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剛
(廣東省江門市江華小學,廣東 江門 529000)
以人為本,落實音樂核心素養
謝國剛
(廣東省江門市江華小學,廣東 江門 529000)
自從“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基礎地位以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積極探索凸顯音樂學科特點,充分發揮藝術在素質教育中重要作用的高效課堂。以達到陶冶學生高尚情操,錘煉意志品質,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核心素養;音樂學科
2014年隨著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基礎地位。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單純是音樂知識與實踐能力,還要有對于音樂較高的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優美的音樂可以凈化心靈、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使我們生活充實、愉快,輕松。基于核心素養的音樂教學,旨在通過音樂教育培養鑒賞力、審美力、想象力、創造力,在遵循音樂教育的規律下,陶冶學生高尚情操,錘煉意志品質,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培養出具有時代性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用優美的歌聲來表達心情,抒發心中的情感,是從古至今人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歌唱能力是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也是我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唱歌教學中,可以增長學生音樂知識,掌握基本唱歌技巧,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發現音樂之美,建立對音樂世界的憧憬和喜愛之情。作為占了教材“半壁江山”的唱歌教學,是學生直接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表現音樂、表達情感的理想途徑。
例如,在教學生學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時,教師戴上一頂新疆帽,手拿一個冬不拉,加上滑音、上倚音等充滿新疆韻味的范唱,孩子們深深被老師的范唱吸引住了。在接下來的學唱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特別是在演唱倚音的這些地方特別認真,像模像樣的用優美、風趣、詼諧的歌聲去表現少年阿凡提的形象。在整個歌唱教學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表現,培養學生學會讀譜、主動表現藝術以及賞析音樂,逐漸從單一的演唱歌曲旋律變成有音樂素養的學習。
通過聆聽,學會欣賞美、感知美、創作美,是音樂核心素養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課堂“聆聽”教學,不同于專業音樂院校欣賞教學,教師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在音樂情緒與情感,旋律進行方式等音樂元素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發展體驗音樂的能力,感悟音樂情感的能力,是音樂體驗中必不可少的教學重點。通過培養學生音樂聽力,從而使人富有感情、有洞察力、有創造力、并給人以滿足。良好的“聆聽”,猶如有了一把敲開音樂之門的“金鑰匙”,可以暢游在音樂世界。
在教學《在鐘表店里》這課時,由于這是一首管弦樂曲,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想要完整掌握樂器內涵還是非常有難度的。于是,老師通過圖譜發,情境故事創設發,讓孩子們通過聆聽樂曲中各樂器音色變化,說出故事情節、找出主人翁的人物形象。通過有規律的樂器演奏,分段聆聽,讓學生熟悉旋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反復聆聽主題旋律、對比、和模唱,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學生在感知中去探索音樂,在培養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要“用心”傾聽音樂,有目標,有任務的去“聆聽”,逐步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識譜能力的高低,是小學音樂核心素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識譜,是學生獲得音樂表現手段和掌握音樂語言的基本知識及能力,對學生感受音樂、鑒賞音樂和表現音樂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提升的必由之路。然而,新課程改革實施十幾年來,識譜教學被很多一線老師解讀為“淡化”和“不重要”的誤區。認為淡化知識技能教學就是“輕視識譜獨崇人文情感”、“擯棄技能訓練”。新課標提出的淡化雙基,并不是要拋棄雙基。音樂教學并非不需要識譜、唱譜,而是要將識譜唱譜教學“活化”、“細化”地滲透于目標理念中,深入淺出的融匯于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曲譜的感受、體驗和滋養,實現音樂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低年級《你的名字叫什么》、《其多列》、《小星星》等歌曲識譜教學中,由于歌曲都是朗朗上口,短小易記的作品,首先讓孩子們熟記duo、rui、mi、fa、sol這五個唱名,然后對歌曲的樂譜采用“背唱”的形式,等學生較熟悉的歌曲,就進行歌譜的接龍演出游戲。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聽音填補音符”和“找朋友”等多種教學手法,不斷強化學生對樂譜的認知能力。而到了中年級,就可進行識譜的視覺反應練習,逐步增加視唱教學。在視唱內容選擇上,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可先從節奏簡單,音程較小的旋律入手,讓學生跟琴視唱,如只唱《讓我們一起來唱》的前兩句,而最后兩句較難的旋律則可采用聽唱法。到了高年級,隨著視唱能力的逐漸增強,就可以加入較為完成的視唱教學,在日積月累中,孩子們的音樂素養慢慢提升了。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是致力于為學生踐行核心素養和學習音樂的奠定基礎。從優化教學過程入手,注重學生情感態度、音樂技能、歌唱習慣等方面的培養,有效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構建快樂的音樂課堂。作為一線音樂教師,為學生搭建展示藝術才華的平臺,通過舉辦“小歌手”、“小小舞蹈家”、“我是器樂之王”等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讓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走出課堂,多渠道、全方位的滲透。學生在展示自身才華的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學習動力,通過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音樂素養,從而為今后可持續學習音樂,奠定堅實了基礎。■