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容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3000)
假性“五音不全”現象的分析與矯正策略
王立容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3000)
隨著社會水平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社交平臺越來越廣,“五音不全”的標簽常常給很多人帶來煩惱和自卑,因此矯正青少年“假性五音不全”現象尤為重要。本文從發聲方法、氣息控制、自我聽覺能力、音高空間感和心理素質等五個方面,闡釋如何對待視唱中音準唱不準的現象。
五音不全;發聲;自我聽覺;音高空間感
“五音不全”,又稱“音盲”,通常用來形容人對音樂缺乏理解,不能正確演唱出準確的音高。在平常的音樂教學中,常聽到學生自我評價“五音不全”。所以這個詞常用來形容歌唱不好、音準不好、音感不好的人,并且帶有一些嘲諷之意。
筆者在多年的基礎視唱練耳以及樂器教學中發現,有些“五音不全”的學生并非真正的“五音不全”,筆者把這類現象定義為假性“五音不全”。
“假性”是相對于“真性”而言。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科學家曾研究證實,唱歌找不著調其實是一種病,這種病稱為“失歌癥”。這類患者不僅是唱歌跑調嚴重,甚至在語言方面也會有一些障礙,類似于色弱患者缺乏顏色分辨能力一樣缺乏對音高節奏的分辨能力。但這類“真性五音不全”群體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般會受家族遺傳、先天等因素影響。大部分的“五音不全”者,只是因為缺乏科學的演唱發聲方法或者對于音高的反應靈敏度較低造成的。他們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得以矯正。由于在訓練開始前他們容易被歸因于天生的“五音不全”,所以容易被忽略。筆者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矯正策略。
視唱訓練中一般選用的方法是模唱,即聽到一個音,用自己的聲音準確模仿演唱其音高。然而,在模唱訓練中,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唱對,然而,實際發出來的音高與自己想象中的大相徑庭。通俗地說,這是自己無法自由掌控運用聲帶和氣息的原因造成的,也就是沒有找到正確的發聲方法。
學生容易用大白嗓來唱譜,尤其到了小字二組的音區就開始拉扯聲帶唱,這樣既傷了嗓子而且也唱不準,常常是頭音準了而尾音唱低了。“喉聲”、“顫聲”、“白聲”、“羊聲”等錯誤的發聲方法,容易讓嗓子處于疲憊狀態導致模唱時“失控”。所以要唱準音高,首先得用正確的發聲方法來唱。
一般來說,唱歌不需要用喉唱,用了喉嚨證明肌肉是緊張的,這樣容易失控。練習閉口哼鳴可以有效地放松肌肉,讓聲音放松下來做到有張有弛。在傳統的練聲曲中,較多地重視的是咬字歸韻等,忽略了學生的音準訓練。特別是對于沒有音樂基礎的青少年來說,忽略了音準的練聲反而會使得假性“五音不全”加重,也使學生一味地追求情感表達而忽略了最基本的音準訓練。另外,很多教師只一味地批評學生不注意音準,而忽略了音準也是要靠發聲方法的,只在唱歌時強調聲音而把音準歸結為視唱老師的教學內容,這樣發聲方法就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找到音準。
在集體的音高訓練中,我們不難發現,集體演唱時比單獨演唱的時候準確率高。唱不準的學生在唱準的學生的“帶領”下,也能唱準,一旦脫離了音高的指引,他們就唱不準了。還有一部分學生總是能聽出他人的音高問題,而對于自己的音高總是沒聽到,一旦使用錄音設備,將其所唱的音錄下來再播放,他又能發現自己唱的不準。這就是他們對自我的聽覺反應不夠靈敏,忽略了自己的主動聽覺能力。因為唱出來的時候他沒有聽到自己的音高,也沒有正確地預想出標準音高。
所以在實際策略中,自我聽覺能力的訓練,首先得讓自己聽的見。在集體課中,大部分人聽到的都是來源于旁邊同學的聲音而很難靜下來聽到自己的聲音所以捂住一只耳朵哼唱能讓自己聽清楚自己演唱的音高。其次是借助錄音設備、錄音軟件,將自己所唱的句子錄下來與鋼琴標準音高校對,就能清楚知道自己的音高是否正確,通過練習和不斷修正就能得到提高。
氣息的平穩控制對音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氣息弱會導致難以保持一個音的音高。例如較長的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氣息沒有保持就會偏音。另外,我們的音高控制與我們氣息的緩急相關,音高越高氣息越急,音高越低氣息越慢,如果氣息較弱或者控制不好,那么直接影響著音高的保持和音程的演唱。
因此,在模唱長音時,可以首先用無氣息支持的方法,輕聲哼鳴,學生能較輕松的掌握;同時訓練“蛤蟆氣”,以及分別用“a、e、i、o、u”五個母音練習聲音位置的統一、氣息的穩定控制,先在一個八度內訓練,等氣息穩定后再拓寬音域。
音高空間感,即音高位置感,有音高位置感的學生,在演唱時能預想到音的音高位置,并“模唱”出來。音高感弱的學生則預想不到音的位置,唱出來的常常都是錯誤的音高。“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提出了,用手勢來幫助學生找到音高,在練習演唱時,不看譜不用鋼琴,直照著教師的手勢歌唱。“手勢是一種視覺輔助手段,利用手勢在空間表示的位置和運動方向,幫助……感覺和辨別音程的空間距離,使抽象的音高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意義”。
因此,在音高的空間感訓練上,可以結合使用科爾文手勢,幫助在視覺上感知音高的高低和音程的距離。另外,結合內心聽覺進行音程“構唱”訓練,也是提高音高空間感的重要方法。
除此之外,心理負擔導致唱不準也是原因之一,有些同學在私底下錄音時唱的很準,但是一旦面對觀眾或者是開放場合,他的音準就會受到影響。這與其個人的心理素質和氣息平穩控制能力有關系。唯有加強基礎訓練,多上臺鍛煉,才能慢慢克服心理負擔,發揮應有水平。■
[1] http://xh.5156edu.com/html4/z2076m9467j43548.html
[2] 吉利小斯.五音不全也是病.大科技(科學之謎),2014,12:29.
[3] 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