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沅
湖南省沅陵縣縣委黨校,湖南 沅陵 419600
試論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實施意義及落實措施
張 沅
湖南省沅陵縣縣委黨校,湖南 沅陵 419600
未成年人,從我國法律的角度上來講,是指年齡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之所以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護他們,是因為未成年人無論是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是處于劣勢的弱勢群體,出于人道主義精神和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來說,以健全的法律保護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是十分必要的。以下筆者將結合自己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認識,談一談該法在我國實施的意義及建議,望能拋磚引玉。
《未成年人保護法》;觀點及看法;意義及措施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一個國家和民族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措施和制度的是否完善,反應了該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水平,未成年人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是我們寄托希望的所在,更是提供強大后備力量的來源,因此,關于未成年人的成長和身心健康的發展狀況意義重大。以下是筆者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看法和建議,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需要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并且還是一個人口大國,在這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中,我們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機制來加以保障,如此,方能確保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有條不紊,有序運行。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未成年人的發展特點,特別是以往青少年違法犯罪所呈現出的一系列問題,筆者認為,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特別重要。通過頒布和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在法律層面賦予了未成年人有效的合法權益,具有了法律效力,處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的所有公民必須嚴格遵守它,這是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違反的,違法必究。
(二)是促使我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
目前,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區域之間不平衡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給我國未成年人成長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比如,有些地方經濟不發達,部分家長存在明顯的落后意識,過早的要求孩子輟學外出打工,這樣的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補貼了家用,但是卻將未成年人的一生葬送,而通過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便可以有效避免和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保護我國海量的未成年弱勢群體。
(三)是提高國民素質,落實我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
未成年人是我們民族的未來,肩負著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復興民族產業的偉大重任。因此,他們一定要有堅強的知識和能力作為后盾。從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條中“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以及第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中,我們不難看出,法律規定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權不受侵犯,這是任何人都不得僭越的,具有強制性,而通過完善這些相應的法規,保證未成年人在校完成學業,學生便可以在不遠的將來運用自己的知識來回報社會,報效國家,從而實現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偉大構想,讓中國夢成為現實。
(一)積極借鑒國外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立法
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意思是指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可以為后來人提供良好的借鑒意義,少走很多彎路。在探尋完善的未成年人相關保護法律措施上,我們也應當積極借鑒他人的經驗,本著批判性繼承的觀念,結合本國國情制定符合自己的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堅決反對“拿來主義”。比如《德國青少年保護條例》中就曾明確規定,計算機游戲必須要像電影和錄像一樣,根據其內容標示出不同的年齡限制等級,法國的兒童保護相關法律,強調了兒童有權利和父母一起生活,但是父母失去了保護兒童能力的除外。通過借鑒外國的相關法律政策,可以幫助完善我國的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制度。
(二)強化政府的建設職能
我們常常會聽到社會上的相關媒體報道,某未成年人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但是訴諸法律的道路卻異常坎坷,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形成了“踢皮球”的態勢,這便是我國法律制度出現空缺的現象,因此,加強政府間的職能建設,強化各部分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建立健全完善的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措施十分重要。
(三)提高未成年人的權利維護意識
未成年人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直接受益者,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如果當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或者未成年人還不知曉,或者苦于訴求無門,那么便是我們制定該法的失敗,因此,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還應當具有關于強化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的明確措施,但是細看我國制定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筆者未能找到于此相關的法律條例,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除要培養學生文化知識外,還應當強化學生自我維權意識,讓他們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概言之,未成年人是振興我國民族經濟、政治、文化等綜合國力的基礎,關于未成年人的成長意義重大。為此筆者提出了些許拙見,比如積極借鑒國外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立法、強化政府的建設職能、提高未成年人的權利維護意識,期望能夠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不斷完善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1]韓旭.論我國未成年人監護制度的完善[D].河北經貿大學,2015.
[2]陳旭.兒童參與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
D
A
2095-4379-(2017)24-0262-01
張沅(1981-),女,土家族,湖南沅陵人,本科,湖南省沅陵縣縣委黨校,法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