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洋
(濟寧市魚臺縣清河鎮石集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芻議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程 洋
(濟寧市魚臺縣清河鎮石集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人們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專業技能素養的要求開始多樣化,好學生的概念和標準已經不僅僅是優異的文化課知識,還包括豐富的專業技能,例如音樂修養和審美情趣,以及培養其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音樂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可以活躍人的頭腦和思維。新的教學改革形勢之下,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已經被逐步放到了重要的研究層面之上。本文希望能夠通過對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進行簡單的剖析,希望能夠發現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在審美能力教育方面的欠缺,提出典型性的培養策略,豐富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內容和方法,為初中音樂教學提供理論依據。
初中;音樂教學;審美能力
現代人的生活日益豐富,互聯網的發達也促進了人們對于各種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作為一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精神愉悅的學科。音樂本身既可以體現美,也可以讓人在美的過程中獲得多學科交叉的感受。新的媒體環境之下,初中生的音樂教學課堂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情境,將音樂表演和人的審美觀緊密結合,使音樂教學傳達多種多樣的感受方式。使初中生在音樂中感受美、體驗美、追求美,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趣。
作為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藝術學科,音樂不僅是一種聽覺藝術,更是一種視覺藝術,對于學生來說,音樂教育是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目前的音樂教育使學生課堂壓力比較大,基于此種情況,音樂課和課外的音樂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音樂課堂可以給予學生審美能力增長的機會。
學生在平常生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影視音樂、電視音樂、網絡音樂、音樂會等相關的音樂活動,但是這種音樂知識實際上并不具備非常強的教育意義。目前音樂環境錯綜復雜,成人音樂和學生音樂混雜在一起,成人音樂因為其刺激性新奇感,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正是在這種基礎環境之下,學生如果想要得到純正優美的音樂,進行審美情操的熏染,就必須要更加重視學校的課堂音樂教育。
(一)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音樂發展相脫節
音樂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音樂大國擁有著豐富的音樂資源,但是在音樂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著音樂教學內容與現代音樂快速發展的現實相脫節的問題。現代化的音樂發展注重電子音樂,音樂的審美情趣品質層次不齊,初中生很難有獨立判斷優美音樂和良性音樂的能力,而且目前初中音樂教學教材中,音樂的曲目選擇往往比較傳統,教師在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方面沒有辦法與時俱進。
(二)藝術情操培養方面的欠缺
藝術是具有相通性的。學生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將初中階段的所有藝術課程所形成的綜合能力結合在一起,通過大腦的甄別、選擇吸收之后加以創新。然而目前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和考試層級的要求,學生和家長往往對于藝術課的重視程度非常低,中國的藝術教學,美術與音樂教學往往只是作為升學得分的手段,而不是真正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在課業壓力負擔不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對于音樂有更多的興趣,但是在沉重的課業壓力負擔之后,可能慢慢忽略掉對于藝術天然的喜愛。由于缺乏對于藝術通感方面的領悟和鍛煉,初中音樂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相對薄弱。
(一)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概念
首先從教學手段上看,豐富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技術,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的教育概念和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地調動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將學生的審美思維充分調動之后,在輕松愉快詼諧親切的氛圍之中進行音樂的學習,就可以將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探討對于音樂的審美體驗,感受音樂之美。例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講解《春天的音樂會》這一章節時,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春天萬物復蘇的視頻,以形象的、具體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音樂內在的美感,提升學會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二)概念和技能的學習有機結合
音樂是一門技能性的學科,但是卻有很多的基礎理論,只有掌握好音樂的理論基礎才能夠重視初中生個性的發展。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將概念和技能結合學習,才能夠讓初中生有醍醐灌頂之感,明白音樂教學內涵。這也是中學生的審美意趣的理論基礎主要途徑。例如:在授課《陽關調》這首曲子時,結合曲目創作時的背景以及曲中的時代內容來使學生全面的了解曲子的內涵,并仔細講解曲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對曲子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三)給予學生音樂實踐的機會
音樂是一門表演的藝術,是一門大膽將自己的音樂體驗、音樂技巧向眾人展示的課程。音樂需要學生有更好的審美意趣,強大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因此提供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音樂表演環境,從而使學生的勇氣一點一點增長,促進學生的音樂技能和審美情趣同步增長。由此發展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例如:加強對于音樂課內外實踐活動的開展頻率、舉辦校內外的音樂會、音樂表演甚至音樂巡演,就可以在音樂的殿堂領悟到音樂的神奇和魅力,可以為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提供更多的音樂人才。在課下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接觸到的音樂進行品味,并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樣可以有效地在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人的審美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卻有天然的興趣取向,通過生活和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結合,可以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操。音樂教育是實現美育教育,形成健康和積極向上審美情緒的重要教育路徑。初中音樂課堂是音樂教育的重要陣地,讓學生們在音樂的課堂里感受到音樂之美,借以放飛想象的翅膀,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才能夠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發揮。通過對于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問題的分析,找到合理科學培養初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路徑,可以為全國中學音樂課堂的良性發展提供一條積極向上的奮進之路。
[1]肖玲.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當代音樂,2016(14):26-27,31.
[2]陳麗娜.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
[3]柏坤月.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3(12).
[4]類小月.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05).
G6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