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梅
山東省金鄉縣人民檢察院,山東 金鄉 272200
檢察機關加強執法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實踐與思考――以金鄉縣人民檢察院為視角
李亞梅
山東省金鄉縣人民檢察院,山東 金鄉 272200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明確提出要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因此,檢察機關作為國家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承擔著執法監督的職責。近年來,檢察機關緊緊圍繞“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立足工作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執法監督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執法監督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以作者所在院開展執法監督工作實踐為視角,總結經驗,剖析存在原因和問題,并提出加強執法監督工作的意見建議。
檢察機關;執法監督;完善立法;提升能力
2016年以來,該院共依法立查職務犯罪案件17件26人;受理提請逮捕各類刑事案件309件388人,依法批準逮捕247件291人,不批準逮捕55件74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案件475件643人,經審查提起公訴405件518人;監督立案5件10人,監督撤案7件7人,糾正公安機關漏捕12人,追訴漏犯11人,向公安機關發送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17份,發送書面檢察建議2份;依法提出刑事抗訴4件5人;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34件;辦理民事行政檢察案件28件。
(一)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嚴厲打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對重大復雜、突發性、惡性、存在群體性上訪隱患的案件適時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提高打擊犯罪合力。如致1名孕婦和1名兒童死亡的魚山街道趙某某搶劫殺人案、正信等擔保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等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案件,該院均依法提前介入,快捕快訴,有效震懾了犯罪。在嚴懲刑事犯罪的同時,嚴格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強化對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依法寬緩處理。加強涉檢信訪源頭治理,認真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受理的91件群眾信訪案件均依法妥善處理。今年“兩會”期間,該院派駐雞黍檢察室幫助興隆鎮供銷社職工追討被挪用的養老金9萬多元,及時有效防止了一起進京上訪事件發生。加大檢察環節救助力度,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2件,發放救助金125000元,促進社會矛盾有效化解。
(二)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犯罪的高壓態勢,嚴厲查處職務犯罪
堅決貫徹中央、省市縣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關于反腐敗斗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職能,“打虎拍蠅”齊發力,懲治預防兩手抓,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同時加強自偵部門與公訴部門的溝通協作,防止因違法偵查導致非法證據被排除,證據效力被削弱。嚴格遵守辦案規定,堅持人性化執法,確保案件質量。依法查辦的濟寧市國資委原主任曹某某受賄案終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
(三)認真開展訴訟監督工作
一是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牢固樹立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實體與程序并重的理念,克服消極懈怠心理,不斷強化辦案人員主動監督意識,做到該監督的絕不手軟,該糾正的絕不含糊,對發現的監督情況嚴肅對待,及時督促糾正。二是突出執法說理。認真細致的做好當事人的相關情緒疏導、政策講解、釋法說理工作,增強執法的群眾接受度和認可度,最大程度地化解因案引發的矛盾,增強執法效果。三是強化程序監督意識。著力加強對偵查機關移送起訴案件的程序審查,繃緊程序審查這根弦,把住受理案件的第一道關。四是突出溝通協調為手段,有效實施審判監督。對一些檢法兩家有分歧的案件,事前向法院進行口頭交涉,充分闡明檢察機關的觀點和態度,從而加強審判監督的效果。五是加強社區矯正執行監督。由定期檢察、專項檢察向日常檢察轉變,切實加強交付、監管、矯正、變更、解除等環節監督,糾正社區矯正違法6件。依法派駐基層檢察室,掛牌成立了南片和北片社區矯正檢察室,進一步完善了社區矯正檢察常態化監督機制。
(四)扎實開展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監督工作
先后在縣公安局及派出所設立4個派駐檢察室,改“坐堂等案”為上門監督,將檢察機關監督關口依法“前移”,從源頭上為偵查工作“把脈”。通過協調配合和監督制約相結合、引導偵查和依法監督相結合、派駐檢察和定期巡查相結合等方式,依法開展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派駐檢察室工作人員通過登錄公安機關警綜平臺、審查有關法律文書和證據材料、參與公安機關案件討論、旁聽訊問及詢問、旁觀現場勘驗等活動積極開展監督工作,切實提升了偵查監督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五)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提高監督質量
首先,注重聽取律師意見。在辦案過程中該院由被動聽取律師意見向主動聽取轉型,注重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證據,并在審查逮捕書中對聽取律師意見予以體現,有效的提高了辦案質量。其次,積極與相關責任部門協調。2016年3月,“5.7億山東非法疫苗案”消息傳出,引發輿論關注,該院偵查監督部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及時發送檢察建議,并聯合相關部門,重拳出擊危害食品藥品案件,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該院還組織開展了以“加強偵查監督、維護司法公正”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特約檢察員、公安干警和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參加召開座談會,與會代表從進一步加大偵查監督工作力度、強制措施的使用、擴大檢察宣傳等方面對我們提出的寶貴的意見建議。
