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景峰
(長治學院,山西 長治 046000)
當前,聲樂學習對“模仿”存在兩種極端的看法,其一,不少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其是一種惰性的教學或者學習方法,他們認為“模仿”不是通向藝術的正確道路,開始避諱探討,不提倡使用,甚至堅決反對;其一,過分強調“模仿”,強調必須原汁原味,字、句、動作、細節(jié)都必須要模仿的精準到位,稍微有差池就會被批褻瀆經(jīng)典,這種情況尤其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聲樂藝術傳承和發(fā)展方面。實際這兩種態(tài)度都存在一定問題,都對聲樂學習不利。“模仿”和“創(chuàng)新”本身就是聲樂學習中繞不開的話題,為了更好探討聲樂學習中有關“模仿”和“創(chuàng)新”的問題,本文選擇研究該課題。
在《辭海》中“模仿”字條的解釋為參照榜樣,做出類似動作或者行為的過程。而模仿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天性,從出生就開始模仿各種行為。人類利用仿生學研制出許多有利于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產(chǎn)品,例如:雷達、飛行器。而在學習聲樂過程中,尤其是在剛剛接觸或者接觸新的聲樂形式時,學習者總會有一種無方向感,而這時,“模仿”就成為一種很直接的學習方式,而且在沒有出現(xiàn)專門音樂藝術前,聲樂的傳承基本靠師傅帶徒弟,徒弟模仿師傅的方式進行,而專業(yè)的音樂學院也是匯總多種聲樂形式,并不排除這種學習方法,著名歌唱家擔任音樂學院教師或者開展講座的情況十分常見。因此,可以說“模仿”不能簡單的理解成不積極的學習方法,相反,在初級階段,這可能還是一種積極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模仿”還存在許多優(yōu)勢,第一,在模仿中可以不斷修正自己在發(fā)聲的錯誤,第二,模仿是建立在幾代藝術家多年積累的基礎上學習,這可以幫助學習者快速掌握發(fā)聲技巧和理解聲樂藝術的美感。當然,“模仿”也絕對不是完全的模仿,不是完全照搬,詞義本身的解釋也是“參照榜樣”。完全照搬也不是對模仿的正確理解。
聲樂學習中“模仿”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如下:一直在模仿,模仿在早期學習中十分必要,可是不能一味的模仿,一味模仿會使學生失去獨立性,進而產(chǎn)生依賴性,一味模仿完全是一種奴隸式的模仿;在“模仿”中還存在選擇模擬對象不恰當,在模仿中兵沒有主動去了解被模仿者的長處和不在,沒有真心分析自己模仿內(nèi)容等情況。這些帶有問題的模仿基本屬于無價值的模仿,不能幫助學習快速跨入聲樂學習的門檻。
1.入門階段盡量選擇“模仿”
為了盡快、更好的邁入門檻,不管是學習傳統(tǒng)民族聲樂,還是學習現(xiàn)代西方聲樂,聲樂學習的初級過程中都應該盡量選擇這種依葫蘆畫的學習方式,這就如同練習寫字一樣,首先需要描紅,描紅可以為后續(xù)練字打下基礎。初雪階段的模仿也發(fā)揮一樣的作用,只有通過模仿才能對聲樂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并在逐漸模仿中掌握聲樂學習中其他內(nèi)容。
2.在模仿學習中找準定位、掌握技巧
在模仿中,不應該是那種奴隸式,生搬硬套式的模糊,而是應該在教師的幫助下,找到適合自己的模仿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模仿的聲樂資料盡心學習,分層次和分階段不斷模仿學習,在長時間的模仿中領悟,學習模仿內(nèi)容,消化并將學習內(nèi)容為自己所用。例如:如果自己聲音呈現(xiàn)粗獷、低沉的狀態(tài),就不要去模仿清純亮麗的聲樂演唱者,而音域不夠寬廣的學習者,就不要追求高音。模仿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同時也是認清并強化自己的定位的過程。模仿過程中,學習者還應該認真的分析被模仿者的演唱技巧,在不斷的學習中,鍛煉自己的發(fā)聲器官、呼吸技巧,吸收被模仿者聲樂演唱的優(yōu)點,通過模仿,掌握聲樂演唱意識、歌唱共鳴、情感處理、音質音色的變化、吐字咬字的方法等演唱技能,形成適合自己的發(fā)聲技巧。
模仿只是學習一種方法,畢竟不是目的,如果被別人稱為***第二,那只是說明你模仿達到一定程度,可還是沒有形成自己的特點。進行模仿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技能,在于形成自己的特點,因此,模仿學習最終還是要進行創(chuàng)新。在聲樂模仿學習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如下情況:在鍛煉自己演唱技巧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去體會和分析模仿的作品,進而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作品;著名的音樂家譚盾曾說過:模仿要上升到“神似”的階段,他指出在模仿其他優(yōu)秀者形式只是模仿的初級階段,應該進一步學習,在神似的基礎上融入學習者自己的特點,形成新的方法或者風格。在模擬創(chuàng)新方面,我國聲樂演唱藝術為后進者提供了良好的榜樣,我國許多老歌唱家都在積累大量模仿經(jīng)驗中發(fā)展出自己的特點,老一輩歌唱藝術家數(shù)不勝數(shù),青年演唱家吳碧霞也在模仿民族唱法后大膽加入自己的觀念,創(chuàng)新民族唱法的美聲。
總之,模仿不僅不是落后的學習方法,相反它的作用還不容替代,需要學習在正確認識模仿學習的基礎上,采取正確的模仿學習方式并積極勇敢的創(chuàng)新。
[1]丁玉潔.聲樂學習過程中的模仿與創(chuàng)新[J].戲劇之家,2017,07:76-78.
[2]龐忠海.談聲樂學習中如何進行模仿及創(chuàng)新[J].科技展望,2016,26(28):218.
[3]王琦珍.淺談聲樂學習中的模仿[J].黃河之聲,2011,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