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彥婷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歌唱形體表演的美學思考
韓彥婷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形體表演是歌唱者情感的表達手段和表現方式,是集聽覺、視覺、感覺于一體的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研究歌唱形體表演的美學意義是音樂藝術美的原則需要,通過歌唱形體表演的手勢美、眼神美、身姿美、步法美,來揭示深層次的內在美,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
歌唱;美學;形體表演
歌唱形體表演是一項綜合的藝術形式,是集聲音、戲劇、語言、情感、造型于一身,同時又綜合了舞美、燈光、環境、聲場等藝術形式的舞臺表演方式,是歌唱主體與審美主體的觀照和互動,是聲音、形體、造型、情感的完美統一和生動表達。
形體表演是歌唱者情感態度的表達手段和表現方式,它是無聲的語言,是具有自然性、民族性、社會性的一種肢體符號。形體表演的產生與構成是人體活動的結果,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因素,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群,他所表現的形體內容、形體風格是不盡相同的,是一種包含著心理、生理、社會、民族、歷史、文化等等在內的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歌唱者不僅要具備嫻熟的歌唱技能,還要運用肢體語言來傳遞思想、表達情感,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正是這種無聲的語言增強了舞臺感染力,增強了歌曲的形象性和觀賞性,是一種將聽覺、視覺、感覺融匯一起的綜合的藝術形象。
研究歌唱形體表演的美學意義是音樂藝術美的原則需要,是聲樂藝術實踐的理論依托。歌唱者通過外形美的表象,來揭示深層次的內在美,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在網絡媒體、視聽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僅憑好嗓子、好技術很難滿足觀眾的欣賞需求,越來越要求歌手有豐富、精湛的表演才能,如此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才能有市場,才能獨占鰲頭。
研究歌唱形體表演的美學意義將對整個聲樂藝術美學體系的構建起著完善作用,并對學科研究對象的深度與廣度有著拓展意義。
歌唱表演中的手勢來自生活,是生活的美化。手是身體的眼睛,手勢動作應該是千姿百態的,演唱者的手勢、動作不僅是歌曲語言內容的形象化、細節化的表現手段,同時更是音樂作品情感的外在體現。
聲樂演員在演唱時雙手動作要求自然、協調,做到隨情而動,把手勢動作放在有意無意之間。如果為了做動作去故意擺弄手勢,動作就顯得生硬、做作,我們的手勢要富于美感。手勢常見的有贊美式、托月式、提藍式等,同時還要結合手臂的運用,一般演唱中用得較多的是“攤手”、“云手山膀”、“山膀提甲”等動作。不同的手勢表示不同的情緒情感,我們要根據歌曲的風格、意境來設計我們的手勢,我們要把手勢動作作為表現感情的一部分,形成輔助歌唱的“無聲的語言”,使歌聲、手勢與感情完全融會在一起。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表演中眼神是畫龍點睛的關鍵環節。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首先眼睛要有神,用眼神與觀眾交流,用眼睛表達情感。眼睛要炯炯有神,各種眼神,應隨著人物命運、情感差異、心理活動的不同而恰當自如地變化。
中國戲曲特別講究眼神的訓練,眼神訓練是戲曲藝術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功課。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素有養鴿練眼神的美譽,梅先生通過訓練信鴿練習眼神。那么其他的還有觀看點燃的香柱,觀看燈籠等等訓練眼神的方法。無論是哪種訓練方法,都在于日常的訓練,貴在堅持。
身姿是舞臺表演中身體轉動的規律和方法,根據不同的聲樂作品塑造不同的站姿、身姿。歌唱者在臺上站姿的三個方位、角度——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站立時要“丁字步”站直,并要求挺胸、展肩、立背、繃腿、夾臀,而且身體面向觀眾的角度是藏二留八,即二分向后留給自己,八分向前面向觀眾,使站姿富有曲線美、含蓄美。任何局部動作都要因情而發,要動一發而牽全身。做動作時要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動作的起始要富于美感,是圓潤連綿的弧線形,而不是生硬的直線型。戲曲講究身段,一舉手、一投足、一蹙眉、一聳肩都是情感,都是味道,都是功夫,這種訓練來源于平日的嚴格的、規范的積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師傅學戲曲,一招一式都是在棍棒下練就而成的,無論嚴冬臘月,無論風雨雷電,從不停止練功,這些積淀造就了成功的聲樂家——郭蘭英老師,她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是人民的歌唱家。
聲樂作品情緒的千變萬化、起伏跌宕,觸動表演者內心發生變化而流露于姿態。不同形體、不同身姿體現不同的藝術造型、展示不同的氣質和風格,從上臺亮相開始,到舞臺上的舉手投足,直至表演全部結束,表演者的形、神都要融入音樂、化入造型,成為音樂流動的一部分。
臺步是指在舞臺上的行走。歌唱者在舞臺上要以唱為主,視傳情達意的需要可有少量的走動。一般在前奏、間奏中,可在舞臺的前后左右多方位做巧妙的調度。而且要節奏協調,行走步伐的節奏要與歌曲的節奏相協調。不同的音樂風格、不同的音樂節奏、不同的作品風格要求用不同的步法來表現,比如快節奏歌曲,步子可以小而快;舒緩悠揚的節奏,步法要慢而柔等等。
總之,形體表演的純熟與自然,需要我們多多進行舞臺實踐,通過自然、美好的形體表演,呈現作品表現的深度和廣度,增強歌唱藝術審美的完整性。
[1]許講真.歌唱藝術講座[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01).
[2]楊立崗.聲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08).
[3]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04).
[4]李春燕.歌唱中的形體表演[J].甘肅高師學報,2004(04).
[5]林徐源.淺談聲樂演唱中的舞臺表演藝術[J].福建歌聲, 2001(04).
J604
A
韓彥婷(1975—),女,回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音樂系主任、教授。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編號:2014第B0 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