(六)探索創新,積極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該院針對未成年犯罪的特點,結合未檢工作的實際經驗做法,深入開展符合未成年犯罪工作的“彩虹工程”三步曲,在起步曲中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訴前調查機制、辯護律師介入未成年人案件機制,保護未成年人訴前合法權益;在高潮曲中堅持可訴可不訴案件不訴原則,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制作檢察官“勸誡書”,提出“檢察官寄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施“三優先”模式等,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慎重起訴;尾聲曲中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辦法》,全面落實、規范犯罪記錄封存工作、構建檢察、社會、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幫教模式等,主動幫助失足青少年回歸社會。并且安排專人,制作了《關愛女童》及《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講課課件,積極聯系全縣中小學,開展法制講座,對在校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預防未成年犯罪、提高未成年自身的保護意識。
(七)認真履行民行檢察法律監督職能,多元化監督格局穩步健康發展
一是加大對生效裁判結果的監督。堅持把裁判結果監督作為民行檢察工作的重點,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暢通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來源渠道,使民行監督的范圍不斷擴大,力度不斷增強,依法監督糾正了一批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裁判,維護了法律的尊嚴。二是加大對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的監督。充分靈活運用檢察建議,加大對法院應立案不立案、違法送達、違反回避規定、違法采取訴訟保全措施、嚴重超審限等違反訴訟程序的審判活動的監督,審判人員違法監督案件數量和采納率與去年同比均上升173%個百分點。
(一)執法監督機制立法不完善
雖然檢察機關是憲法明確規定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但目前法律法規對于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缺乏具體的規定,不利于檢察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八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但對檢察機關通知立案后公安機關拒不立案、法院自訴案件等,檢察機關應該如何監督,法律未明確規定。
(二)執法監督手段缺乏強制性,導致監督效果弱化
實踐中,檢察機關執法監督工作主要通過通知立案、糾正違法、抗訴以及發送檢察建議等方式進行。實踐中檢察機關主要通過發送糾正違法通知書和檢察建議書進行監督,而這兩種監督方式因缺乏保障措施而使其效力大打折扣,即使被監督機關不理會糾正違法通知或檢察建議,檢察機關也缺乏有效的途徑監督建議的落實。
(三)法律權責不明確,使行政執法監督缺乏可操作性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應該督促其糾正。這明確了檢察機關可以對行政違法行為進行監督。但目前我國現有行政法律法規對檢察機關對行政機關的執法行為如何進行法律監督,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導致檢察機關直接對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進行法律監督缺乏操作性。
(四)監督意識不夠
受傳統執法觀念的影響,擔心監督嚴了影響與其他執法機關的關系,怕得罪人而重辦案輕監督,重配合輕制約,從而影響檢察監督職能的發揮。
(一)完善立法,增強可操作性
履行好執法監督職能,首先要解決好立法和司法解釋的完善問題。通過立法和司法解釋來明確細化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范圍,對檢察機關的監督對象、內容、救濟方式等進行明確的規定。建議盡量細化與偵查監督、審判監督相配套的操作細則,增強監督的可操作性,減少隨意性。同時,鑒于目前檢法兩家司法解釋時有矛盾的現狀,建議在相關問題上統一司法解釋權,減少不必要的矛盾,確保司法活動的高度統一。
(二)注重溝通協調,強化監督效果
進一步增強工作主動性,自覺把訴訟監督工作置于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之下,及時報告重要工作部署和工作事項,緊緊依靠黨委、人大的支持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排除監督中的阻力和干擾。在依法監督糾正執法、司法不當行為的同時,加強與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等司法、執法機關的溝通聯系,建立聯席會議等制度,統一執法尺度,完善規范工作制度。積極推進“兩法”銜接信息平臺建設,建立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借助“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宣傳平臺,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增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三)拓寬監督途徑,增強監督力度
一是通過對重大案件提前介入指導偵查等方式,將執法監督的關口前移,做到對訴訟過程實時監督、及時糾正。二是在對具體案件的訴訟活動進行糾正違法的同時,也要對相關司法、執法機關執法不當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幫助其建立健全內部防控制度,促進公正規范執法。三是在加強日常監督的同時,及時梳理在執法監督中發現的突出問題,適時開展專項監督,加大專項監督力度,增強監督實效。
(四)加強素質建設,提高履職能力
檢察機關整體監督能力取決于檢察人員監督能力的高低。因此,要提高執法監督的能力,必須要全面加強檢察隊伍建設。一是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培訓工作,提高干警的業務水平,更新監督觀念。二是要開拓視野,優化檢察干警的素質結構,在人才觀念上求突破,堅持用先進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干警頭腦,增強隊伍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休養。三是要狠抓紀律作風建設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設,做到公正廉潔規范文明執法,處處維護法律的權威和檢察機關的公信力。
[1]羅再紅.刑事公訴中的法律監督的完善[J].人民檢察,2010(11).
[2]顧華斌.當前基層檢察院訴訟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EB/OL].正義網,2014-8-19.
[3]老邊區檢察院加大訴訟監督工作力度[N].營口日報,2009-3-9.
D
A
2095-4379-(2017)24-0123-02
李亞梅(1973-),女,漢族,山東金鄉人,山東省金鄉縣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