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華
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高校宿舍管理涉及的法律問題
賈曉華
中山大學法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宿舍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一個重難點,改進宿舍管理要首先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明確。本文從宿舍法律性質出發,分析了高校和學生兩方各自的權利義務,最終提出高校宿舍管理的建議。
高校管理;宿舍管理;學生權利
宿舍作為大學生們的棲息之所,本應是安全、平靜之地,但是有關高校宿舍糾紛的報道屢見報端。2010年蘇州某高教區一高校男生在長達十個月時間內頻繁將女友帶進自己的宿舍約會,引發同宿舍同學間的尖銳矛盾。2010年11月四個男生約定以武力解決問題,最終致使兩位同學的死亡。2011年,廣東某高校發生學生“被裝空調”事件,學校在學生暑期離校的情況下進入宿舍安裝空調。不斷出現的各式糾紛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在校生活穩定、安寧,更是對高校的宿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上述案例引發筆者的追問,宿舍于學生而言,是完全自由支配的私人住宅嗎?學生享有憲法規定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的權利嗎?高校禁止宿舍同居現象合理性在哪?在宿舍內學生的權利義務何在?高校管理宿舍有何種權利,又應承擔哪些職責呢?管理權的界限在哪?下文將對這些問題進作法理分析,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的關注和思考。
宿舍于學生而言,是居住、學習、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構成了法律意義上的“住宅”。住宅通常是指自然人長久或者暫時居住的處所,在法理解釋上,供人居住和生活的場所都應被視為住宅,其范圍“不僅包括私人房屋,還包括寄宿宿舍、旅館等,其成立無需具備獨立的建筑結構或持續性的使用等時空上的要件”。大學生宿舍作為供學生居住且與外部隔開的獨立空間完全具備了住宅的特征。
首先,學生向學校支付了住宿費,合法取得宿舍的居住權,盡管“學生宿舍帶有較多的教育福利性質,住宿費只是補貼必要成本的象征性收費”。但同時,學生承擔了接受學校對其日常行為進行管理的義務,部分權利如人身自由權得到限制,因此學生的居住權也同樣受到了限制,如高校的宿舍管理規定普遍禁止學生私自調換宿舍、留宿異性、在宿舍經營、飼養小動物等。其次,從客觀方面來講,學生對宿舍實施了居住的行為,學生入住宿舍后,長時間、穩定地居住在特定的房間里。最后,從主觀方面來講,學生對宿舍有居住的意思表示,生活起居都在特定的宿舍里進行,要求私生活自由、自主,不受外界侵擾。
因此,學生宿舍是法律意義上的住宅,學生在宿舍中應當享有普通公民在私人住宅中所享有的進行私人活動的自由和權利,也享有宿舍不受非法侵入和非法搜查的基本權利。但如前所述,學生同時需承擔接受學校對其入住宿舍后日常行為的管理的義務,這是學生宿舍較一般住宅的特殊性所在。
(一)高校宿舍管理權力的性質
高校宿舍管理權主要源自《高等教育法》第11條、第28條的規定,高校享有對“教育教學活動、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的民主管理權,指高校及其職能部門依照既定的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的權力(利),以保障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
我國高校管理權具有權利和權力的雙重屬性。高校的“法人地位”決定了高校享有民法上規定的各種權利,其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教育法》也賦予高校作為教育者所享有的一般事業單位法人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法定權利和義務,如辦學自主權、自主管理權等。在這個意義上,高校管理權具有權利屬性,體現了高校作為事業單位法人所具有的法益。同時,高校作為代表國家為社會提供教育的機構,體現的是國家的教育權。這種權力一方面體現為國家通過法律法規對高校賦予了特定的職責,以維持正常教學與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為高校管理權利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這個意義上,高校的管理權是國家法律、法規授權行使的行政權力,具有公權力性質,體現的是高校作為授權行政組織所代表的公共利益。
宿舍管理權作為高校管理權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也具有權力和權利的雙重屬性。高校作為政府教育職能的行使者代表公共利益,對學生宿舍實施管理行為,是高校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之必需,其宿舍管理權具有公權力屬性。高校在行使其宿舍管理權力時,與學生之間是行政法律關系,學生應履行服從高校合法管理的義務。
(二)高校宿舍管理權力的具體內容及邊界
宿舍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日常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在日常行為管理方面,高校有權自主制定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宿舍管理辦法,明確高校及學生各自的權利義務及權利救濟方式,以及加強日常檢查行為,確保宿舍管理辦法的執行。宿舍盡管是學生的住宅,但學生并不享有完全的自由支配權,學生需承擔接受學校管理日常行為的義務,如不得遲于規定時間歸宿、不得留宿異性等,這是為保障合理有序的學生生活環境所必須的。
在安全管理方面,《消防法》、《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規定高校有消防安全職責,有職責必有職權。高校對宿舍的安全管理是履行法律、法規、規章授予其的職責和職權,比如,學校組織管理人員檢查學生在宿舍是否有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情形,就是行使權力的一種體現。
需明確的是,高校的職責是其肩負的必須履行的責任,否則即構成了瀆職行為。在本文開頭所述的留宿異性的案例中,高校宿舍管理人員在長達十個月的時間內竟然沒有發現、制止這一違規的行為,實為高校的失職。管理權的不行使使得學生讓渡權利的基本目的——正常的教學秩序、生活秩序——不能實現,學生的人身、財產也處于缺乏保障的環境之下。
