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月
(遼寧兒童藝術劇,遼寧 沈陽 110000)
從創作到表演
——兒童劇與影視劇之比較分析
袁 月
(遼寧兒童藝術劇,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文化市場也日益繁榮,人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兒童劇作為一種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戲劇類型,在培養兒童思維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響,但兒童劇與也因其特殊性,與其他影視劇類別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為此,本文針對兒童劇的概念進行闡釋,并從兒童劇的故事創作、兒童劇的角色創作以及兒童劇的表演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其與影視劇的差異,
兒童劇;影視劇;分析比較
兒童劇作為一種戲劇類型,與影視劇存在著許多共性,但由于其較為特殊的服務對象,因此也在多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兒童作為全社會關注的群體,為其服務的兒童劇創作在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兒童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相應的作用,為區別兒童劇與影視劇之間的差別,本文闡述兒童劇的概念,并從劇本的故事創作、兒童劇的角色創作與兒童劇的表演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兒童劇與影視劇之間的差別。
兒童劇是一種以兒童為服務對象的戲劇種類,其中包括話劇、歌劇、歌舞劇、戲曲、童話劇、木偶劇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劇種,兒童劇不僅具有戲劇的一般特征,在故事情節、人物角色的塑造以及表演的方式上更加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與思維方式,能夠適應兒童獨特的情趣和心理狀態,兒童劇具有鮮明活潑的角色與形象和明快有趣的故事情節,通過這些要素的綜合表達,向受眾兒童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念,滲透著德育教育,讓兒童能夠收到美的熏陶與感染。在兒童觀賞兒童劇的過程中,通過故事情節的設置,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并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培養兒童的創造精神,使兒童能夠以正確的態度與觀點認識和看待現實世界,以達到樹立、鞏固自身道德感的作用。因此在兒童劇的創作中,應具有明確的思想主題和道德取向,通過真實生動的人物性格與行為反應現實生活,還應具備相對完美的藝術構思,使兒童能夠得到美學的感染和熏陶。
兒童劇劇本創作應符合兒童心理與兒童的思維、認知方式,具有其自身固有的創作規律,進行兒童劇劇本創作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以下對兒童劇劇本的創作與影視劇劇本創作進行分析比較。
相對影視劇多樣化的主題設置,兒童劇的思想內涵中教育性更加鮮明。兒童的可塑性較強,很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因此應重視其教育性。
兒童對抽象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因此兒童劇總是借助生動活潑的形象來表現內涵,而影視劇在這方面限制較少,抽象性概念的應用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劇集的內涵。
兒童接受事物往往憑借自身的興趣,喜歡的內容就看,不喜歡的就不看,因此在兒童劇創作中,必須要具備趣味性,吸引兒童的興趣。[1]影視劇在劇本創作中則不需要過分關注趣味性,通過強烈的戲劇沖突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
兒童劇創作要求故事結構相對單純,情節生動緊湊,使得兒童能夠容易理解。而影視劇的劇本結構應相對復雜,不僅要著重人物復雜性的塑造,還要在復雜情節和戲劇沖突中保持邏輯嚴密。
兒童劇的角色創造是將角色分析轉化為舞臺形象的藝術創作過程,因此兒童劇角色創造要求情感體驗能夠與情感表現相統一,形體動作與心理動作有機結合,語言與動作能夠有機統一。
兒童劇的戲劇形體動作應符合兒童情趣,具備天真、隨意、自由、幼稚等等特點,除了形體動作,語言動作也需要符合兒童簡單、幼稚的特點,比如使用簡單的短句與稚氣的語氣等進行演繹。[2]而影視劇的要求則較為復雜,形體與動作的表現根據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來進行表現。
兒童劇應通過多種藝術手段刻畫角色鮮明的個性,表達角色的內心世界,其中歌舞就是一種非常活潑生動的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兒童劇的角色創造。而影視劇則根據劇本的情節要求來選擇合適的藝術表現形式。
兒童劇的表演要求取決于兒童本身,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喜好特點,在進行舞臺表演時,只有生動的舞臺表演和夸張活潑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才能給予兒童視覺聽覺的沖擊力和吸引性。影視劇在生動性上沒有必須要符合兒童特性的要求,則要求表現更加自然真實,面部表情以及語言動作等不需要特別的生動和夸張,而要通過面部的細微表情來表達角色的感情和內心的變化。[3]
兒童劇的風格應適應兒童的藝術審美水平,所以兒童劇的舞臺表演風格、選擇的表演題材和方式也應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做到簡潔明快,讓兒童在劇情理解上更為容易和順暢。影視劇的表演風格由整體的故事劇情來決定,常常帶有復雜、深邃等特點,在沖突的戲劇表現上要有一定的張力,才能夠打動觀眾。
兒童劇舞臺表現中,舞臺的美術設計十分重要,舞臺美術對于創造舞臺表演的整體氛圍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在童話劇、神話劇等非現實主義題材的兒童劇中,通過舞臺美術為兒童營造一種美輪美奐的、浪漫奇妙的美感。影視劇的舞臺美術和背景搭建則根據情節的需要進行,通常要求寫實和細膩,鏡頭語言的內涵更加豐富,突出場景的張力和環境與情節的融合性。
兒童劇作為一種較為特別的戲劇種類,擁有極為特殊的服務對象,通過其與影視劇的比較,我們得出結論,在兒童劇的創作中,應注意其教育性、生動性、趣味性等,表演方式和角色的創造也應具有夸張、生動、活潑、簡潔等特性,為兒童創造一個充滿想象與浪漫的世界。
[1]杜邨.兒童劇不能“站著寫”[J].上海戲劇,2016(09):38-40.
[2]馮萌.兒童劇的藝術格局及其創作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10):31.
[3]毛美娜,王銳,黃昊,等.從創作到表演——兒童劇與影視劇之比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03):101-102.
J8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