樂作品的整體質量。聲樂語言是否準確、恰當,將會對聲樂作品的聲線產生影響。由于聲母、韻母及聲調的不同,所表達出的詞語讀音、語義有所差異。倘若歌唱聲線不完整、不連貫,那么將會出現語義錯誤、讀音不準、詞意不清晰等問題。可以說,聲樂語言表達不清、不準,都將會影響到最終作品的演唱質量。因此,聲樂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習聲樂語言基礎理論知識,而且需要確保聲樂語言構思精準、表達準確、傳遞清晰,加大發聲、發音準確度、清晰度練習力度。無論是傳統的演唱,還是美聲唱法,都需要突出語言的準確和曲調的完整,而聲樂語言的精準和完整,將有利于歌唱聲線的改進和完善,進而有利于聲樂作品質量的提高[4]。
(三) 聲樂語言有利于民族、地域特色文化的展現
中國有56個民族,中華民族及其文化源遠流長。長期以來,各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繁榮、地域經濟協調發展,民族區域特色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多樣性特征。由于民族、地域不同,所以造成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標準、民俗習慣、音樂文化有所不同。與此同時,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藝術形態鮮明,民俗文化與音樂文化密切相關,并且與各民族、各區域生活習性相互關聯。研究表明,民歌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所形成的固有音樂形態,受到人們的口口相傳,進而成為一種流行性音樂。無論是哪個時代,不論是何種組織和階層,民族聲樂的形式一脈相承,集中了人民大眾的集體智慧,是人們的精神食糧,有力推動社會發展,對區域聲樂風格產生重要作用[5]。聲樂語言與民族、區域文化緊密相關,也就是說,不同的民族、地區,其聲樂語言基礎特征存在明顯差異,這也是人文環境的客觀影響。所以說,聲樂學習中聲樂語言將能夠完整展現出民族、地域特色文化。
綜上所述,聲樂語言作為語言與音樂的集合統一體,語言是主要元素,音樂是作品本質。在聲樂學習過程中,要重視聲樂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演唱取得實效。同時,要掌握聲樂語言、旋律技巧。聲樂學習、訓練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學習者要熟練掌握和運用聲樂語言,確保發音準確、吐字清晰,并親身感受詞語內涵及情感,以此在演唱表演當中獲得靈感,為廣大聽眾帶來極大的震撼和強烈的感染。
[1]周恩澤.聲樂語言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探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06):169-170.
[2]劉乘鷺.聲樂語言教學特殊性及聲樂語言藝術教學分析[J].黃河之聲,2015(23):48-49.
[3]蔣修輝.聲樂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J].大眾文藝(理論),2009(22):42+52.
[4]陳曉.淺談聲樂語言在聲樂藝術中的作用[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94-95.
[5]蘇祥玲.淺談聲樂語言教學特殊性及聲樂語言藝術教學[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