但同時,高校的管理權力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應受到學生基本權利的制約。從權力的來源上說,權力來源于權利。在近現代,國家權力根本的來源和依托則是人民以明示(如公開選舉等)或默示的方式授權或委托。高校所擁有的對學生宿舍的管理權力是國家教育職能權力的下放的產物,從根本上說來源于學生入住宿舍時基于享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目的而讓渡的權利。學生讓渡權利、接受管理的目的是為享有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也即是說,高校的管理權根本意義上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在安全、穩定、有序的校園內學習和生活,使學生的受教育權真正落實。
大學生作為高校宿舍管理的對象,依法有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和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的義務,但同時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大學生絕大多數年滿18周歲,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享有作為“自然人”和“社會人”所享有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權利,對其進行保護正是國家和政府的最基本的責任之一。同時,他們又在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享有作為受教育者的具體權利。《教育法》第四十二條對憲法規定的公民受教育權進行了具體化分類,《高等教育法》還規定了大學生享有獲得物質幫助權、社團組織權、證書獲得權等。這是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內涵所在。
因此,大學生享有的權利實際上是一個權利群,由學生作為人的權利和作為獨特群體——學生——的權利兩部分組成。具體而言,大學生享有上述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的權利外,還享有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隱私權、財產權也不容踐踏。但不排除高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以及保障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而采取的對某些權利的合理限制。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和保護學生享有的權利群,不能把學生僅僅看做是管理的客體而忽視其權利,肆意行使管理權。
與大學生基本權利相對應的是高校的宿舍管理義務。前已論及,高校管理權也有權利的屬性,高校應提供后勤服務以維護正常的生活秩序,從這個角度理解,這種管理實為后勤服務。在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大背景下,高校往往將宿舍的日常保安、物業管理、維修、清潔衛生以及派送報刊、供水供電等業務委托給物業公司。物業公司向學生提供物業服務,二者間處于平等的法律地位。高校與物業公司的關系是委托代理關系,物業公司在委托合同授權下對學生進行合同項下的服務時,代理人行為的法律效力歸于被代理人,高校應就物業公司的行為對學生負責。高校有義務保證其代理人的行為符合雙方的協議,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
高校和其代理人在提供相關后勤服務時,不得越界侵犯學生的基本權利。我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因此權利是有限制的,是受法律約束的,行使自己的權利要以不侵犯他人權利自由、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善良風俗為限。盡管高校不是“公民”,但作為民事法人被法律賦予法律人格,應受到與公民同樣的限制。高校在行使其管理權時,也應遵守上述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學生享有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上述案例中,高校人員在住宿學生不在場、未事先告知學生、未獲取學生同意的情況下進出宿舍,侵犯了學生作為公民享有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的基本權利。
(一)完善規章制度
學生權利和高校宿舍管理權是相輔相成的,宿舍管理權是為了維護學生宿舍的安全有序以及保護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利益。因此,高校應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的方法規范其管理權,使之在權力界限內運作。
首先,規章制度的內容應合法、具體。其中合法是指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與上位法相沖突,不得與學生的基本權利相沖突;具體是指應在規章中明確高校的宿舍管理權有哪些實體內容和行使管理權的程序,不僅規定學生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應規定學校可以做什么、需要怎么做、不能做什么。
其次,規章的內容還應該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符合學生身心發育特點、符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
最后,學生有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權利,在制定涉及學生權益的規章制度時校方應該與學生代表討論,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要能夠被學生所認可。
(二)加強對管理人員和學生的法治教育
在這“走向權利的時代”,加強管理人員和學生的法律意識實屬必要。管理人員是宿舍管理權的實際行使者,只有管理人員有較強的法律意識、熟悉法律法規和高校的規章制度,在行使權力(利)時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校的目標。同時,學生也應加強法律觀念,自覺履行遵守合法、合理的規章制度的義務,同時對侵犯自身基本權利的行為大聲說“不”,用法律武器對抗侵權行為。如此雙管齊下,方能有效恪守權力(利)的邊界,使高校宿舍管理權行使有度。
D
A
2095-4379-(2017)24-0180-02
賈曉華(1987-),山東煙臺人,中山大學法學院團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